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带我去旅行之番禺学宫

陈子逸

番禺学宫,位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简称农讲所。起初我以为农讲所就是讲农业知识的场所,然而去看后才知道,这是毛泽东当年在这里为农民讲革命起义的地方。

这里更大的名气是因为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朝洪武年1370年。

这番禺学宫的大门是石鼓雕塑,我是觉得比较奇怪的,古时候战鼓是代表武将身份的。为何学宫门前也有战鼓的雕塑?

进了大门后是有一座拱桥的,那拱桥在古代可是中了秀才的人才能走。不是秀才以上的人只能走侧边。

大成门,坐北朝南。

大成门内会放着这石鼓,原来石鼓不仅仅代表武将,其实也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很多古建筑前面都有石鼓,文官的宅邸前也会有。

穿过大成门,就来到大成殿了。这里现在摆放的都是毛泽东在讲起义的一些画报和资料。

侧庑是参加起义的农民居住所。

侧庑过去就是明伦堂,坐南朝北的格局。

明伦堂前的下马石,就连皇帝在此也要下马。此下马石之前是放在柩星门前的,那种才是最合规的。现代为了保护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把下马石搬进来了。

番禺学宫是1982年复建的。都是按以前的比例来模仿建筑。

第二进,是孔子的雕像。

明伦堂内介绍的广东贡院,模型图中显示贡院是有头门、仪门、龙门。古代的宗祠也是有这样的建筑,头门、礼仪门、屏风门。广东贡院不在番禺学宫这边,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

光霁堂,正在装修中,不给开放进入。

学宫内一青一红,宁静而祥和,透露出一丝丝古朴气息。

现代很多人都以为学古诗词歌赋是一种古板,在其他文化领域的创新是没有帮助的。笔者认为,古诗词歌赋才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其他文化领域上的灵感源泉。

“罗盘带我去旅行之XX”文章是系列,内容涵盖传统民俗、人文建筑、风水、自然地理等。欲了解更多传统文化,敬请阅读《天意密码》,某宝网搜书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