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木,男,1971年10月出生於四川省鄰水縣涼山鄉。孩童時代,張鳳木在家就非常勤勞,家裏家外一把抓。他性格善良,經常接濟村裏的孤寡老人,有些行動不便的還常去幫忙擔水、種地等,在村子裏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1992年,張鳳木爲改變家人的生活現狀,殷然加入到了南下的打工隊伍中,進入一龍鞋業有限公司。又苦又累的工作沒有擊倒張鳳木,他向老師傅們學技術、討經驗,潛心學習製作鞋子的整個工藝流程。短短五個月的時間,他從普通員工提升爲管理層,熟悉了整個的製鞋工藝。現在,他從外貿單到內銷單,完全能獨立判斷訂單的各種情形。在工廠,每當員工有困難,他都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助並且料理相關事務。他還善於培養人才,將多年的技能及經驗毫不保留地交給他人。他始終深信:只有大家都強大了,企業才能強大。公司裏的同事都非常感激他,說他是“雪中送炭的人”,都對他豎起大拇指稱讚和感謝! 鞋廠所在於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隨着財富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衛生問題。於是,張鳳木自發成立了“吉黃文明創衛服務隊”。

2018年10月到2019年8月每天早上6點,他準時組織志願者、帶動家人輪流在黃埠人民廣場、黃埠鹽洲大橋進行徒步創衛,每天走上四五公里,將周邊的垃圾帶走,並宣傳志願者服務精神和志願者文化,直到9點活動才結束。 張鳳木回憶說,“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不僅鍛鍊了自己的身體,還能呼籲大家愛護環境衛生,給惠東縣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心有大愛,不爲名利,遵從自己內心的使命,看到可憐的人就要伸出援手,看到不文明的行爲就要去糾正或彌補——這就是張鳳木簡單而平凡的爲人。

“靠自己一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要把大家的力量都整合起來,一起維持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而他要去做這樣的事情。2018年5月26日,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圓夢志願者協會,他號召熱心公益的志願者們,帶領着熱血沸騰的公益人,行走在惠東的每一個角落。爲了更好的回報社會,踐行不忘初心,每月張鳳木都會組織志願者和家人一起去探訪孤寡老人,陪老人聊天、幫老人剪頭髮、打掃衛生,給老人們營造一個乾淨的生活環境。他說:“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本。

”從他加入公益協會的一年多來,他累計完成1225.5小時的公益活動,還帶領着家人一起投身志願活動,據悉,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妻子李敏完成了276小時的公益活動,兒子張恩浩完成了239小時的公益活動,女兒張愉惠完成了277小時的公益活動。在他的休息時間裏,基本都奉獻在了公益上,把陪伴家人的地點改到了公益活動現場,他們家對公益活動是風雨無阻!在外發展的同時,張鳳木始終心繫家鄉的發展。2017年底,家鄉修橋鋪路,張鳳木不僅自己出資,還用自己的土地去與村民交換,帶着全家一起,於2018年1月份完成一條通往村院的公路。從此,小石橋村村民們不用再走泥濘路,不用再肩挑背扛沉重的生產物資。2018年,張鳳木加入了廣東省惠州市四川鄰水商會,一年多來,他積極爲商會的各項活動出錢出力,在四川省鄰水縣工商聯發起的扶貧、助學倡議中,積極捐款,主動發起給鄰水縣環衛所捐贈了800套工作服。張鳳木榮獲四川省鄰水縣“最美農民工”稱號,這體現在他的德行,表裏如一,默默付出,不計回報。他號召家人、朋友、陌生人加入志願者隊伍,對社會有着積極的作用。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創新,走在新時代的前沿。“我認爲,‘最美農民工’既是光榮和驕傲,更是鞭策和鼓舞。”他表示:今後,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會帶領更多的人利用業餘時間做公益事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繼續努力爲社會作出新的貢獻。(記錄者:秦海淋)

責任編輯:馮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