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創了很多與以往戰爭不同的戰鬥模式,例如利用坦克部隊發起的“閃電戰”,將擁有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佔領,日本與美國之間在太平洋上進行的航空母艦大對決,最終將日本的海上優勢徹底擊碎,很顯然在二戰之前的戰爭中並未出現這樣的戰鬥模式,這也推升了近現代武器發展的一個新高度,今天我們談到的這一種戰鬥模式,在二戰之前也從未出現過,而且德國利用這種戰鬥模式稱霸大西洋,一度將英國推入無底深淵。

這就是二戰初期英國人聞之色變的“狼羣計劃”,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是處心積慮,戰前軍備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的程度,法國、波蘭、比利時等國家就是在德國鋼鐵洪流的猛烈攻勢下相繼淪陷的,而英國與歐洲大陸隔着英吉利海峽,德國的坦克可就很難派上用場了,除了利用空軍對英國狂轟濫炸之外,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利用積累的潛艇作戰理論,開始了封鎖英國、困死英國的行動,這就是“狼羣計劃”。

利用潛艇可深入海水中的高隱蔽性,偷偷地靠近前往英國的船隻,然後突然發動襲擊,這一計劃由遊弋在大西洋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具體實施,英國作爲一個典型的島國,在二戰之前的和平年代裏,不僅是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料,就連英國人民生活用品,也需要大量進口,可以說海上通道就是英國人的生命線,此時的狼羣計劃無異於是在孤立英國,讓它成爲一個無法得到援助的孤島,在配合空軍的狂轟濫炸,相信英國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投降。

希特勒和鄧尼茨的想法不可謂不惡毒,事實上,狼羣計劃實施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的確是給英國人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德國潛艇可以攻擊英國的戰艦,例如英國的“橡樹號”戰列艦停泊在海軍基地裏就被偷偷潛入的德國U-47潛艇擊沉,造成了相當大的恐慌,爲了造成更大的恐慌,德國龐大的潛艇編隊把目光移到向英國輸送物品的商船上,作爲攻擊性較強的潛艇,打擊毫無準備的商船有點大材小用,但是給英國人的影響可是着實不小。

據統計,在狼羣計劃實施的前幾個月裏,德國是收穫頗豐,曾經一個月內擊沉118艘運輸船隻,讓74萬噸物資傾覆大西洋,1942年,德國潛艇共擊沉擊毀軍艦和運輸船隻1630艘,劫掠物資830多萬噸,再這樣下去英國人將面臨着斷糧的危險,不用德國人打上英倫三島,英國人自己就先崩潰了,所以就連抗擊法西斯的鐵血領導人丘吉爾也曾直言不諱地說過:“鄧尼茨的狼羣是唯一使我感到害怕的部隊”。

然而德國潛艇的美夢沒做多久,不久針對鄧尼茨狼羣計劃的應對措施應運而生,那就是驅逐艦保護運輸船隊橫行大西洋,我們都知道潛艇最怕的就是驅逐艦,它們在海面機動性能強,火力猛,一旦發現潛艇必是追着不放,而當時的潛艇和現代潛艇有很大不同,雖然當時聲吶已經被廣泛應用潛艇,搜索各種目標,但是攻擊海面目標還是需要潛艇浮出水面靠潛望鏡發射魚雷,而當時英國的驅逐艦不僅安裝了聲吶可以定位德國潛艇的海下位置,就連當潛艇的潛望鏡探出水面時也是極易被驅逐艦的雷達發現,進而定位打擊。

被發現的潛艇大多是隻能被動挨打,在海水中逃脫的速度肯定不如驅逐艦在海面上的追擊速度,潛艇靠下潛躲避驅逐艦危險性更大,驅逐艦一旦發現了潛艇迅速下沉後,一般會選擇投放深水炸彈,這可不等同於高射炮彈打飛機,沒打着對飛機不會產生什麼影響,在深海里只要在潛艇旁邊爆炸一顆深水炸彈,巨大的聲波和擠壓海水造成的衝擊波就能將潛艇內部的所有電路和通訊設施震毀,不僅如此巨大的波動還可能造成原先就受海水壓強的艇壁受損,輕則漏水,重則沉沒,所以說有驅逐艦護航的船隊,讓潛艇狼羣無計可施。

後來英國人又投入了反潛飛機,在空中反潛很容易發現靠近船隊的潛艇,利用飛機打擊比深水炸彈的威力還大,而當時鄧尼茨還沉浸在狼羣計劃實施後取得的輝煌戰果裏沾沾自喜,失去了創新意識,無法根除潛艇攻擊艦隊所透露出的種種弊端,結果一艘艘潛艇被英軍擊沉,1943年,鄧尼茨的潛艇遭到了毀滅性打擊,短短的一個月內,實施狼羣計劃的王牌U-47潛艇被擊沉30多艘,隨着德國在地面戰場上的優勢損失殆盡,希特勒再也沒心思補強潛艇了,狼羣計劃也就破產了,英國人的恐慌也就到此爲止了。

德國本來在海面戰場上並不佔什麼優勢,英國可是以前的海上霸主,利用潛艇取得海面戰場上的一點優勢,也是因爲英國人對潛艇作戰理念的欠缺,戰爭使人奮進,英國人很快就會知道這並不算高明的戰術背後的弊端,利用這種弊端對症下藥,老牌的工業強國英國這點能力還是有的,所以作爲潛艇作戰的新模式能夠稱霸一年的時間也就夠了,還能過分指望它做什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