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戰勝魯能憑藉4-3的總比分晉級之後,接受採訪時,北京國安的U23小將張玉寧說,我們能夠逆轉是因爲更有韌性,這句話似乎說出了國安當下的自信態度,也說明了球隊在賽前的戰術佈置比較清晰。

首回合對決是巴坎布梅開二度,本場又是張玉寧爆發,兩場比賽,國安都在先落後的情況下成功追平或者逆轉了比分,雖然有一定的判罰因素,但總的來說,國安在先丟球的時候並沒有慌亂,反而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戰術部署在踢,說明他們對魯能的研究比較透徹。

當然,張玉寧誇獎球隊有韌性的同時,國安方面也需要反思,兩場比賽都先丟球,說明防守方面確實存在短板。總是這樣可不太好。畢竟先丟球不會一直逆轉,好運氣不會一直存在。國安接下來的半決賽還是要在防守方面多花點心思。1、開局佈局,國安只換一個球員,魯能則一改傳統

首回合對陣山東魯能時,由於奧古斯托的傷勢還需要謹慎,國安首發派出了費爾南多壓陣,奧古只是替補出場。在2-2戰平之後,第二回合需不需要輪換和變招是熱內西奧需要深思的,最終他只是用奧古斯托頂替了費爾南多這一個變化,其他球員繼續首發。

國安首發(4-3-3):

門將:侯森

後衛:王剛/金玟哉/於洋/李磊

中場:奧古斯托/池忠國/李可

前腰:比埃拉

前鋒:張玉寧/巴坎布

毫無疑問,中超第2階段一共只有6場比賽,每場比賽之間有接近5天的休息時間,對於豪門球隊的球員來說,應該有比較充足的恢復空間;而國安這套陣容是熱內西奧經過了第一階段的不斷調整之後,目前最滿意的配置。

接下來如果不是球隊出現太明顯的潰敗或者傷病,估計不太會更換;想要更換,也只有門將使用U23小將郭全博、前場看看能不能讓阿蘭出場之類的,不過張玉寧最近狀態火熱,連續首發的概率更大。

而在山東魯能這邊,新帥郝偉一直是不太安分的教練,喜歡在首發陣容中求變。本輪開始之前,他曾經大放煙霧彈,說金敬道傷勢嚴重、要對U23球員做出調整,但實際的首發卻是另外的變動。

魯能首發:(4-4-2)

門將:王大雷

後衛:張弛/劉軍帥/卡達爾/鄭錚

中場:蒿俊閔/莫伊塞斯/費萊尼/金敬道

前鋒:格德斯/段劉愚

魯能真正做出的改變,是讓莫伊塞斯首發,但與此同時,被撤下的並不是其他中場球員,而是高中鋒佩萊;沒有了佩萊,費萊尼也沒有突前,這在李霄鵬執教的時代幾乎不可想象,也預示着郝偉的決心。

就像上一輪蒿俊閔前插一樣,本輪面對這個“無中鋒陣”,國安開場又適應了一陣;不過在進攻端,他們沒有受到任何影響。2、奧古斯托首發帶來新的提升,左路攻擊成爲逆轉關鍵

費爾南多到底能不能頂替奧古斯托,這是從去年到今年一直爭議的話題,至少從目前看,肯定是取代不了。

上一輪費爾南多首發,他與比埃拉之間基本是前後站位,可以明顯看到,比埃拉的主要活動區域圍繞着弧頂展開,沒有什麼傾向性;而本輪奧古斯托作爲左後腰首發,活動區域以中路偏左爲主,而比埃拉也同樣頻繁活動在這個區域。

這就意味着,國安在中路偏左的位置具備了最強的配置,奧古斯托+比埃拉+李磊+巴坎布的重型火力持續攻擊,對魯能防守提出了考驗。

而魯能在這片區域裏,蒿俊閔依然肩負着無球前插的任務,劉軍帥能力有限,段劉愚回撤併不多,因此,防守佈置並不合理。

可以說,國安深度研究了魯能的人員佈置,做出了明確的攻擊安排,而郝偉應變能力不足。巴坎布助攻張玉寧的首球、下半場張玉寧打入的第2個進球,都是在這個區域完成的,這不是巧合。

對比一下,首輪費爾南多給比埃拉的傳球路線基本都是在中圈附近,大多數以短傳爲主,偶爾1-2次長傳,接下來的向前推進任務則需要比埃拉獨自完成。

本輪奧古斯托的能力更強,他可以完成向前的推進,也可以頻繁跟比埃拉交叉換位,給比埃拉的成功傳球基本已經到了魯能右側防守的45度角附近,這樣的配置,相當於在魯能這個區域安插了雙核。

此時很明顯,蒿俊閔再頻繁前插已經不太合適,或者應該在中場調整時加強對這個區域的保護。但郝偉沒有做出這樣的安排,讓國安在下半場撿了便宜。

從兩場比賽的對比來看,國安首輪比賽就在右路肋部和右邊路完成了不少突破,一度讓魯能的右後衛王彤比較浪費,郝偉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的選擇只是讓老將張弛出場,並沒有加強保護,這讓國安在第二場比賽主打對手右路之後,繼續獲得了充足的空間並且連續進球。

