天氣轉涼 ,進入深山易涉險。

10月17日晚21時20分,2名驢友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鐵駝山爬山返回集結點途中,因通訊不暢失聯,已返回的同行驢友報警求救。

接到報警後,門頭溝區消防救援支隊一方面調集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指戰員緊急趕赴現場,另一方面迅速調集藍天、綠舟、百靈等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同步救援。

同時,通報區應急辦、公安分局、潭柘寺鎮政府。在此期間,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和門頭溝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全程調度。22時04分,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指戰員到達十字道村集結地,同潭柘寺鎮公安派出所、藍天救援隊、綠舟救援隊、百靈救援隊及同行的一名驢友匯合,瞭解情況,商討救援方案。

22時10分左右,根據研判,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準備了多功能擔架、繩索等救援裝備,以及食物、水以及醫療物品等,攜帶衛星電話與潭柘寺鎮公安派出所、藍天救援隊、綠舟救援隊、百靈救援隊和一名驢友分成三個搜救小組上山搜尋。

10月18日上午11時許,經與被困人員家屬聯繫得知,被困人員在爬山市民協助下,正在返回集結點。

10月18日12時20分左右,救援人員歷經15個小時,翻山越嶺,穿越荊棘密佈的山路往返20餘公里後,終於與兩名失聯人員匯合。

救援人員對其進行檢查,發現兩人身體並無大礙,只是由於天氣寒冷而體力透支,救援人員與其家人交接後返回。

近年來,玩戶外的驢友日益增多,但與此同時,安全事故也頻頻發生。據2016年中國登山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戶外安全問題已經成爲目前影響旅遊健康的最大因素。其中,迷路最常發生,佔比率爲45%,遠遠高於其他事故。

| 戶外迷路該怎麼辦

其實迷路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路之後即將面對的未知困境,對周圍的地勢不熟悉,盲動很容易讓自己身陷險境。

但如果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有認路的基本常識經驗以及穩定的心態,對突發事故有科學的對策的話,死亡失蹤事故發生的機率則會大大降低。

關於戶外迷路該如何自救,一起來看看以下幾條建議吧。

1.保持鎮定,不要盲目前進

如果在行進過程中懷疑自己迷路了,應該停下來環顧下四周的地形地貌,不要盲目地行進,否則可能會與正確路線漸行漸遠。冷靜下來不要驚慌,試着回憶一下之前走過的路徑,考慮能否返回剛纔走過的大路。

有多人一起行進時,可以互相討論下對策,互相鼓勵,不要相互埋怨。

2.利用手上的工具尋找方向

利用地圖確定位置

發現自己迷路後,如果有地圖的話,可以先查一查圖例,看看每個符號代表什麼,並且找出自己立足處大概在地圖上哪一區。

看看周圍有沒有與地理標識相符的地理特徵,在地圖上找出迷路前的位置,然後回憶一下經過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徵,以追尋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線。

羅盤(指北針):一個優質的羅盤是野外旅遊的必備品

把羅盤或指北針水平放置使氣泡居中,此時磁針靜止後,其標有“N”的黑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

除了測出正北方向外,羅盤或指北針還可以測出某一目標的具體方位,方法是開羅盤將照準器對準目標,或將刻度盤上的0刻度對準目標,使目標、0刻度和磁中點在同一直線上,羅盤水平靜止後,N端所指的刻度便是測量點至目標的方位,如磁針N端指向36°。則目標在測量位置的北偏東36°。

注:①儘量保持水平;②不要離磁性物質太近;③勿將磁針的S端誤作北方,造180°的方向誤差;④掌握活動地區的磁偏角進行校正。

利用手錶和太陽

手錶測向“時數折半對太陽,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之間可以很快地辨別出方向,用時間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對向太陽,12時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時間,其一半爲7:20,把時針對向太陽,那麼12指的就是北方;

或者是把表平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時刻度平分線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

或者置手錶,將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錶中央轉動手錶,使小棍的影子與時針重合,時針與12時刻度之間的平分線即是北方。

注:①判定方向時,手錶應平置;②在南、北緯20°30′之間地區的中午前後不宜使用,即以標準時的經線爲準,每向東15°加1小時,向西15°減1小時。

利用木棍日影測定

在地上豎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隨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這些影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連線是一條直線,該直線的垂直線爲南北方向。

在一張50×50cm的繪圖紙上繪製一系列同心圓,同心圓的半徑以1cm遞增,釘在平板上並水平固定好,將一根12-15cm長的細鋼針或針狀物垂直插在圓心上。

當太陽位置變化時,影子的端點總會與同心圓相交,標繪出這些點,然後把同一個圓上的兩點直線相連,把這些直線的中點與圓心相連,這條連線就是南北方向線,圓弧頂的方向爲北方。

