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衆場合約束自己的行爲,不給他人造成困擾,是大家都應該有的基本素質。

但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一個嬰兒,是否太過於苛刻?

帶嬰兒坐飛機父母爲乘客準備禮物

前幾天,Mommy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看似暖心,但細品之下卻別有一番風味。

事情是這樣的,上海一對夫婦帶剛滿一歲的孩子坐飛機,擔心孩子哭鬧,夫妻倆貼心地爲其他旅客準備了耳塞、糖果等小禮物,還以孩子的口吻寫了一張“道歉卡”:

“我是哎呀,我剛剛一歲,這是爸爸媽媽第一次帶我坐飛機,擔心我哭鬧會打擾到您,這裏有耳塞和小糖果,祝您旅途愉快。”

擔心孩子吵鬧,提前準備了禮物和道歉卡,這對夫妻的行爲確實很暖心。Mommy翻了翻評論,網友們對此也是拍手稱讚:

“高素質家庭,孩子在這環境中長大,一定都會暖心而優秀。”

“懂得換位思考的有素質家長。”

“好暖啊,素質好高啊。”

沒當媽以前,Mommy跟網友們一樣舉雙手贊成這對父母的舉動,甚至覺得他們的行爲值得被寫入教科書,讓其他家長觀摩學習。

但當媽以後,Mommy卻一點也不想表揚這對父母。

需要爲“我有一個嬰兒”道歉嗎?

在公衆場合爲他人着想,照顧他人感受,值得點贊,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牢記在心的行爲準則,但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一個嬰兒,顯然是不合理的。

研究表明,人類大腦負責認知、情緒、行爲管理等的腦前額葉,要到孩子2-3歲時才正式開始發育,大概到7歲左右孩子才初步具有邏輯思維、理性分析、情緒自我控制等能力,完全發育成熟則要到成年以後。

也就是說,嬰兒哭鬧的屬性是天生的、無法避免的,誰也沒法保證能讓一個嬰兒保持絕對安靜。

上海這對夫妻貼心爲乘客準備耳塞等禮物,出發點是好的,但就怕好經讓歪嘴和尚念歪了,讓一些人誤以爲這是爲人父母應該做的,形成“誰帶着孩子進入公共空間誰就有罪”的觀念,讓 “厭童症”變成一種正確。

如果帶着嬰兒在公共場合成了一件誠惶誠恐的乞求,這並不是社會素質的提高,反而是倒退。

因爲一個正常的社會,除了有年富力強的年輕人,還有行動不便的孕婦、無力照料自己的老人、需要人關愛和幫助的病弱,以及不懂事的嬰兒……

人和人之間有自律邊界,也有適度包容,儘量安撫嬰兒是我們做父母自律的邊界,但包容弱小也應該是社會共識,絕對“不添一點麻煩”的文明是變態,也沒誰能做到,因爲沒誰能一直年富力強。

帶嬰兒出門,父母的義務是盡力安撫以減少對別人的打擾,但無需爲“我有一個嬰兒”感到抱歉。

至於準不準備禮物,純屬個人意願,無需以此來道德綁架。

同時,也希望那些討厭孩子甚至是憎惡嬰幼兒的朋友能明白,今天哭鬧的嬰兒也是曾經的你,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對孩子多一點包容,少一點苛責吧!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大家有多自律,而是對弱小有多包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