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10月22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原“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暨高峯論壇”)在陝西省西安市召開。本屆供應鏈大會主題爲“育新機、謀新篇、開新局——助力構建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探討“十四五”思路,把控產業形勢,解析全球汽車供應鏈發展動態,助力構建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其中,在10月21日下午舉辦的“‘十四五’期間,中國汽車零部件集團發展策略與展望”主題論壇上,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曉峯發表精彩演講,介紹了五菱工業的發展歷史,以及產業轉型培育新動能的探索。

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陳曉峯

五菱最早前身是柳州動力機械廠,2002年,五菱工業的母公司廣西汽車集團以全部微型汽車整車資源與上汽集團和美國通用公司實現 “三方合作”,成立了中外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2007年,廣西汽車集團以存續的汽車零部件、發動機和專用車業務與香港上市公司合資,成立了中外合資企業“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簡稱五菱工業),併成功實現主業上市。目前五菱工業在柳州、青島、重慶、貴陽等建立了製造基地,並積極揚帆出海,在印尼、印度建立了海外零部件製造基地,配套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長城、福田等汽車企業。

近年來,五菱工業由“製造”向“智造”轉型,“輕量化底盤關鍵零部件智能感知新模式”已通過國家工信部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驗收,助推廣西首個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的綠色製造底盤示範性工廠成爲現實,2019年公司智能工廠已投入使用。與此同時,五菱工業從配套微車向配套乘用車升級,乘用車零部件配套佔比已達到70%,與世界強企佛吉亞、美國車橋等成立了多家合資公司。

零部件模塊,五菱工業核心業務涵蓋發動機、底盤、車身等,正由傳統燃油產品向新能源產品逐步轉型。

發動機模塊主要在五菱柳機生產,五菱柳機成立於1928年,是廣西第一家機械工廠,被譽爲“廣西工業的搖籃”,目前產品包括汽油機、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系統,多款產品實現量產配套。近年來,在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及系統集成方面已完成佈局,自主研製出電機、電機控制器、增程式、插電式新能源動力總成產品,適用乘用車、微型商用、輕型商用三個平臺車型,形成日趨全面、完整的發動機-電機-電機控制器高效的混合動力系統,滿足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其中,電機和電機控制器業務是五菱工業和一家上海企業合資成立的,雙電機控制器作爲重點突破的方向,包含着IGBT電機控制器、碳化硅電機控制器等,碳化硅電機控制器已經量產並實現出口。

底盤業務,五菱工業也參加了今年的北京車展。近些年正逐步向電動化發展,自主研製出二合一、三合一電驅橋,半同軸、全同軸的電驅橋產品成功實現匹配生產,配套乘用車和商用車車型,系統地掌握了NVH控制、傳動效率優化等核心技術,獨立懸架、前後懸架、扭梁副車架等成熟的產品實現量產,向着高質量、高穩定性、高集成性的底盤產品努力。

車身業務上,五菱工業不斷提升產品設計能力,拓展熱氣脹、熱成型等新工藝產品,重點發展高強鋼及鋁合金等新材料產品,並積極探索輕量化技術。

面對汽車行業變革挑戰和機遇,五菱工業將集中力量和資源聚焦發動機、底盤、車身業務,用智能製造推動技術、工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設計能力,構建系統集成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爲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做更多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