魯能的陣容比較穩定,右邊後衛只有王彤、張弛兩個重要選擇,齊天羽等人都是萬不得已纔會用,每個球員特點都不是祕密。國安在做了充足準備之後,顯然比較有數。這大概就是張玉寧所說的充滿韌性。

沒有自信,是不會有這種表現的。3、魯能防守並非沒有改觀,但對手改得更快纔是關鍵

對比兩回合北京國安的傳控數據,兩場比賽的傳球次數、控球率基本相同,但是控球時間第二場明顯少於第一場。

國安最好的狀態,其實不是每個球員接球之後還需要盤帶幾下再傳,而是頻繁地不停倒腳,皮球很少故意停留。奧古斯托首發之後,顯然帶來了這種提升,本場包括比埃拉、池忠國、王剛和李磊在內,核心球員的控球時間都在下滑。

魯能這邊應該能猜到奧古斯托可能首發,因此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首場比賽,蒿俊閔開場前壓的幅度比較大,防線之前通常只留下費萊尼一個人防守,開場前15分鐘壓力很大,費萊尼連續犯規送出位置出色的任意球,只是國安沒有把握住。

本場比賽,魯能重新找回4-4-2的防守陣型,而且開場回撤比較明顯,兩條防線之間的距離比較緊湊。這個思路與首發陣容是非常統一的,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兩道防線間距緊密,嚴防國安的中路滲透;

集體回撤給前場的格德斯和段劉愚兩個小快靈球員留下足夠的衝刺空間;

如果局部防守壓力較大,陣型臨時調整起來更方便。

開場國安確實有過強攻中路的打算,此時,魯能球員果斷開始在中路包夾。

此外,由於魯能開場時連續幾次在邊路製造反擊機會,甚至早早搶到了進球機會,國安兩個邊後衛的壓上幅度並不大,王剛和李磊都有點忌憚自己的防守區域。

所以,魯能的防守陣型慢慢朝着重視中路防守、輕視邊路防守的方向發展。

像國安這種進攻,比埃拉在中路持球,高中鋒張玉寧回撤,巴坎布在越位線附近遊弋,後腰李可無球前插上一輪也在使用。國安球員在中路頻繁的交叉換位跑動過程中,魯能原本4-4-2的兩條防線,逐漸被擠壓成了一條一字型,這種時候一旦在邊路打開缺口,防守只剩下單兵作戰,容易出問題。

本輪整場比賽,國安最有威脅的進攻幾乎都是在兩個邊路打開的局面,然後傳中打入。由於張玉寧、巴坎布兩個中鋒都有比較強的移動能力,在邊路一旦形成這種二打一的局面,魯能邊路很難成功防守。

對比李霄鵬和郝偉執教的思路可以發現,兩個人差異明顯:

李霄鵬對防守的理解能力更強,郝偉對進攻端的變化更多;

李霄鵬對4-4-2體系的兩條線要求比較明確,邊前衛隨時注意保護邊路,尤其他喜歡在邊路使用吳興涵、劉彬彬這樣的純邊鋒球員,而且不斷輪換,這些球員通常會在一場比賽中來回在兩個底線之間反覆奔跑,對邊後衛的保護更強;

郝偉更喜歡進攻端的變化,前場使用了儘可能多的控球能力出色的球員,跑動質量有所下滑,對邊路的保護成爲了明顯的短板。4、最後總結:國安防守存在明顯漏洞,光有韌性無法成功

綜上所述,熱內西奧在進攻端的研究和細節改變值得肯定,兩回合越來越有針對性,讓國安始終不缺進球。這也是張玉寧所說的韌性所在,自信正是來自球員對對手短板的瞭解。

但是,光有韌性不足以贏下比賽,國安還需要在防守端避免先丟球,避免總是落後追趕,畢竟半決賽他們要遇到廣州恒大。

就像魯能的邊路一樣,國安的4-3-3體系同樣存在問題,對邊路的保護一樣存在隱憂。

魯能開場上半場就靠着張弛在邊路連續創造機會,在這種時候,奧古斯托、池忠國、李可3個後腰對邊路的保護能力都不夠;而邊後衛李磊既要防守邊路,又要照顧段劉愚在肋部的前插,一個人肯定顧不過來。

本輪比賽,魯能右路進攻佔比高達57.1%,北京國安的左路進攻則高達47.2%。雙方可以說互相攻擊着對手的短板,只是國安在這個區域的球員能力更強,才佔到了先機。

國安在半決賽對陣恒大時,必須要想辦法明確防守中的問題,比如防守錯位的情況。

像這次魯能的進攻,不擅長防守的奧古斯托被迫來到邊路防守,移動緩慢的於洋在他的身後保護,而李磊和王剛兩個邊路球員則在中路負責防守高中鋒。類似的防守佈局,每個人都在不擅長的位置上,想不丟球都難。

還有幾天時間,熱內西奧需要深度研究一下廣州恒大的進攻特點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