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夏,東北軍區在瀋陽舉行了師以上幹部會議,着重商討如何鞏固邊防、保衛邊疆的問題。會議即將結束時,一位年輕的軍長放開嗓子表態:

“我們把紙老虎當真老虎打就是了,打它個人仰馬翻,給世界人民看看!”

說這話的人,正是39軍軍長吳信泉,而他口中的“紙老虎”,便是正在朝鮮肆虐的美國侵略者。

吳信泉

01身經百戰的年輕軍長

1912年3月26日,吳信泉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吳信泉的父親,是個勤奮老實的農民,平日裏忙完了農活,也會打鐵補貼家用,而吳信泉的母親,則是一位十分傳統的農村女性,終日洗洗涮涮,照顧子女,農忙時則與丈夫一起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耕作。

吳信泉小時候過得很苦,哥哥吳甘泉患有小兒麻痹症,不僅喪失了勞動能力,還需要家人予以照顧,而妹妹吳石屏更是早早給人家當了童養媳。

吳信泉舊屋原址上翻建的房屋

原本,吳信泉有過讀書的機會。因爲在他出生不久,曾過繼給了在外當兵的六伯父吳木良,而吳木良也曾從外地寄回錢來供吳信泉上私塾。可惜,吳木良去世後,吳信泉便只得輟學在家了。

由於軍閥橫行,加之天災的影響,吳信泉的少年時代,幾乎都是在飢寒交迫中度過的。爲了生活,吳信泉和父母一樣,拼死拼活地在水田裏幹活,可一年忙下來,冬天連條棉褲都穿不上。

吳信泉14歲時,湖南興起了工農革命運動,平江等地也建立起了農民協會。由此,年少的吳信泉和父親一起加入了當地農民協會,進行了減租減息、打土豪、懲劣紳的革命活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吳信泉成爲了一名嚮往革命的青年。爲了同反動勢力做鬥爭,吳信泉加入了赤衛隊,爲紅軍傳遞情報,與當地武裝一起配合紅軍作戰。

吳信泉手跡

到1930年時,吳信泉已經成爲了一名紅軍戰士,被編入紅軍平江獨立團第五連二班。加入紅軍後不久,吳信泉便參加了三眼橋戰鬥。吳信泉雖然年紀小,可射擊、投彈等軍事技能樣樣優秀,在作戰時表現地非常英勇。很快,吳信泉便因思想進步、作戰勇敢而被批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戰鬥年代,吳信泉成長地很快。土地革命時期,吳信泉任紅三軍團第五軍第三師參謀、副官、連政治指導員、團政治委員等職務。在陝北時,吳信泉又被任命爲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五師特派員、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山城堡戰役等。

抗日戰爭時期的吳信泉

抗日戰爭時期,吳信泉不僅率部參加了平型關大捷,還輾轉於冀魯豫邊區、豫皖蘇抗日根據、鹽阜區抗日根據地等。到抗戰勝利前夕,吳信泉已經是淮海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淮海地委書記,爲奪取淮海地區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抗戰勝利後,吳信泉出任第三師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率部向東北挺進。在東北戰場上,吳信泉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和遼瀋戰役等重大軍事行動。解放戰爭後期,任第四野戰軍第39軍政治委員的吳信泉,又率部從東北向南一路南下,先後參加了平津、衡寶、廣西等戰役。

紅旗插上鎮南關

南下的吳信泉一路高奏凱歌,率領39軍拿下了柳州、南寧等衆多大城市,而且將勝利的紅旗插到了鎮南關。新中國成立後,吳信泉成爲了39軍軍長,直到他率軍開赴朝鮮戰場時,這位身經百戰的年輕軍長,只有38歲!

02厲兵秣馬,開赴朝鮮

接到集結命令之前,39軍116師、117師正在河南從事農業生產,而115師正在廣西剿匪。由於朝鮮局勢緊張,吳信泉先令116、117兩師收攏隊伍,立即北上,115師將剿匪任務轉交給當地的152師後,直接向東北進發。

39軍各部根據部署,分頭北上,很快在遼陽、海城集結。這支所向披靡的鐵軍,很快按照戰時編制方案進行了調整。根據戰爭需要,39軍組建了六管火箭炮營、戰防炮營;原來的軍供給部和衛生部合編爲軍後勤部,同時成立了速成中學和留守處;各師新組建警衛營、高炮營、救護營;各連均成立救護連;在人員安排上,部隊家屬、女同志、休養員及老弱病殘人員編隊留守。

集結待命的戰士

進行完調整和部署後,吳信泉又狠抓戰前訓練,戰士們開展了射擊、投彈、爆破訓練,接受了防控教育。39軍原本就是一支戰鬥部隊,從事農業生產時也未放鬆軍事訓練,而且115師更是直接從剿匪戰場上拉到東北的,因而很快就形成了戰鬥力,具備了隨時迎戰的準備。

不過,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美軍,吳信泉等將領也從未輕敵。爲了更好的適應戰爭,吳信泉採納了軍參謀長沈啓賢的建議,做了一個很大的朝鮮地形沙盤,以便於研究戰術和實行軍事部署。

針對美軍在坦克上的優勢,吳信泉特意強調加強反坦克作戰訓練,而且組建了反坦克訓練班,準備來應對美軍的坦克。

在整個籌備過程中,吳信泉按照“拿紙老虎當真老虎打”的要求,在從戰略上藐視敵人的同時,始終在各個細節上重視敵人,同時不斷鼓舞士氣。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和籌備,39軍將士進入了臨戰狀態。

