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迎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爲霜矣”。霜降時節天氣由涼轉冷,但“霜降始霜”主要反映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徵,廣東地處東南沿海,珠三角附近城市見霜一般要到元旦以後。根據既往氣象數據顯示,廣東霜降前後白天氣溫最高可達28℃,而清晨及夜晚氣溫在18℃左右,氣溫變化幅度之大常常令人難以適應,稍有疏忽,容易感寒生病或舊病復發。霜降時節降雨顯著減少,氣候也越加乾燥,此時中醫養生當以平補潤燥、強身禦寒爲重點。

適時保暖防寒腿

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加大,人們需防“秋凍”所傷,應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添衣以免着涼。當寒潮來襲時,老人尤需謹防“老寒腿”發作,特別是腰腿受涼後容易出現腰膝冷痛、活動不利。清晨、傍晚氣溫較低,戶外運動時最好穿着寬鬆的長衣、長褲,尤其要做好腰部及下肢的保暖。

“老寒腿”的發作與感受風寒之邪有關。醫經雲:“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寒邪附於風而入體,風寒之邪痹阻腰膝部位之脈絡,氣血阻滯不通,不通則痛。現代醫學認爲腰部支撐整個上半身,是負重及運動時最容易受傷的部位;而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幾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負擔重、活動大,關節韌帶容易拉傷,關節軟骨容易磨損,此二者皆是人體運動過程中功能重要又易損傷的部位。霜降時期由於氣溫下降會反射性地引起肌肉韌帶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血流速度減慢,容易引起腰膝關節的神經、血管及軟組織功能紊亂,從而加重腰腿疾病的發生。除了老年人寒腿症狀容易發作外,一些美麗“凍”人的中青年女性由於霜降時節仍然穿着短裙、短褲,也容易出現腿部痠麻脹痛、有沉重感等“老寒腿”的先兆症狀。建議愛美的女士們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及時換上過膝長裙、長褲,或搭配打底褲以保護容易受寒的腿部。

食療進補有法度

霜降是秋季向冬季過渡的節氣,氣溫降幅大大增加,人體需要進食更多的熱量抗寒以增強體質,因而民間十分重視霜降進補,更有“補冬不如補霜降”“霜降進補,來年打虎”等說法。而時下“多喫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觀念並不科學,年青體壯無病之人, 對季節及氣候變化有較好的適應能力,一般不必藥補,可選擇性通過食療調養。南瓜溫中益氣、補脾養胃,板栗通腎氣、厚腸胃、強筋活血,柿子生津液、除燥熱、潤肺化痰,蓮藕調中健脾、潤肺養陰,山藥補脾養肺、固腎益精,白蘿蔔順氣寬中、化痰生津等等都是適合霜降時節的養生食品。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體虛之人根據具體情況進補可起到增強體質、祛病強身的作用。一般以氣虛補氣、血虛補血、陰虛滋陰、陽虛溫陽爲總原則,症狀複雜者還可根據需要氣血同治、陰陽雙補。補益藥材當中諸如人蔘、靈芝可補氣,阿膠、當歸可養血,鹿茸、巴戟能補陽,龜板、鱉甲可滋陰等等,必須在分清陰陽氣血之虛實情況下對症施食,必要時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若患有發熱外感、皮疹瘡瘍、腹痛便祕等急症、實證者,應暫停進補,以免閉門留寇,加重病情。

滋養濃湯除秋燥

時值深秋,隨着降雨量的減少,天氣越加乾燥,人體通過體表蒸發的水分也大大增加。中醫認爲秋氣應肺,肺臟爲嬌嫩清虛之髒,人體體表的肌膚、毛髮、黏膜等皆爲肺臟所主,秋燥偏盛則使肺陰受損,從而出現髮絲毛躁、肌膚乾燥、皮膚瘙癢、細紋增多、口乾鼻燥等陰虛肺燥之證。

