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考上高中,按部就班地學習,基本能考上大學,哪怕是專科。所以,現在中考的分流和淘汰功能非常強。如果考不上高中,就只能選擇職校。這也是家長越來越重視中考的一個主要原因。

前幾天,“在2022年力爭美育中考的全覆蓋”的消息引起家長們的共鳴。2022年是不是要在中考裏全面鋪開藝術考試?近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萬麗君副司長談到,並非要求2022年全部鋪開中考藝術考試,“沒有一個時間表,就是說2022年就要全部都鋪開考試”,也不要求具體分值。

藝術類中考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萬麗君副司長同時提到,藝術考試內容是課程內容不會給學生增加太多負擔。

“學校教什麼,我們就考什麼。不是說家長要送孩子到校外去學習,各個地方都按照這樣一個標準來執行。”這番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家長的焦慮。

總體來看,美育中考還在摸索中,分值是多少,考什麼內容、用什麼方式考,多數地區還沒有定論。山東省有部分地區幾年前在中考時曾經增加音樂、美術考試,推行時間很短就被暫停。

雲南在新方案中,音樂、美術的考試方式由各州市自行確定,各有20分的分值,在最終成績裏按照“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劃分,依次得分20,15,10,0。

江蘇淮安地區的音樂美術中考滿分是5分,學生在計算機上考試,計算機程序考覈打分,考覈的內容主要是音樂美術基本知識和基本素養,難度不大。從2017年開始推行,學生兩門功課的平均分數在9分以上。

體育成爲中考科目已經基本成熟穩定,雖然在很多地區分值不同,但確實起到了促進學生鍛鍊身體的作用。中考是指揮棒,爲了中考,學生老老實實到操場上跑步、立定跳遠和跳繩。

美育與體育不同,更加依賴家庭條件和學生的天賦,一旦在中考中成爲有區分度的科目,比起體育,條件好的學生更容易“佔到便宜”。

口頭強調一萬遍,不如計成中考成績考一次。中考增加藝術科目,是要真正培養、測試學生藝術素養,提升對美育的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中考考覈的科目已經達到十門之多,接受美育教育不是讓學生成長爲藝術人才,所以不應該再花過多的精力,也不能讓一些不擅長文化課的考生藉助美育考試獲得較大的優勢。

中考、高考是目前最好的人才選拔制度。“考卷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讓美育考試成爲部分學生“彎道超車”的法寶,也不應該增加考試的競爭烈度,最終攤加到家長的頭上。

對於美育中考,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領導提出“學校教什麼,我們就考什麼”這句話,確實讓家長寬心許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