1959年10月15日,第39軍正式列入志願軍序列,隸屬第19兵團,成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這一天,軍長吳信泉與政治委員徐斌洲共同簽署了39軍開赴朝鮮的命令。按照彭總的命令,吳信泉率39軍於10月19日晚至22日晚過江。

志願軍入朝

按照部署,115師、116師、軍指揮所、軍直屬隊、軍後勤部爲右縱隊,從安東橋入朝;117師爲左縱隊,從長甸河口入朝。1950年10月22日晚8時,39軍全部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

03雲山一戰,美開國元勳師,被39軍打垮

吳信泉與39軍將士入朝不久,便遭遇了勁敵——美軍戰鬥歷史最爲悠久的開國元勳師騎兵第1師。這支軍隊,成立於華盛頓時代,是美軍作戰歷史最爲悠久的部隊,而且直至在朝鮮遭遇我39軍之前,可謂是未曾一敗,是王牌中的王牌。

美國干預朝鮮內政時,美騎兵第1師是作爲第一批美軍地面部隊從日本侵入朝鮮的。當然,儘管他們保留着騎兵第1師的番號,可早已是一支機械化的軍隊,只是在汽車、坦克上印有馬頭標記。更重要的是,美軍騎兵第1師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是一塊極其難啃的硬骨頭。

美國騎兵第1師坦克

當時,美軍驕狂地不可一世,命令部隊向中朝邊境推進。10月28日,美騎兵第1師從平壤北上,進入雲山、龍山洞地區,準備接替南朝鮮第1師的防務。與此同時,志願軍也正在部署隊伍,而按照戰鬥部署,吳信泉指揮的39軍將於11月1日晚對雲南之南的南朝鮮第1師主力發起進攻,然後協助第40軍圍殲龍山洞地區之地。

然而,由於當時美騎兵第1師正在接替南朝鮮第1師的防務,這便使得39軍面對的是一支純機械化、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王牌部隊。於是,一場大戰便如此上演了。

11月1日上午,南朝鮮第1師第12團仗着美軍坦克的支援,企圖衝破志願軍第39軍的防線,可戰至中午依然毫無進展,隨後便開始向立石方向撤退。當日下午,吳信泉等人決定,爲避免敵人逃竄,提前發動進攻,並獲得了志願軍總部的批准。

交戰後,39軍經審訊俘虜才發現,原來對面的正是美軍王牌師——騎兵第1師。

向志願軍投降的美騎兵第1師官兵

得知此消息後,吳信泉先向彭德懷做了彙報,而彭德懷在電話中僅做出了簡短地指示:消滅了它!

接到上級指示,吳信泉和39軍將士越戰越猛,鬥志昂揚地發起了更爲猛烈的進攻。39軍116師347團第2營第7連在進攻時發現,美軍有3輛坦克引導着滿載步兵的10多輛汽車準備撤離。於是,該連指戰員隨即便發起了衝鋒。

經過一陣衝殺,這支原本就準備逃竄的美軍,嚇得連汽車都丟下了,而云南南側的無名高地也順勢被7連拿下,從而切斷了美軍從城內撤退的道路。

當時,39軍中像7連這樣英勇的部隊數不勝數,整個戰場上都打開了,志願軍戰士們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在11月2日下午的戰鬥中,第116師預備隊第346團第2營也投入到了戰鬥,兵峯直指雲山城內。該營尖刀連4連的戰士們,直接與美軍展開巷戰,不斷擊潰街道上的守敵。

雲山戰鬥

整個雲山戰鬥,一直持續到了11月5日晚,39軍斃傷俘美騎兵第1師第8團、南朝鮮軍第1師第12團各部共2000餘人,其中美軍1800餘人。在這場戰鬥中,吳信泉指揮軍隊繳獲了飛機4架、擊落飛機3架,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取得了十分輝煌的勝利。

吳信泉率領39軍入朝後,第一戰便痛揍了美軍王牌軍,讓未曾一敗的騎兵第1師嚐到了落敗的滋味。消息傳到美國後,美國輿論譁然,表示這場失敗“可能是美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軍事浩劫”。

當然,雲山戰鬥的勝利也來之不易。由於我們同敵人在裝備上的差距比較大,步兵戰士們在打完子彈後,便用槍托、刺刀與敵人搏鬥;而炮兵的戰士打光炮彈後,便抄起輕武器與敵人戰鬥。

在一次戰鬥中,某團3連爲切斷敵人逃竄路線,硬是戰鬥至只剩下幾十位勇士,可他們依然像一顆顆鋼釘一樣釘在山頭,沒有退縮半步,爲大部隊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雲山戰役

39軍是一支鐵的隊伍,而鋼鐵般的精神,與吳信泉這樣的鐵血悍將密不可分。早在入朝前,吳信泉便在會議上表態,要“把紙老虎當真老虎打”,要“打它個人仰馬翻”。最終,吳信泉和志願軍戰士們做到了,他們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華民族不懼外敵、誓死捍衛國家安全的決心!

吳信泉回國後,歷任東北軍區副參謀長,瀋陽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60年出任炮兵副司令員。這位身經百戰的猛將,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都展現出了鋼鐵般的意志,他的軍事才能,更是在朝鮮戰場上表現地淋漓盡致!

在朝鮮戰場上指揮作戰的吳信泉(左)

最後我想說的是,今天我們回顧戰爭,是爲了更好的珍愛和平!70年前,人民志願軍爲了保家衛國,毅然奔赴戰場,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軍魂,捍衛了邊境安全,同時也向世人證明了中華兒女有決心、更有能力大敗一切來犯之敵!

謹以此文,向英雄們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