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王伟导演,江奇涛编剧,李现、春夏等主演的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

10月22日,这部电视剧发布了首版预告。

我个人看完这个预告过后,大概有两个感觉。

一是这部剧的制作水平,在国产剧里绝对是顶级的水平。

如果要形容,那就是近年经常形容国产剧制作好“电影级别”。

二是它是近年来的国产剧中,极少的将背景放到清末,民国(北洋时期)。同时地理从清朝、日本,再到延边等等。

那种时间跨度长,地理环境复杂的电视剧。

这样大时代复杂背景,大地理复杂环境,再加上顶级的制作水平。

这让《人生如若初见》难得具有一种近代革命史诗剧的气质。

它在各个层面确实有望成为下一部《大江大河》。

这是否刻意夸大李现的新剧了?

大家请继续看下去吧。

李现主演新剧是什么剧?

《人生若如初见》的名字是真的不太好。

乍看像一部国产偶像剧似的。

而且之前的国产剧中,就有过一部同名的偶像剧。

实际上,这部电视剧是部正儿八经的近代革命题材。

《人生如如初见》的故事简介,大概如下。

“庚子国变”过后,大清风雨飘摇,整个中国更是处在巨变前夕。

当时国家的有志青年,为了挽救这个民族和家国,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本剧主角就是这样的五位年轻人。

分别是李现饰演的贵族少年良乡。

魏大勋饰演的革命党杨凯之。

周游饰演的北洋武右卫军李人骏。

他们是最早一批清政府派往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学习日本的进步青年。

三人在邮轮上认识了春夏饰演的女主角秋红。

朱亚文饰演的革命流亡者俞天白。

五人因为同样的家国命运,命运被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五人在日本东京留学时期,留下一团峥嵘而又美好的青春岁月。

五人回国过后。

李现饰演的良乡企图用学到的知识救国。

结果因为清末的斗争,陷入沉寂开始蛰伏。

魏大勋饰演的杨凯之,在边境“延吉之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革命党、立宪派、北洋系等等。

个人梦想、儿女情长、家国天下的不断冲击。

这部电视剧背景角色根植于历史,非常复杂而且很有厚度。

编剧只要剧情角色写得好,导演团队只要拍得好。

它确实有很大机率成为一部革命史诗剧。

导演编剧和主创团队的重要性

一部影视剧从来是导演团队最重要。

这倒不是演员不重要。

而是顶级导演团队连“流量明星”都能救。

如果导演编剧和团队不行,再好的演员都白搭了。

国内很多观众对于影视剧有点过于关注演员,一直以来就跑偏了。

这个预告最突出的其实是“制作水平”。

原因是它背后的主创团队,在国产剧里绝对是顶级的。

导演王伟,《白夜追凶》的导演。

王伟导演的上一部作品,是压了很久未播的谍战剧《隐秘而伟大》。

编剧江奇涛,《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编剧。

江奇涛上一部作品,还是2015年张黎导演的《少帅》。

这样的导演编剧和主创团队,对于电视剧质量的影响可想而知。

由于电视剧没有正式播出,任何分析故事剧情和角色塑造的都是瞎扯。

预告片花最直观的体现,一直以来就是“制作水平”。

这部电视剧就预告来讲,制作是真的很好。

国产剧顶级水平,没有任何的异议。

1、演员的妆容没有出戏感。

近年来,国产剧被吐槽很多的就是“悬浮感”。

不管什么类型和时代,演员妆容、服装和道具出现了完全不符合时代的东西。

这部剧演员妆容和服装,还是比较符合时代的。

我们可以看看男主角李现。

不管是他开始清代辫子半秃造型,后来日本留学装扮等等。

当中肯定有一定的艺术加工,但是更加真实打光。

人的皮肤黝黑,面部轮廓分明,身上衣服也不是很廉价。

这样的妆容和服装,符合观众对于那个时代的印象。

2、服化道等的细节上的加持。

一部影视剧“悬浮”不“悬浮”。

很大程度上,它就是美术、服化道和置影等细节是否到位。

《人生若如初见》先导预告虽然很短。

但时间和地理跨度着实不小,而且涉及不同的人物角色很多。

像开场这些被押上刑场的人,没猜错是“义和团”的成员。

破烂的装扮,瘦弱的身躯,踉踉跄跄走在烂泥当中。

立刻就有了一种被失败被杀的悲惨感。

后面依次是李现、春夏、魏大勋等角色的出现。

伴随着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

他们装扮不同,身份和地位也不同。

每一场戏的美术、构图、灯光,服化道和场景都显得相当真实。

甚至有一种历史画卷,徐徐展开的感觉。

3、它的群戏和场面让它有史诗感

一部影视剧能否有“史诗感”。

它主要就是群戏、大场面能否带给观众一种宏大而又厚重的感觉。

有时还要加上很长的时间跨度,与复杂的地理跨度等等。

《人生若如初见》这个预告,这几点真的做得不错。

首先,时间的跨度就挺长的了。

从“庚子国难”到“辛亥革命”至少是十几年。

角色从少年演到了中年(目前来看如此)。

其次,地理的穿越也很具有挑战性。

从清代的北京城,再到留学的日本东京城,还有朝鲜边境的吉林延边地区。

偏偏这个导演团队在预告里,除了主角们出场是单独镜头。

其它戏份,几乎都是大段段的群戏。

清末北京那边,有清廷朝堂,私人府邸,有热闹的戏班等等。

日本东京那边,有女子学堂和军队学院,还有东京街头人文展现等等。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物角色,中日韩三国不同的历史文化。