注:日影測嚮應爲晴天。

3.根據地物以及植物特徵判斷方向

地物特徵:

a.房屋:一般門向南開,我國北方尤其如此;

b.廟宇:通常也是向南開門,尤其廟宇羣中的主體建築;

c.突出地物:向北一側基部較潮溼並可能生長低矮的苔蘚植物。

植物生長特徵:

a.一般陰坡,即北側山坡,低矮的蕨類和藤本植物比陽面更加發育;

b.單個植物的向陽面枝葉較茂盛,向北的陰地樹幹則可能生長苔蘚;

c.我國北方的許多樹木樹幹的斷面可見清晰的年輪,向南一側的年輪較爲疏稀,向北一側則年輪較緊密。

4.未能確定方向,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走大不走小,擇主幹道而行

走大路不走小路,所謂大路,不一定指公路或機耕道,也有可能是山間小道或者是田埂。

如果中途有很多條小道,其中一條是青石板鋪就,其他的小道只是踩出來的泥巴路,那麼青石板路就一定是大路,因爲只有大路才值得當地人去用石板壘就。

如果所有道路都差不多,可通過路上密佈人畜行走如腳印之類痕跡,或者有諸如塑料食品包裝袋或菸頭等判斷;也可以根據道路上植物的密集程度,如果一條道植物沒那麼密集,而其他小道兩邊的野草都快長攏了,那麼可以判斷植被沒那麼密集的道路是大路。

走低不走高,低處有人家

一般來講,山地裏的人家大多數都是住在山腰或者山腳,少有住在山頂的。要想在迷路後找到人家,獲得救助,那麼往地勢低的地方走無疑是明智的。

走明不走暗,別走夜路

迷路後儘量不要走夜路,一方面是因爲不熟悉路況,走夜路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走夜路因爲看不清周圍的參照物,往往會讓自己迷失得更徹底。所以,無論如何,一旦迷路,一旦天快要黑,選擇就地紮營,以確保安全。

走水不走旱,水可保命,人沿水而居

如果迷路後完全沒有道路可循,那麼小溪或者河流就是最好的嚮導。

一方面,有水可以有效延續生命;另一方面因爲山民往往擇水而居,住家周圍不遠都會有水源。即使附近沒有水源,農家也會用一根細細的橡膠管從山上引水入戶。

沿着溪流的流向行進,並且注意觀察地面是否有細細的橡皮管,找到人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但並不是說要嚴格沿着水岸行走,更不是要求涉水前行,而只是沿着溪流或者河流流向的大方向行走。

山區溪流往往岸邊非常陡峻,並且很容易在天氣惡劣環境下發生諸如山洪等災害,要是涉水而行風險極大,切忌。

走平不走險,不要讓自己置於險地

很多人急於尋找捷徑擺脫危險,在遇到一些危險地段時往往會做出一些冒險的行爲從而導致發生事故。

所以,尋路的時候遇上危險地形,儘量不要冒險去做冒險攀爬或類似的事情,除非是迫不得已沒有其他選擇。寧可多走一些冤枉路,多耗費一些體力,也不要將自己置身險地。

5.合理分配食物,控制飲水量

俗話說得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因爲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脫困,所以在平靜下來之後,對隨身帶的食物和水進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情況下,人只喝水不喫飯,可以活10到15天,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活一個月。

將食物和存水儘可能留到關鍵時候使用,對等待救援有着莫大的幫助,即使情況更糟糕,遇上斷水缺糧,也不用太過害怕。可以根據戶外經驗找尋純淨水地方以及食物。

6.作最壞的打算,要有堅定的求生信念

作最壞的打算

如果迷路一個白天以上還不能脫離迷局,就要開始做最壞的打算。如果迷路時天氣情況較壞,或有變壞的明顯趨勢,則應一開始就做最壞的打算。因爲在雨霧雪等天氣裏,你基本就無法碼蹤尋路了。

如果迷路時身體狀況與心理狀況有故障或者感覺無望,則應一開始就做最壞的打算。最後,進入戰時狀態,不可心存僥倖。

要有堅定的求生慾望

迷路之後作最壞打算之後,切不可自暴自棄,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能放棄,儘早做好防備工作。

隨身攜帶求生哨,並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原因暫時性地脫離團隊,避免節外生枝;將三分之二的食物和飲水進行戰略性統籌;個人物資仍歸個人所有,只保留一到兩部手機開機搜尋信號,強制要求其他手機關機做電源的戰略性儲備等等。永遠記住自己只有一個目標:活下去!

話說回來,去戶外下載一個叫兩步路的APP,軌跡工具可以極大減少你的迷路風險,讓你安全走出迷路困境!

來源:兩步路綜合

猜你喜歡

痛惜!女驢徒步洛克線失聯……戶外是探險,不是冒險中國最美的30條戶外徒步路線,此生必走的景觀大道!19歲男子命喪"鰲太",這條"國內死亡率最高"的戶外線路到底有多危險!戶外常見急救,都在這裏了!時刻安全第一,不做下一個遇難者!戶外,改變了你什麼?又一“戶外獨行俠”出事!什麼時候才能對自然、對生命有所敬畏?戶外出事的人那麼多,我們到底該怎樣安全戶外?倆小夥逃票攀登玉龍雪山,被困海拔4000米峭壁處,有素質的玩戶外這麼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