肺臟具有喜潤惡燥的特點,因而霜降時節飲食方面需要注意補充柔潤滋養之品以潤肺燥、滋陰津,此時正是進行湯水滋養的最佳時候。湯被認爲是最富營養、最易消化吸收的菜餚之一。湯以水爲介質,用肉類、蔬菜、水果、藥材等多種材料進行適當搭配,經過或蒸、或煮、或燉、或熬等不同的烹飪過程,食材的各種營養滲入到湯汁中並充分融合,形成香氣四溢的可口佳餚。湯以汁多味美爲特點,多具有滋養津液、養顏潤膚的功效。秋季養肺,秋天煲湯還可適當加入杏仁、川貝、白果等可宣降肺氣,或用沙蔘、石斛、麥冬、玉竹、百合以滋陰潤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靈活化載。霜降秋燥,自己動手烹調“秋日養生湯”,能給你和家人帶來一份秋天別樣的滋潤和甜美。

健體強身養生功

時下氣候早涼夜寒,正是鼻炎、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高發的時期,故名“多事之秋”。中醫養生除講究避邪防病以外,亦主張適當練功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以下推薦兩種簡單易行的養生功法:

1、搓臉摩耳:先將兩手搓熱,然後用雙手掌在面部上下揉搓,由輕到重,直到臉上發熱爲止;然後摩耳,用雙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按摩耳垂30次。長期堅持可起到強壯元氣、益肺補腎的功效,從而達到疏通臉部氣血,醒腦提神,預防感冒等作用。

2、叩齒咽津:盤膝而坐,全身放鬆,口脣微閉,凝神閉目,然後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剛開始時,可輕叩20次左右,隨着鍛鍊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叩齒的次數和力度,一般以36次爲宜。叩齒後,調息吐納,用舌在口腔內貼着上下牙牀、牙面攪動,用力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攪動36次,當感覺有唾液產生並漸漸增多後,以舌尖抵上齶部以聚集唾液,然後分三次徐徐嚥下。此功法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納氣補腎的效果。

霜降食療方

銀杏蘿蔔粥

材料:銀杏20克,白蘿蔔75克,糯米75克,白糖適量。

製法:白蘿蔔洗淨切絲,用開水焯熟後撈起備用。銀杏剝殼,沸水稍煮去衣後,與糯米一同入鍋,大火煮開轉成小火慢煮約45分鐘,加糖再煮5分鐘,然後拌入蘿蔔絲即可食用。

功效:止咳平喘、健脾養肺。適合肺燥咳嗽、肺脾兩虛之人。

紫薯銀耳露

材料:紫薯100克,銀耳50克,蓮子15克,冰糖適量。

製法:紫薯切丁,蓮子去芯,銀耳泡發後洗淨、撕小塊備用。將紫薯、銀耳、蓮子放入攪拌機中,加入適量水,攪碎成漿,然後倒入鍋中,加入冰糖,用中火邊煮邊攪拌至煮開即可。

功效:健脾潤肺,滋陰安神。適合虛火浮動夜寐不安或大便乾結之人。

百合玉竹老鴿湯

材料:老鴿1只,玉竹30克,百合15克,枸杞15克,桂圓肉10克,生薑2片。

製法:玉竹、百合、枸杞洗淨備用,老鴿宰殺後去毛去內臟、洗淨、切成大塊,與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2小時,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養血安神。適合肺腎陰虛,兼有心神不寧、夜寐欠安之人。

腐竹杏仁生魚湯

材料:生魚500克,腐竹50克,南杏仁30克,馬蹄50克,生薑3片。

製法:腐竹泡軟切段,馬蹄削皮後洗淨切成兩半,生魚去鱗、腮、腸臟,洗淨備用。把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適量,大火煮開轉小火,再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潤燥化痰,斂肺止咳。適合咳嗽日久、肺陰耗傷之人。

END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 成傑輝主任中醫師

(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