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离家学艺,16岁出道营生。要论发家致富,郭德纲估计可以在富豪榜上拼一拼。

如果说辽宁铁岭赵本山的成名史能够排第一,那郭德纲的奋斗史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二。

每一个熟悉郭德纲的人都清楚他从小镇一路打拼到北京的经历,却难以体会其中的个中艰辛。

相声名家马季曾经对郭德纲有过这般评价,他说老郭有在相声上下功夫,观众喜欢也理所应当。

除了相声表演,郭德纲也在不断破圈,从主持人跨界到导演,可以说娱乐行业无一不涉及。

而在演艺事业以外,老郭和他的妻子王惠更是将投资朝着饮食、文化乃至美容行业发展。

但“处处开花”并不意味着乱投资,郭德纲眼光毒辣,这大多源自于他苦难人生带来的体悟。

讲到这不禁有个疑问,郭德纲到底能挣多少?

不急,让我们慢慢来看。

谈起郭德纲,德云社始终是避不开的话题。

1996年,老郭用140万元成立德云社,当然这钱并非全都是他的,而是他妻子王惠的。

德云社成立之际,王惠持股99%,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王惠变卖家产供郭德纲是铁打的事实。

虽然创办得早,但摸爬滚打几年之后的德云社依旧不温不火,在地方只能算是低档的娱乐消遣。

直到2006年,以优酷、土豆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兴起,德云社才算是有了机会。

团队把相声视频上传到网上以后,无论是喜爱相声的还是路人,都会被老郭的段子所折服。

自创立之初过了十年的光阴,郭德纲才总算是被大家所熟知。

在妻子王惠的推动下,德云社日渐壮大。

直到今天已经拥有了六大固定的演出场地,演员400多名,甚至将剧场开到了澳大利亚。

门徒日渐增加,这对郭德纲来说可能是好事,但对德云社而言却是不小的负担。

为了安置演员需要不断增设门店,资金上涨,负担增加,这些都成了郭德纲所要担心的问题。

从2019年德云社的财报来看,商演和巡演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来源。

常规票价在200-300元,VIP座位、包厢更贵,中介和黄牛手中握着的票价甚至高达3500。

价格的高昂也反映出一个事实,德云社的相声过于火爆,一票难求。

但将这些收入分摊到每一个演员身上,德云社的盈利几乎难以推动继续发展。

跨界投资,已经成了郭德纲夫妇和德云社的唯一选择。

红杉资本曾给出过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市场估值,全部“打包配送”大概在15亿上下。

在这其中,6个演出队各占一亿,被捧红的徒弟小岳岳(岳云鹏)能占1个亿。

除去地产的估值和演出场地,剩下的5亿估值从何而来呢?答案是郭德纲。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作为德云社的最大IP,郭德纲出道20多年,身价净增长了近一万倍。

盘算完这些原始积累,手里握着钱的老郭下一步可能还得想一件事:投资啥?

但对于在娱乐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他而言,郭德纲清楚要把钱砸向何处。

提到郭德纲第一次和电影结缘,那得追溯回16年前的《非常搭档》,他在剧中饰演一个恶霸。

过足戏瘾以后,他又当起了导演,从《窦天宝传奇》拍到了《三笑之才子佳人》。

不难看出,郭德纲打从一开始心里就兜着一个电影梦。

只不过尴尬的是,只要是老郭出演的剧或者导演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票房惨淡。

但对于郭德纲而言,这点演艺挫折相较于年轻时轮番上北京拜师失败的经历其实不足一提。

2017年5月,他和吴秀波联合创办了澳洲天星电影公司,卯足了劲要往影视方向上冲。

其实之所以要把电影公司开到澳洲大陆上去,除了合作方的资源之外,更多还在于政策的支持。

2017年,中澳两国合作签署了“十亿红妆”计划,旨在为两国联合拍摄的电影提供补助返款。

从这一点上看,郭德纲并不蠢,抓政策抓机遇,他心里拎得清。

老郭曾言自己是个很慵懒的人,每天只想睡到自然醒,讲两段相声乐呵乐呵就差不多了。

但现实却恰恰与此相反,郭德纲几乎每天都要为自己的基业打拼。

“要看一个人在做什么,而不是看那个人在说什么。”

这句话套在嘴上说着没兴趣,背地里投资比谁都勤快的郭德纲身上意味十足。

除了在澳洲成立德云社分社,以及和圈内人士合作开影视公司之外,郭德纲动作还不少。

他先是买下了澳洲一家有名的薰衣草庄园,随后和一家玩具厂、面膜公司合作。

一开始看到这里,许多人会觉得德云社完了,这么瞎投资下去迟早垮掉。

只不过郭德纲另有心思,他用自己买下的庄园提供薰衣草制作毛绒玩具和面膜,一举两得。

随后他更是学着大企业的传统套路,与利德酒庄合作,专门生产“德云”牌红酒。

为了宣传自己的面膜,他还在2014年在微博发了自己一张大脸照,正式进军护肤品行业。

自己披挂上阵还不够,老郭还拉来了马伊琍和自己的各路兄弟轮番上台宣传。

后来更是把国内影视剧大咖到港台明星全都招徕为他的面膜做宣传。

可惜的是,由于缺乏资质和虚假宣传,BoBiWater面膜不久便被工商局查封,曲终人散。

至于那款薰衣草小熊,如今在各大平台依旧销售火热,号称加热后能缓解女性经期带来的疼痛。

紧接着,就轮到“德云”牌红酒的故事了,其实明星亲自代言、兜售红酒早有先例。

黄教主、姚明,港姐刘嘉玲和赵薇都曾做过红酒,可惜反响平平。

郭德纲的“德云”红酒自然也没有逃离这个宿命,如今这个牌子大多时候只有自家兄弟在享用。

从卖票、卖面膜到做影视以及前些年失败的网红餐厅,不难看出郭德纲没停过一刻。

2017年4月,德云社的演出服务商提交了新三板挂牌的申请,一度将郭德纲推向财经头条。

而在这个时间段上的郭德纲还一直对外宣传自己狼性不足,玩不了商业,但其实他精得很。

早在2016年8月,王惠持股环宇兄弟15%的股份,成了第二大股东。

入主环宇以后的半个月,这家公司便紧锣密鼓地进行股份制改革,新三板挂牌也随之而来。

如此紧密的时间安排,很难令人相信郭德纲称自己“缺乏狼性”的话语。

不过,籍由环宇兄弟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也让大众看到了这家既熟悉又神秘的公司的面貌。

2015年,环宇兄弟年度营业收入1201.02万元,次年更是增长了足足600万的净利润。

在这其中,德云社占收入的额度为51%,次年为60%,足见环宇兄弟对德云社的依赖之深。

虽然大部分卖票钱都要交给环宇,但由于王惠是第二大股东,这部分钱始终还是流回自己口袋。

简单来说,郭德纲虽然靠环宇卖票,但最终还是自己人收钱。

对于白手起家,历经挫折的郭德纲而言,今天能取得这般成绩可以说是刷新了难度。

历经风雨,一路走来的德云社,虽然掌声不断,但也经常面临着不间断的非议。

老郭吃过苦,如今他对于网上的评论早已风轻云淡,看得通透。

管它谣言四起,钱进入自己口袋才最踏实。

正如郭德纲对自己的评价那般:年轻时追名逐利却遇艰难四起,懂得求衣求饱方知要求学求艺。

如今郭德纲重新出发,正如曾经为相声拼过命那般,在商业上继续大展宏图。

未来老郭还能走得多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