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策在他自述離職視頻中,講述了他離職的原因。跟之前網絡上大多數人的推測的原因(錢沒給夠,關係不合)完全不一致。

那麼如何看待策導的這個視頻?

一個不到6分鐘的視頻,表達了張導的心聲,也包含了很多信息。

張策導演在視頻前半段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一個問題:他作爲一個手藝人與資本家之間的“衝突”。

打工仔和老闆之間的關係的確是很微妙的,朋友們可以想一想自己和老闆之間的關係,或許可以更好的理解這件事。從一個純理性的角度看,老闆希望自己的員工拼命工作給他賺更多錢,而員工則希望自己能多勞多得,如果只有死工資的話則希望每年會漲工資,你要是不漲工資那就少讓我乾點活

其實仔細想想是不是就是這麼個理?但張策和朱一旦之間的關係還有些複雜,張導在視頻中是這麼描述朱總的:“他是我的朋友,我曾經的老闆、曾經的演員。我們一起從零走過來,有一個模糊的目標就埋頭幹了起來,直到一起做了朱一旦。”

創業前期大家都是很有幹勁的,因爲有共同的目標,有共同的話題,看着自己打造的作品一點點壯大,很容易產生成就感。

可他壯大的太快了,快到出乎整個團隊的預料,以至於後來分這塊蛋糕時必然會出現問題。

張策也在回答中明確表示了公司的管理的確有些問題,越來越複雜,公司也不是朱總一個人的,有些事大家都無能爲力。

其實視頻到這裏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繼續留在這隻會任由資本把他榨乾。

我相信老朱和小策的關係應該還是很好的,小策爲了維護朱總也反覆強調“他是我的朋友”,“他是個好老闆、好朋友、好演員,但唯獨不是一個合格的資本家。”

他也把朱一旦和自己的關係比作獅子和女孩,朱一旦這頭獅子開始時會很不適應沒有女孩的生活,但最終他會成爲獅王,女孩也會有自己的生活。

或許他還是不希望自己的老東家就這樣垮掉,也可能是不願自己一手塑造出來的朱一旦這個形象就此毀滅。

並且張策導演是個很厲害的人,在通過視頻爲我們帶來啓發的同時,也在另外一些啓發着我們。所以關於離職這件事,除了表面所看到的,我們其實應該看得更深入一些。

《多勞多得,工作高效》

策導和旦總所在的城市——淄博,原先是山東乃至華北地區的重工業基地,而現在如同大多數三線城市一樣,在科技、金融、環保的多管齊下中,逐漸缺乏發展的後續動力。這期間發生的事情我們都很清楚,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着改革,像東北的無數家庭一樣,一些工人經歷了陣痛期。

不過,陣痛過後,他們到底得到了什麼?小的時候走在街上,聽着大人們講着過去工廠的輝煌,然而眼前破敗的景象卻很難讓我想到“輝煌”二字。反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標語赫然寫在廠房的大牆上,白字與黃底相間,格外醒目。這樣的經歷甚至讓我一度認爲,工廠就是小作坊,小作坊就是工廠。

後來,長大了些,坐着出租車聽着老師傅講着過去做工人的經歷。如果不是他真的講出來了些東西,很難將技術水平高超,屢屢獲獎這些特質,與這位操着土話,不修邊幅的滴車司機聯繫起來。當時的我年少輕狂,還不懂得“剝削”二字如何書寫,只是聽某些父輩們嘰嘰歪歪,就有樣學樣地告訴司機師傅,這都是國企效率低下的錯。

師傅聽了沒有接話,只是淡淡地描述着那年以後的事情。原先和藹可親的廠長書記,不知道哪裏來的錢,就成爲了鐵面無私的企業家,董事長;原先不幹活的關係戶親隨,不知道怎麼就“績效上來了”,繼續留在廠裏過着過去悠閒的生活;原先承諾的分紅、股票、工資,甚至還不如原來的三分之一,不知道是自己睡着了,還是別人睡着了,像是做了一場夢,夢醒了,他們還讓你感恩戴德,說是給了你一口飯喫。有能力的人去南方謀生,走不開的就只能腐爛在這土地上。

20多年後,人們逐漸撥開雲霧,開始審視當年的點滴。有保障的國有企業,逐漸在人們的呼聲中證明自己的清白。而所謂高效率,多勞多得的私企神話,也終將在現實面前,脫下最後的遮羞布。

《我爲企業家做工》

如今,策導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一切。在今天的劇本里,時代變了,味道卻沒變。老工人策導,富有才華,卻因爲沒有關係,被身爲“廠長”的實際控股人按在地上使勁摩擦。創造了巨量財富的張策,在目前的分配體制下,顯然拿到了與他工作量不相符的報酬。而那些污衊他的前同事,更像是喫鍋砸碗的“關係戶”,他們吸吮着老工人的血,做着寄生蟲,在感知到自己未來無血可吸時,只好通過污衊來發泄心中的恐懼。在這樣的遊戲體制下,董事長做着山大王,還妄圖以封建主義的話語來定性現代文化娛樂產業工人,相比較於他所寄生的資本主義,腦子裏的封建糟粕,更是要命。至於旦總,做到了他該做的事。

多勞多得,多勞多得,工作高效,工作高效。一路唱着歌,從浦東到上海,從上海到浦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