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太平洋中心,有一個由332個島嶼組成的國家——斐濟。斐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天堂,被譽爲“全球十大蜜月旅遊勝地之一”、“全球十大美女海灘之一”。這裏風光秀麗,連大海卻是彩色的。讓人意外的是,在斐濟全國37.5%爲印度族人。斐濟與印度相距遙遠,斐濟羣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印度人呢?

斐濟位於南太平洋中心、介於赤道與南迴歸線之間。其陸地總面積只有1.83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卻有129萬平方公里。多爲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這裏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爲22~30℃。適宜的溫度加上充沛的雨量,使斐濟森林覆蓋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一半,其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金槍魚。

在大洋洲,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屬於發達國家。但斐濟卻是 太平洋島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2019年,斐濟的人均GDP約6380美元,其製糖業、旅遊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旅遊收入是斐濟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2019年接待境外遊客約89.4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在 斐濟,極易讓人發出“天堂不過如此”的感嘆。島上清涼的海風吹拂着椰林,到處充滿熱帶海洋的原始生態美感。這裏有着比塞班島清澈的水,比夏威夷還要藍的天。斐濟的大海都是彩色的。因爲無數奇形怪狀、色彩斑斕的海魚在水裏暢遊,將大海攪得五彩繽紛。

斐濟有88萬人口,這裏的所有人,男男女女無一例外,都戴着鮮花的。男人除了戴花外,還穿裙子。這裏男人不僅平時會穿裙子,連指揮交通的警察也穿裙子執行公務。此外,斐濟人還以胖爲美,認爲腰圍粗是健康、財富和多產的象徵。在斐濟村莊,不能戴帽子,也不能摸小孩子的頭,摸別人的頭,被視爲對他人最大的羞辱。

在斐濟全國80多萬人口中,51%爲斐濟族,37.5%爲印度族,斐濟印度人是怎麼得來的呢?

1643年,荷蘭航海者塔斯曼首先來到斐濟,成爲最先發現斐濟的歐洲人,從此歐洲人開始移入斐濟。1874年10月,斐濟淪爲英國的領地,此後更是成爲英國的殖民地。19世紀後半葉,英國人在斐濟的土地上大量種植甘蔗,期間大批印度人作爲英國“殖民製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種植甘蔗。英國從印度拉着一船一船的勞力漂洋過海來到斐濟,從事種甘蔗的工作。從此很多印度勞工留在了斐濟,逐漸發展成斐濟兩大民族之一。

1970年10月斐濟獨立,成爲英聯邦成員國。1975年,我國同斐濟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雙方建立起了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我國公司積極參與斐濟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早在1984年起,我國就每年向斐提供來華獎學金名額,向斐派駐漢語教師。在南太大學設立孔子學院,“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也曾兩次赴斐濟訪問。2007年9月起,斐濟還給予中國公民免簽證待遇。

如今,斐濟是最早與我國簽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協議的國家之一,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將助力斐濟國家戰略的推進,帶來的是互惠雙贏的美麗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