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道(文/丁非白)

一進屋,早已等候在家的鞠萬昌就拄着柺杖走出房間迎接記者。今年93歲的鞠萬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榮立三等功四次,負傷四次。爲了接受採訪,老人特意拿出珍藏多年的軍裝,軍裝上掛滿了獎章。

“敵人被打得亂作一團”

1950年,正在廣西肅清國民黨殘餘勢力的第39軍接到北上的命令,鞠萬昌和戰友們在柳州登上列車。1950年10月,第39軍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新義州地區。

入朝作戰時,鞠萬昌在第39軍115師343團1連任指導員。在第一次戰役雲山戰鬥中,鞠萬昌所在的1連全殲美軍騎1師騎5團1營B連,創造了一個連殲滅美軍一個整連的光榮戰績。

雲山戰鬥打響之前,志願軍第39軍115師343團奉命由明堂洞向龍頭洞開進,擔負阻擊敵軍增援和截擊雲山敵軍逃跑的任務。11月1日,343團爲擴大敵我之間緩衝區,改善防禦態勢,決定殲滅敵前衛連,奪取龍頭洞。

鞠萬昌回憶,當晚22時許,主攻連1連向龍頭洞敵軍發起突然攻擊。當戰鬥發展到村中小學校時,部隊被敵人在學校內的工事火力壓制。關鍵時刻,戰士李富貴不顧身上已多處負傷,帶上集束手榴彈隻身衝向敵工事,在左肩中彈滿身鮮血的情況下,頑強接近敵工事將其炸燬,爲戰鬥的勝利開闢了通路。

隨後,鞠萬昌和1連副連長孫殿生一起帶領尖刀排衝進敵人陣地,在消滅小學校的敵軍後,又在村西側遭遇逃跑的敵軍,還有幾輛坦克和吉普車。孫殿生端起機槍向敵人掃射,打坦克小組又將敵軍一輛坦克擊毀。

“激戰中孫殿生中彈犧牲,敵人被我們打得亂作一團。”鞠萬昌說,1連指戰員猛打猛衝,最終奪取了龍頭洞,將敵前衛連全殲,斃傷敵方80餘人,俘敵28人,繳獲迫擊炮3門,1連傷亡37人。

該戰首創志願軍以一個連全殲美軍一個連的模範戰例。後來,第39軍115師343團1連被授予“戰鬥模範連”光榮稱號。

“砥平裏戰鬥打得很艱難”

抗美援朝戰爭的五次大戰役,鞠萬昌都參加過,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砥平裏的戰鬥。

“砥平裏打得很艱難!”鞠萬昌說,前一秒連長還在指揮,敵人一個炮彈過來,連長、司號兵、通訊員都被炸死了。戰鬥中,敵人一發炮彈落在鞠萬昌身邊,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把他掀起了好幾米高,落到地上後,鞠萬昌被摔得鼻子、嘴、眼睛裏都是血。

美軍不斷有大量增援部隊,鞠萬昌就帶着二班去阻擊美軍坦克,在一個山隘中伏擊敵人。“這個隘口特別狹窄,只能容下一輛坦克通過。二班長張勤帶領戰士們用反坦克手雷打掉最前面的美軍三輛坦克,後面敵人的坦克、汽車就都被迫停下來了,我們的部隊趕過來把這股敵人都消滅了。我和二班的戰士因此也立了功。”鞠萬昌說。

戰鬥後期,部隊需要在戰鬥中轉移,但敵人猛烈的轟炸是部隊轉移的最大威脅。“我們剛開始轉移,敵人的飛機就來了。正當我們要躲避轟炸時,天氣突變,下起了大雪,能見度降低,形勢逆轉。美軍飛機的轟炸掃射不起作用了,部隊因此順利完成了轉移任務。”鞠萬昌說。

“我就是打一槍換個地方”

自從1944年加入新四軍開始,鞠萬昌參加過的大小戰鬥不計其數,多次負傷,戎馬生涯在他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老人的耳朵在戰場上被炮彈震傷了,有一側耳朵始終聽不清楚。鞠萬昌撩起左褲腿,指着左腳踝處一個黑點告訴記者,這是在一次戰鬥中留下的彈片。當時手榴彈就在他附近爆炸,彈片炸進了他的腳踝裏。因爲當時醫療條件有限,取出彈片很危險,所以彈片至今仍留在腳踝裏,每逢陰天下雨這裏就會紅腫疼痛,走不了路。

戰鬥中,身爲重機槍手的鞠萬昌往往是敵人的重點攻擊對象。他回憶說:“打一槍換個地方說的就是我,要是跑得慢了就會被炸死。我的一個副連長在一次戰鬥中指揮大家撤離,他留在最後,被炸犧牲。”

當年,和鞠萬昌一起參加抗日的同鄉有180多人。抗戰結束後,這些戰友就剩30多人了。大家又一起開赴朝鮮,等到抗美援朝結束後,就剩四個人。在講述戰鬥的過程中,鞠萬昌不住地用手使勁揉眼睛,不讓眼淚掉下來。

[人物簡介]鞠萬昌,1927年出生於江蘇鹽城,1944年參加新四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在遼瀋戰役中立過大功;1950年入朝作戰,參加過第一、二、三、四、五次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榮立三等功四次,負傷四次;歷任班長、排長、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1960年從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畢業;1965年從部隊轉業,1987年11月離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