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亟待修繕!山西應縣木塔局部傾斜嚴重

位於山西省應縣城內的應縣木塔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閣樓式建築。這座九百多年前建於遼代的木塔由於種種原因,處於局部樓層傾斜、扭曲的狀態。前幾天,總檯央視記者跟隨專家前往應縣木塔,對木塔的狀況進行例行監測,瞭解應縣木塔的最新狀況。

亟待修繕!山西應縣木塔局部傾斜嚴重

山西省應縣城內的應縣木塔共有5層,相當於現在20多層樓的高度,平面八角形,外觀五層六檐。在歷經了近千年的風雨侵蝕後,這座世界上現存最高大的純木結構閣樓式建築已出現了局部明顯傾斜的跡象,從外觀上看,應縣木塔三、四、五層情況稍好,但二層的柱子傾斜得很明顯,在得到景區和監測人員的同意後,記者來到了木塔二層。

總檯央視記者 韓逾昊:這裏就是發生傾斜比較嚴重的應縣木塔二層,我旁邊這根20號柱也發生了一些傾斜,傾斜並不嚴重。但是越到木塔西南方向傾斜越來越明顯,比如旁邊這根23號柱是傾斜最明顯的柱子,現在傾斜的角度達到將近12度。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館員 永昕羣:這個柱子柱頭的中心到柱腳的中心向內傾斜了,在2020年8月的數據是576毫米,就是半米多。因爲這根柱子本身的直徑是600毫米,將近傾斜了一個柱徑。正常的概念這種古建築也不是完全垂直,它有一個小小的傾斜側角,像這個柱高是2米8,它可能有幾釐米的傾斜是比較正常的,現在是將近(傾斜)57釐米。

永昕羣介紹,木塔的立柱發生傾斜是非常嚴重的隱患,會影響整個塔身的抗震抗風能力。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館員 永昕羣:一方面上部的重力不能沿柱子傳下來,很多都分解成水平的推力了,等於變成一個作用了,就是對木塔的一種水平推力,一種不好的外力,並且它(木塔)也不能再擺動了,它這種自恢復力也喪失了,所以構件很多性能殘損得很厲害,不具備了。

除了二層立柱發生傾斜,木塔的下層有很多部件的殘損度也比較嚴重。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館員 永昕羣:這個柱頂上出頭的位置,因爲這塊的木材是橫擺在這的,是橫紋受壓。我們柱子是縱向紋理受壓,它是橫紋受壓,木材本身的材性就決定了強度不夠,長期的壓力下它就開裂了。

據瞭解,上世紀30年代,曾有人對木塔進行過一次大的維護,拆除了各層間的泥夾牆和斜撐,換成了現在的門和窗,大大降低了各層的抗側移剛度和承載能力。再加上戰爭時遭遇炮擊等因素,局部殘損之後影響到了木塔的整體結構,造成了木塔現在的傾斜。

(總檯央視記者 韓逾昊)

責任編輯:楊傑 SN23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