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三本的學費非常昂貴,平均一年的學費都在2萬以上。四年的學費加上生活費至少花費在10萬以上,這對於普通家庭都難以接受,何況是農村家庭。農村家庭因爲經濟條件較差,僅僅是撫養孩子長大就已經足夠困難。面臨昂貴的學費,的確有些難以負擔。所以對於農村家庭來說,培養一個孩子上大學,基本上是舉全家之力,傾盡了一個家庭的所有,讓孩子上學。

對比,有不少人認爲出生農村的孩子不應該去讀三本。因爲學費真的太高昂,何況三本雖然是本科,但與二本相比,含金量還是差了不少。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選擇復讀一年,考個二本。

對於這種看法,我是持中立意見的。因爲並不是每位同學選擇復讀都能獲得理想的成績的,也有同學復讀一年後成績還不如第一年高考的成績。別說考二本了,作爲農村孩子,其實考上三本都非常不容易。

1、能夠考上本科的人並不多

我國每年參加高考的人多達幾百萬,但是平均到每個學校的數據來說,全國能夠考上本科的只有10%。而在這10%當中,其中城市的孩子佔了大部分。農村孩子只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城鄉教育之間的差距一直都很大,因爲在農村父母對於孩子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城市父母。這是由於自身的文化水平與經濟條件決定的。農村的父母爲了維持生計,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孩子在家就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年紀大,文化水平低,根本不能給孩子更好的指導。尤其是在孩子處在青春期的時候,如果沒有家長引領孩子,不少孩子是會走歪路的。早戀,打遊戲,接觸社會人士,走歪一條路就足以毀掉孩子的人生。

農村孩子因爲缺少家長的陪伴,缺少引路人的指引。學習成績也很難提高,別說是考大學了。不少孩子連高中都沒能考上,最終只能進入一所職業學校就讀。而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考上本科,必須依靠足夠的自律纔行。父母沒時間管束自己,自己就只能依靠自制力約束自己。因爲他們深知農村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讀書是最近的捷徑。但是畢竟自身的基礎不夠好,即使足夠努力最後也只能上一所三本大學。雖然在很多人眼裏,三本真的算不上什麼好大學,但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不容易了。

城市的孩子考上本科容易,因爲城市的父母更重視孩子的教育。有足夠的家庭經濟條件去培養孩子。孩子成績不好,可以給孩子找一對一輔導,週末還可以讓孩子上興趣班。這些農村孩子真的沒辦法,這是由環境與經濟決定的。如果不上三本,不上學。那麼農村孩子會更難改變自己的命運。

2、農村父母指望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對於農村孩子來說,沒有背景沒有家庭。未來進入社會,靠不了別人。只能靠自己。父母們也深知自己給不了孩子更多,父母沒文化,只希望孩子能夠多讀書,走出去,不要再走父母的老路。

只要孩子能讀,哪怕是砸鍋賣鐵也希望孩子可以繼續讀書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作爲父母臉上有光,認爲自己的孩子終於有出息了。雖然事實上等到未來進入社會之後,會發現孩子也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有出息。那至少也不用和自己這一輩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以種地爲生了。

3、雖然是三本,但本質上仍然是本科

三本雖然比不上二本與重本,但也是屬於本科。畢業後進入社會找工作,比專科而有優勢。專科學歷在找工作方面很有限制,如今稍微體面一些的工作對學歷要求至少都是本科。學歷是我們進入社會找工作的敲門磚,如果你是專科學歷,即使你的能力再強,在招聘崗位上也不具有任何優勢。比如考研,找工作都有限制。

但如果你是三本學歷,即使你對你的學歷不滿意,到了大學你仍然可以選擇繼續努力考研讀博。但是專科學歷想要考研需要付出的成本則更多。需要先進行專升本,才能繼續考研。

農村孩子上大學,家庭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則更大。如果想要減輕家庭負擔,在校期間一定要努力學習,爭取拿上獎學金。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週末還可以選擇去兼職。無論怎樣,都不要放棄學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