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回的家,可不是自己家,而是父母的家。父母在,這人生在世,就有兩個家,一個是父母的家,另一個就是自己的小家。父母不在了,就只剩下自己的小家了。

而父母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那就是親戚了。

再有不到四個月,就是2021年的春節了,又一次快要回家過年時,讓我們聽一聽這位網友向我私信投來的故事,想一想,你該給父母多少過年費了:

……

我母親去世九年了,我本人是自大四那年開始,就沒有朝家裏拿過任何一分錢,逢年過節的家庭開支,一年五一、十一、春節三個長假三節吧,開支最大的三個長假裏,我全部一力承擔家裏的開支。

這種狀況,至少維持了13年了。直到,母親去世的第4年吧,父親找了一個後老伴,算是中老年生活的陪伴吧。我當時,是抱着同意且鼓勵的態度,這樣,起碼父親的中老年生活,有人伴着,不孤獨。

可是,現在看到這個話題,我想說:對我父親和他的後老伴,春節回家過年,我一分錢也不會給。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爲,自我母親過世後的這九年間,我遇到過3次週轉不開,攤開來講,三次週轉不開,均是因爲定期理財沒到期,或者是合作公司原定的版權費到賬推遲了幾個月,這兩種情況。

在房貸和養家的壓力下,對了,我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幼兒園了,一個不到兩歲。我們自己帶。

這三次週轉不靈,我首先想到,跟父親借點兒錢,並約定還款的日期和寫欠條。但是,父親一毛不拔,還說不跟我這個兒子要就行了,還幫我,別想了,簡直作夢。

我聽了父親這樣的話,簡直出乎意料,着實有點兒心涼。我家裏是做生意的,雖然是一個小城鎮,但收入着實不錯,每年扣除所有生意和家庭開支,淨收入,再保守的估計,也能存下八萬十萬的。

之前的不談,只談母親去世後的九年,父親,確實存下了不少錢。可是,對我這個兒子,他一毛不拔,一次。

所以,幾年以來,對父親,可以說是失望透頂,就像大家說的那樣,畢竟是父親,就維持表面上的吧。

我記得很清楚,最近一次週轉不開,是2017年元旦前,那次,父親不僅沒借給我一分錢,而且,還把我罵得很狠,特別狠,事後,還把我的微信號、手機號全部給拉黑了。一直到今天,也就是給你發私信的現在,此刻,父親的微信號和手機號,對我還是拉黑狀態。

我想,或許,就這樣吧。

自2015年以來,這五年多,我和老婆,接連生老大老二,養家費用巨高,再加上房貸,我們處於每月超支5000元的狀態。也算是幸運,生寶寶之前的幾年,存了不少錢,也做了一些定期理財,所以,客觀來講,未來十年,不缺錢。

算是很幸運。但現在,每年要存下錢,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至於我岳父母那邊兒,我老婆估計,一年會零散着,少則給個一兩千,多則給個三千五千的。但這幾年,存不下錢,盡花錢了,再多,估計她自己也捨不得給了。

最關鍵的是,我們雙方父母,現在都50來歲,總之是不到六十吧。我父親和他的後老伴,每年能存十萬出頭;岳父母少點兒,每年也能存三五萬。理性的講,跟我們相比,人家都是有錢人。

因爲,雖然他們收入少了點兒,可是,沒什麼開銷。我這邊,是收入比他們多得多,可是,開銷太大。每年結束,盡六萬多,沒轍。這樣的狀況,估計要持續個三五年吧。

你說孩子啊,兩個孩子,我們都自己帶,雙方父母沒幫忙,他們忙啊。所以,這也導致開支多,收入少,至少一個人,完全無法上班,得先顧着孩子啊。

所以,最近幾年過年,我們一家四口,也根本沒回,不想回,回去也不方便,孩子太小。春節過年回老家,等孩子們上了小學,再說吧。

這是網友私信發來的故事,我略微整理理順了一下,直接發了上來。看完這個故事,我沉默了。(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