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向全世界發佈一條震撼消息:在蘇聯卡廷森林發現一批巨大的墳墓,裏面埋着成千上萬名波蘭軍人,很顯然是被人有組織地集體處決,並稱此舉爲“猶太——布爾什維克獸行”的典型例證。納粹電臺所說的這個事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卡廷森林慘案”,約2.2萬波蘭戰俘被有預謀的屠殺。

不過,納粹德國此時是全世界的公敵,即使證據確鑿,公信力也會大打折扣;再加上蘇聯與美國的刻意隱瞞,這起事件也就成了一樁謎案,直至20世紀90年代才漸漸浮出水面。那麼問題來了,蘇聯當初抓了25萬波蘭戰俘,爲何只對這2.2萬人下毒手呢?

01蘇聯的戰俘處理措施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9月17日,蘇聯出兵侵入波蘭;9月28日,蘇軍在布格河與德軍“會師”,波蘭滅國。蘇聯的軍事行動相當順利,僅僅用了10天就滅了波蘭,達成佔領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的目標。與此同時,軍事行動也帶來了2個問題,一是如何把波蘭領土變爲蘇聯的“合法”領土,二是如何處理大量的波蘭戰俘。

事實上,蘇聯在出兵前就已經考慮到了戰俘問題,紅軍參謀部爲此提出建議,要求設立8個戰俘接收站和2個分配站,同時組建一個專門的戰俘管理機構——戰俘管理局,直接負責戰俘營的組建,以及戰俘的配置、接收、登記、關押等各項工作。

隨着軍事行動的結束,戰俘營很快發現面臨着種種問題。8個戰俘營最多關押6.8萬人,但蘇軍俘虜的波蘭軍人遠超這個數字,數量巨多的戰俘除了給戰俘營的管理帶來壓力之外,戰俘本身的生存問題也成了一大考驗。儘管修建戰俘營的命令早已下達,但準備工作進展緩慢,大量戰俘湧進戰俘營時,更顯得捉襟見肘。

木板搭建的戰俘營四處漏風,沒有天花板和爐子,修建囚舍的木板、釘子、油氈也不夠用,戰俘沒有內衣、沒有毯子、沒有牀墊,甚至基本的食物都無法得到保證。即使這樣的戰俘營,還只能安置一半的戰俘,大量戰俘被安置在豬圈、馬廄、窩棚裏,在寒冷的氣溫下凍得瑟瑟發抖。

爲解決戰俘問題,緩解戰俘營的壓力,蘇聯內務部長貝利亞與蘇軍總政治部主任梅赫利斯向斯大林提出建議,將戰俘分爲6類進行不同處理:

第一,對住在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的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等戰俘,全部遣散回家;

第二,故鄉被德國佔領的戰俘,暫時關押至科澤利斯克、普季夫利戰俘營,待與德國談判好遣返問題後讓他們回家;

第三,捷克戰俘以拘留者的身份關押至別利斯克戰俘營,等待戰爭結束;

第四,留下2.5萬名戰俘修路;

第五,設立軍官戰俘營,中校以上的將官及軍政要員,關押至扎奧尼凱耶戰俘營;其餘軍官關在尤紮營;

第六,間諜及反間諜人員、憲兵、警察等,單獨關押至奧斯塔舍科夫戰俘營。

其中,被劃爲最後兩類的戰俘,幾乎全部成了這起悲劇事件的主角。

02爲何要對這些人動手?

俄羅斯與波蘭算得上世仇,即使十月革命之後,蘇聯領導人腦子裏也存在一個思維定式:波蘭統治階級仇視紅色蘇維埃。因此站在蘇聯的立場上看,消滅波蘭不能光佔領土地,也要徹底打碎波蘭的國家機器。

我們都知道,軍隊、警察、監獄等暴力機關,是維持國家機器運轉,保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而軍官、警察、知識分子、高級官員又是貫徹統治階級利益的中堅力量。他們受教育的程度高,能夠從更深的層次上思考戰爭形勢、國家命運。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在戰俘營採取對抗措施,並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情緒以及反蘇精神,甚至在蘇芬戰爭爆發後,密謀越獄參加芬蘭軍隊,對抗蘇聯。這都引起了蘇聯的不安,在蘇聯的政治體制下,他們成了最難以被接受、最難以被信任的一類人,也是“最反動、最危險的一類人”。

這些人關在戰俘營隨時可能暴動,時刻消耗着蘇聯寶貴的人力和物力,成爲一個沉重的包袱;可一旦放回去,又勢必對蘇聯的現狀構成威脅。在波蘭已經滅國的情況下,蘇聯必須採取措施,讓他們失去復興“地主、資產階級波蘭”的能力,而消滅了這些人,無異於打斷了波蘭的“脊樑”。可以說,這些戰俘的命運,從實施分類處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