场面宏大而又严谨,群戏复杂而又有秩序。

而且美术、构图、摄影、配乐、灯光、配乐和特效场面和等等。

这么真实的大场面,这么复杂的群戏调度。

我个人上次看到的同类国产剧,还是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

什么是有史诗感呢?

这就是有史诗感。

《人生若如初见》与革命史诗剧

事先声明,我个人并不是李现的粉丝。

它先导预告呈现的高质量,再联想到这个题材真的很难得。

这种近代革命史诗剧。

与老派历史剧,年代剧和谍战剧一样

在当前的国产剧市场上,真的是凤毛麟角了。

那种拍得好的更是几乎没有,

上一部比较知名的同类剧是什么时候呢?

毫无疑问,我个人认为就是张黎的《少帅》。

陈思诚的《远大前程》勉强能算上,但本身气质还是有所差别。

这种近代年代史诗剧。

内地曾经也是有过辉煌的。

历史剧有《走向共和》。

讲清末家族变迁的有《大宅门》。

讲清末人口大迁移的《闯关东》。

讲清末到民国商人崛起的有《大染坊》《乔家大院》等等。

我们再看看当下的国产剧市场。

先别说再拍出上述这类经典剧集,市场上根本就没几部这种严肃剧了好吧。

即使有同类题材的电视剧,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偶像剧居多。

这类严肃剧为何越来越少呢?

1、某些方面确实越来越严格

历史剧“穿越”火后,因为某些事不能穿越了。

宫斗剧火了过后,因为导向不太好的问题又被打压。

如果你正儿八经的去拍历史。

我国古代和少数民族的纠葛甚多,历史上黑暗血腥的事情也蛮多。

这些东西它也是不好处理的啊。

有些历史剧早就拍好了,压了多少年都播不出来。

年代剧,谍战剧等等严肃剧集。

它们都有很多类似的问题。

2、经典太多难以突破

这个对于任何影视文化题材一样。

曾经拍的经典太多了,市场跟风会拍一堆同类作品。

作品泥沙俱下,质量良莠不齐,题材也就拍烂了。

在大环境和大方向有着限制(反而更加严格了),你确实也很难突破。

前两年的《老中医》,《老酒馆》差不多是同类剧集,而且导演编剧团队并不差,结果都没有引起轰动。

其中只有大女主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火了一把。

而这个“大女主”,它就是和当下的市场和环境有关。

说到底,观众看过的经典太多,新拍的剧又太烂。

3、市场热门的题材自然也就变了。

我们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近年的国产剧市场。

这类严肃剧的题材的作品,早就不吃香了。

历史剧自《琅琊榜》过后,诞生一堆精致的古装偶像剧(服化道越来越好,却讲不好一个故事)。

谍战剧自《伪装者》过后,也是如此。

但电视剧终究还是需要变革,在新时代寻求新的表达方式。

谍战剧,目前还没有出现这种作品。

历史剧,如果《大秦帝国5》和《山河月明》是老派历史剧的坚持。

那么《长安十二时辰》和《庆余年》。

它们就是继《琅琊榜》过后。

那种结合严肃与时尚,符合当下与传统观众审美的古装剧主流方向吧!

最后也就是年代剧了。

这些年的标杆自然就是《大江大河》了。

尾声

《人生如若初见》这种近代革命历史题材确实难得。

它值得期待其实不是演员阵容,而是导演编剧和团队的过硬,先导预告呈现出的顶级的制作水平。

国产剧一向担心的集数太长,剧情注水拉垮的问题。

这个电视剧还未播,这个问题肯定是存在的。

《人生若如初见》现在显示是44集。

江奇涛之前编剧的电视剧,《少帅》是48集,《人间正道是沧桑》50集,只有《亮剑短点》30集。

这些老牌编剧的作品,保证质量集数稍长不是问题。

这部剧只要江奇涛编剧的内容有深度,导演王伟团队执行不拉垮(当然演员的表演同样重要)

《人生若如初见》成近代革命史诗剧的潜力,这个几率还是相当之高的。

它不一定是下一部《大江大河》。

但目前来看确实值得观众的期待。

国产剧都请加油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