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剛剛開打,頂尖本土後衛們就集體狂歡,打出耀眼數據——

吳前39分14次助攻5個籃板,浙江隊138比113大勝廣東隊;

孫銘徽41分7次助攻7次搶斷,廣廈隊122比94大勝上海隊;

郭艾倫39分10次助攻5個籃板,遼寧隊121比108戰勝天津隊。

資料圖

這是上賽季“第一本土後衛”之爭的自動延續。6月20日CBA重啓之後,就是吳前、孫銘徽和郭艾倫——尤其是前兩位——用堪比小外援的表現引發了這場網絡討論。

“亞洲第一後衛”之說無從考據,卻由來已久,這不過是球迷自嗨的民間封號,郭艾倫本人未必領情,也未必敢認。但不可否認,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當我們說起國產後衛,言必稱艾倫,大有一枝獨秀的意味。

但6月20日CBA重啓之後,局面有了變化。郭艾倫本人陷入掙扎,不管是場上的產出,還是情緒的表達,都授人以把柄,被放在火架上烤。更重要一點,在國產後衛這個位置上,他不再是理所當然的男一號,浙江隊的吳前和廣廈隊的孫銘徽,大有後來居上,搶班奪權之勢。

資料圖

客觀地說,以CBA重啓後的比賽爲樣本,吳前和孫銘徽的表現着實不比郭艾倫差。

遼寧隊和浙江隊的四強單敗爭奪戰上,郭艾倫和吳前的個人對話被擺在了放大鏡之下。如大家所知,這是一場少見的高水準對轟戰,遼寧隊127:123笑到最後,晉級四強,但郭艾倫雖然砍下了35分,風頭卻被對面的吳前蓋過,後者射中7粒三分球,劈下了創現役本土球員季後賽單場得分紀錄的48分,一時驚爲天人。

不知道是不是偶然,吳前和孫銘徽碰到郭艾倫,都打出了炫目的數據。7月2日,廣廈隊125:110大勝遼寧隊,孫銘徽砍下34分、10次助攻、7個籃板的準三雙,又壓了貢獻22分、5次助攻、4個籃板的郭艾倫一頭。

季後賽12進8,廣廈隊被福建隊以下犯上淘汰出局,孫銘徽卻爆砍45分、9次助攻,儼然CBA聯盟一線球星。

資料圖

如此,圍繞着郭艾倫、吳前和孫銘徽的“本土第一後衛”之爭甚囂塵上,煞是熱鬧。

籃球場上的第一之爭大多都是僞命題,風格不同,球隊不同,不可能量化出一個數學公式般的標準,得出一個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郭艾倫、吳前、孫銘徽各具特點,各有彼此無法複製的特質。郭艾倫依託於速度的突破,吳前精湛的三分射術,孫銘徽勁爆的身體素質,都是各自區別與另外兩名“候選者”的獨特標籤。非得比個高下的話,只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直爭吵下去,也吵不出個子醜寅卯所以然。

對於這個話題,王仕鵬說得挺實在:

“我想跟球迷說一下,這個遠遠不夠,差得太遠了。”

“一個後衛決定了一支球隊的遠景和發展,但中國如今的本土後衛,還沒有能力撐起這樣的重擔。”

“畢竟今年複賽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後衛線上的外援,所以大家看到的很少是那種真正的對抗。”

“大家總覺得郭艾倫、吳前和孫銘徽出來了,但這些後衛如果拉到國際賽場上,真的差得太遠了,遠遠不夠。”

話糙理不糙,王仕鵬是在國際賽場上有過大手筆的前輩,他有資格給出這番評語。本土後衛井噴,也當然與小外援們大面積缺席有很大幹系,但如果換個相對溫和的視角:暫且不管我們的後衛拉到國際賽場上是什麼水平,小外援大面積缺席,也給了我們一個重新審視的機會:本土後衛們以前是不是打得太不自信,不敢跟小外援們搶飯喫?或許,本土後衛尚達不到頂尖小外援的水準,但是不是就一定得自我泯滅存在感?

郭艾倫、吳前和孫銘徽已經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

再退一步說,當我們開始爭論“誰是第一”時,就比沒得爭論上了一個臺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