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汕頭3個月大寶寶被活活悶死,震動全國。

這個叫做可樂的女寶寶,出生於2019年12月27日。母親爲了培養寶寶,一出月子就找各種育兒班。

最終找到了這家名爲「芝士小餛飩」的公司,併購買了睡眠引導服務。

在當時的簡介上,這家公司的育兒方法被包裝得神乎其神。但整體看完,核心思想只有一個,就是不管寶寶怎麼哭鬧,都不要管她,剋制自己母性的本能。

終於,在這套育兒理論的「教育」下,年輕的母親眼睜睜看着自己3個月大的女兒被悶死。

這件事距今已經半年,Dr.X今天之所以再次提及,不是爲了揭開傷痛,而是想提醒所有父母親,正確的育兒理念有多重要。

下面這些育兒問題,不管你有沒有娃,都請耐心看完,百利而無一害!

寶寶喫喝的東西,是否有「兒童」字樣就安全?

近年來,各類兒童食品層出不窮。不管什麼食品,只要加上「兒童」兩個字,價格就會漲好幾倍。這個時候家長們也會認爲,這些帶有「兒童」字樣的食品應該就更加安全。事實上,給寶寶買食物,真的不能只看「兒童」兩個字,更應該看營養標籤。

①選擇低鈉低鹽的,最好是<300mg/g;

②如果配料表名單太多,建議不要選;

③配料表最好以天然食材爲主,如牛奶、雞蛋和水等。

謹慎給6月齡內的寶寶喂水

其實寶寶缺不缺水,通過尿液顏色和排尿次數就能看出來。如果寶寶尿液是淡黃色或者無色(晨尿除外),一天排尿次數能夠達到6-8次,說明就不需要給寶寶額外再補水了。這個時候再例行化額外補水,只會增加寶寶肝腎代謝負擔。

微量元素和骨密度有沒有必要做?

這個說了很多次了,對於健康的孩子而言,這兩樣都沒必要做!除非你錢多...

寶寶頭有點偏,有沒有必要用定型枕?

定型枕沒必要使用,下面這些方法更安全有效:

①讓寶寶多趴;

②睡覺時,避免讓寶寶長時間頭部朝一個方向,多幫寶寶換頭部方向;

③寶寶如果醒着,儘量多抱抱寶寶,避免長時間躺着;

④醒着時,寶爸寶媽多從不同方向和寶寶說話,以讓寶寶轉頭。

寶寶這麼瘦,是不是母乳沒營養?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對孩子而言,母乳絕對是最好的食物。尤其是半歲以下的孩子,母乳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除了VD。

有人認爲,隨着孩子的長大,母乳營養也慢慢跟不上了。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

相對於各種輔食,母乳十分智能。當開始添加輔食後,從這些食物裏面獲取的營養開始逐漸慢慢的直到佔大部分比例(尤其是1歲以後),這個時候對母乳而言所需提供的營養就沒有那麼急迫了。

爲了讓媽媽們輕鬆點,此時分泌的乳汁是很理智的。畢竟如果脂肪含量過高,孩子長大後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就是Dr.X爲什麼說母乳智能的原因。

是否有必要強迫孩子午睡?

只要孩子能夠保證夜間睡眠時間和質量,並且晨起後精神狀態好,就沒有必要強求孩子午睡。

畢竟孩子如果不想午睡,在家裏鬧騰到沒什麼,這個時候如果你有午睡的習慣,就很煩了...

髮量少、出牙晚等問題是否和缺鈣有關?

首先,出現這些問題不要急着擔心。髮量少或者出發晚,其實很正常,一般1歲內寶寶毛囊沒有發育好,等到兩歲時就慢慢正常了。

出汗多,先看看寶寶是不是熱的。出牙晚也不要太擔心,13個月後出牙纔算晚,18個月後如果還沒出牙。就需要去看醫生了。

想要寶寶不缺鈣,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①補充維D,最好補充到兒童、青少年時期;

②保證奶量。1歲內寶寶建議每日奶量不少於600ml;1歲後建議每日奶量維持在300-500ml;

③均衡飲食。補鈣除了奶製品,最好還要給寶寶搭配含鈣高的食物。

輔食太早添加是否會過敏?

其實輔食添加太早或者太晚都不行,腸胃有個接受食物的固定窗口期,不在那個時間添加,就是不對勁。所以,建議至少在4月齡後,不要超過6個月。

孩子生病了,是否儘量不要喫藥?

生病的原因有很多,針對各種病症,用藥上也有不同選擇。

退燒藥:安乃近、安痛定、來比林、阿司匹林、貝諾酯、尼美舒利等謹慎使用。

安全選擇: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感冒、止咳藥:艾舒、惠菲寧、納爾平、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美芬那敏銨糖漿、福爾可定、右美沙芬、羥甲唑林等。

但這類藥物對兒童感冒效果不確定,且有不少副作用,所以美國FDA建議4歲以下孩子不要使用OTC感冒和止咳藥。

匹多莫德:藥監局禁止3歲以下孩子用,但Dr.X的建議是孩子多大都不要用!

寶寶白白胖胖才健康?

用胖瘦來衡量寶寶是否健康,本身就是一個誤區。

一般,2歲以內寶寶的生長曲線纔是最好的衡量標準。超過2歲的可以用體重指數BMI來估算: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

如廁訓練是否越早越好?

並不是越早越好,一般出現以下信號,都可以進行如廁訓練。

①寶寶能夠聽懂指令並願意聽話;

②想上廁所時,會用肢體語言或其他行爲來表達時;

③當寶寶拒絕在尿不溼上尿尿或便便時;

④寶寶對坐便器產生興趣時;

⑤寶寶學會拉下或提起褲子時。

Dr.X說

在育兒這條路上,希望每位爸媽都能多一些耐心和細心。雖然會遇到各種難題,但只要平時有所準備,在問題出現時就不會太過於慌張。千萬不要在網上隨便搜搜育兒信息,然後就信以爲真並實踐了,這樣做不僅不靠譜,更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