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行

旅行/攝影/人物/故事

關注

LGBT,是用來形容一個羣體,包括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

還有這樣一種跨性別者,ta們雖然沒有接受變性手術,但在心理上自我認定是異性。

前陣子有這樣一位生理性別爲男,但心理性別爲女的博主,在視頻中表示:

如果自己今天穿女裝出去,就一定會去上女廁。

評論中的大家顯然有些無法認同這樣的做法:

(沒有不尊重LGBT羣體的意思)

但,廁所這樣的公共設施,還是要根據身份證上的生理性別來區分的吧。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問題:

一個男人只要自稱是跨性別者,就能自由進出女廁所、女更衣室、女澡堂這樣的公共場所?

雖然LGBT羣體一直在追求更多的平權與尊重,但所有人的安全和權利都應該得到保護啊。

如果男人隨隨便便就可以進入女性區域,那那些偷拍狂豈不是塗了口紅穿上高跟鞋就可以進到女澡堂?

女性的隱私安全該怎樣得到保障呢?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去年在外網上掀起的爭議,就是關於這個話題。

2019年的12月19日,她發了一條這樣的推特,意思是:

“想穿什麼,就穿什麼。

想怎麼稱呼自己,就怎麼稱呼自己。

成年人只要兩情相悅,就可以上牀。

平靜而安全地過自己最好的生活。

但是隻因爲堅持「生理性別是真實存在的」,就要被解僱嗎?

#我支持Maya”

很多哈利波特的書粉對羅琳大喊失望,評論裏有着各種各樣的聲音。

“我女兒,一個變性人,是你的超級粉絲。看到你發這種推特,說歧視像她這樣的人是完全沒問題的,真的讓我心碎。世界上最有權威的醫療機構已經承認變性人。請你跟上時代。”

“作爲一個童年在霍格沃茨找到了安全感的gay,發現變性人無法得到那種安全感,讓我心碎。”

但其實仔細瞭解一下,旅行菌覺得羅琳的觀點並沒有什麼問題啊。

一切的起因是,英國政府推出了一條提案。

因爲根據英國原本的法案,想要更改法定性別非常不容易。

漫長又複雜的流程勸退了大部分變性人,最終只有少數人成功更改了性別。

於是在2018年,英國政府打算簡化這個流程。

其中有一個提議就是:根據自我認知來更改法定性別。

也就是說:你覺得自己是什麼性別,就是什麼性別。

羅琳在文中所支持的這位Maya,就是十分堅決地反對這條提案。

她一直在強調「生理性別」的重要性:

並不是一個男人把自己當成女人,穿得像女人或行爲像女人,他就完全是女人了!

爲了這件事,她發了很多推特表態。

羅琳和Maya這樣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英國有一位51歲的男性(Karen White),以女性身份生活了將近兩年。

2017年,他因爲一件傷人案被捕入獄。但這時候他的變性手術還沒做完,於是還有男性生殖器官。

最後他卻因爲「心理性別」被送進了女子監獄。

沒想到入獄僅僅兩個月時間,他就性侵了2名女獄友!

一個生理性別爲男,心理性別是女的人,在沒有完成變性手術之前就去女廁所、女宿舍、女更衣室、女監獄,真的合適嗎?

隨便哪個男的說自己心理性別是女,就可以肆意地闖入女性的私密空間?

旅行菌覺得,

強調生理性別的重要性,與歧視同性戀,完全不是一碼事吧?

我們確實要給LGBT這個羣體一些關注和公平,但這不意味着要犧牲更多人的權利。

問題當然不是不能解決,比如專門設置「性別友好廁所」

這種廁所存在的必要性,就像商場裏的母嬰室、吸菸室一樣合理。

而且不只是跨性別者才能使用。

對於那些帶兒子的媽媽、帶女兒的爸爸,老人或是殘疾人的異性家屬,也是一種便利。

當然,這類廁所,去或不去都是個人自由。

但要尊重它存在的合理性,畢竟公共設施是爲了社會中所有人而服務的。

跨性別者已經成爲一個數目龐大的羣體,值得社會去關注和重視。

在美國舊金山大學,10萬名學生中有10-12%的人,是同性戀或跨性別者。

在2007年使用的兩個新宿舍樓內,就已經有了3種廁所:男廁、女廁、中性廁所。

旅行菌覺得社會越來越多元化,肯定是一種進步。

但總不能矯枉過正,爲了自己的自由,而犧牲別人的自由啊。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