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錶的擒縱結構一直在機芯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更有人稱其爲機械錶的“心臟”或“靈魂”。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爲擺輪提供持續穩定的動力,以讓機械錶走時更加精準。那麼在機械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這個機芯中的擒縱機構發生什麼哪些變化或迭代升級呢?今天輕奢品尚匠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機械錶機芯中擒縱機構的發展過程。

從時間前後排序來看,擒縱機構變化順序如下。最早的擒縱機構(Verge Escapement/冠狀輪擒縱機構)——>後退式擒縱機構(Recoil,其中包括工字擒縱機構)——>直進式擒縱機構(Dead——Beat)——>重力式擒縱機構(Gravity Escapement)——>雙聯式擒縱機構(Duplex Escapement)——>槓桿式擒縱機構(Lever Escapement)——>爪式擒縱機構(Detent Escapement)——>同軸擒縱機構(Detent Escapement)——>旋轉式擒縱機構【陀飛輪(Tourbillon),卡羅素(Karrusel)】。

由此可見這個不同擒縱機構,其實對應的不同時期的機械錶,因此對於擒縱機構熟悉的腕錶老手們或鑑表師們,對於早期或者一些沒有在機芯和錶殼上刻印生產序號,日期的機械錶,就可以通過擒縱結構的種類,來判斷這個機械錶的生產時間。

而對於一些不流行的特殊擒縱機構現在幾乎很少見,所以採用特殊擒縱機構的機械錶也是非常具有收藏價值的。對於這個特殊擒縱機構就不多說,下面就來看看各個年代主流的擒縱機構。

錨式擒縱機構可以說在擒縱機構史上,佔據很長一段時間。在250年前被髮明出來,一直被採用到今天。其實寶璣大師發明的現代馬式擒縱機構(也就是槓桿擒縱機構)的前身,就是英國人馬奇在1765年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

爲啥現代馬式擒縱機構能成爲大多數錶廠採用擒縱機構標杆呢?其實這個槓桿擒縱機構是一種分離式的擒縱機構,可以使得機械錶或鍾,消除來自於擒縱機構的干擾,因此盛行長達200多年,也不是毫無道理。

而最開始擒縱機構並不是運用在手錶上,而是座鐘,因爲擒縱機構的齒輪與皇冠外觀很像,因此得名冠狀輪擒縱機構,其來自於“蘇頌”的“錨式擒縱器”。後來到1500——1510年間,德國人亨萊思使用鋼發條取代了原來重錘,由此冠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鐘便出現了。這個擒縱便是機軸式,或者叫“走拍子”(“走碗”)。這個“拍子”由單拍子又發展成爲雙拍子。

後面英國人胡克在1660年發明了遊絲,使得冠狀輪擒縱機構被後退式擒縱機構淘汰掉。而後得益於惠更斯在1673年,將擺輪遊絲組合成了調速器,於是可隨身帶的小型機械鐘錶便誕生。

再到1675年英國人克萊門特,將叉瓦裝置做成一個錨式擒縱機構,而這個機構在簡便擺錘式掛鐘中一直被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沒有流行很長時間的工字輪擒縱機構,卻精密機械鐘錶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工字輪擒縱機構在1695年,被英國人湯姆,而後1715年,同時英國人格雷厄姆又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將後退擒縱機構的缺點給解決。本次輕奢品尚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到這裏,碼字不易,喜歡本文朋友可以,點個贊,加個關,更多有趣好看的文章可以翻閱之前內容!下次將會繼續爲大家分享更多簡單有趣的內容,感謝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