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3日,一場在綿陽舉行的高層論壇——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陣容強大!主辦方爲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嘉賓更是重磅,一句“羣賢畢至”不爲過!海內外材料領域32位院士、8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本次論壇,137位海內外學者在8個分會場作特邀報告。

雖然受疫情防控狀態所限,但仍然有20多位國外同行、學者採用視頻報告的形式參加交流,使得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高端國際學術論壇。 爲什麼論壇能吸引如此多院士和專家到來?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謝建新看來,新材料既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又是催生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物質先導,具有先進性、支撐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是支撐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基盤技術”。

與前三屆論壇相比,本年度我國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廣度和深度都有顯著提高,產生了一批水平更高的新成果。

作爲新材料領域頂級學術會議,爲什麼會選擇在綿陽舉辦? 科技資源富集,創新活力充沛。作爲中國唯一的科技城、我國重要的國防軍工和科研生產基地,綿陽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航發四川燃氣渦輪研究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18家,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29個,“兩院”院士28名,各類技術人才23.7萬。

近年來,綿陽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了“2+6”產業體系,即以“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爲兩大主攻方向,以“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工程塑料及合成樹脂、磁性材料、新型膜材料、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學材料、生態建材”六大重點領域的產業格局。

在5G用高性能樹脂、偏光片基膜、玄武岩纖維應用、3D打印材料、高能量密度鋰電材料、石墨烯應用、高品質熔石英玻璃等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2019年,全市新材料產業產值達265.7億元,同比增長18%。

這次論壇活動的成功舉辦,對綿陽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也是重大機遇。爲期兩天的論壇,專家學者圍繞材料高通量計算與設計、材料高通量製備與表徵、材料服役與失效行爲高效評價、材料數據庫與大數據技術等主題等,當前材料領域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展開討論,給出了很多具有指導性、前瞻性的觀點。

與會院士還開展“院士行”活動,走進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龍華光電薄膜、旭虹光電、東材科技、六合特材等單位、企業,進行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位於江油的四川六合特種金屬材料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航空航天、艦船、核電、燃機等高端重大裝備用材及零部件的企業,在汽輪機動葉片這一細分市場,佔有率長期穩居全國第一。

當得知這家擁有900多名員工的企業還沒建立專門的企業研發中心,面臨着專業技術突破等方面的瓶頸時,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許谷表示,將結合自己在加拿大的研發平臺資源優勢,儘量爲企業提供幫助。同時,他建議企業建立研發中心,重視人才長期儲備。

院士們的建設性意見,讓企業負責人茅塞頓開,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明確了方向。 在院士們調研考察的綿陽其他幾個企業,對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院士們都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指導。

一座城市的發展,必定少不了科技人才的匯聚,科技城,更是如此。此時此刻,更有無數的科研工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各自領域,一步一步探索。 崇尚科學,尊重人才。他們,纔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鏈接:作爲新材料領域頂級學術會議之一,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每年舉辦一次,旨在通過凝聚頂級專家智慧,聚焦研究技術、關鍵裝備等重大前沿課題,分享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推動材料基因工程理念不斷發展和完善,促進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發展和應用。

綿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中心 記者:馮寶安 責編:牟廷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