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门禁卡,通过闸口,60多岁的里水镇金峰洲社区悦园小区居民尹黎拉着一手拉车的菜,三步并做两步走进距离闸口不到十米远的升降梯,直达两层楼高的小区平层,再拉车回家。路上她哼着小曲儿,跟街坊邻居打着招呼,直言坐升降梯,腰不酸,气不喘。

悦园小区居民使用新的升降梯

过去的六年,尹黎出行可没这么轻松。悦园小区依山而建,小区平层距离地面有着五、六米的高度,小区居民从大门进入小区,可以坐扶手梯或者爬楼梯到达平层,但自从扶手梯六年前坏了停用以后,围绕修还是换,费用怎么支出等问题,小区居民、物业、业委会之间展开了长时间的拉锯,这可愁坏了悦园小区的居民们,特别是像尹黎这样买了一筐子菜,或是需要搬运重物的居民。

事情从去年3月出现了曙光,悦园小区第二届业委会换届,决心要把这问题解决,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楼长等多方合力,终于把扰攘六年的电梯问题顺利解决。今年8月份,旧扶手梯更换成升降梯并投入使用,居民拍手称赞,出行之路多了一份温暖。

扶手梯该修还是换 居民争论不休

悦园小区是金峰洲社区较早期的物业小区,居住群体以广佛候鸟群为主,小区共1409户,栋数41栋(洋房1156户,别墅189户,商铺64户),常住人口数4500多人,老年人占了小区人口的1/4左右。

2008年小区开盘时,开发商配建了一个扶手梯,但因为没有做雨棚,扶手梯日晒雨淋,到了2014年就坏掉停用了。当时小区还没成立业委会,物业经过咨询相关电梯公司,得知维修费用要约15万元,而换新扶手梯要将近60万元。无论哪种方式,小区都拿不出这么多钱,唯一办法是动用业主的物业维修基金。

物业维修基金是用于房屋大修之用,现用于扶手梯,大部分业主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样每家每户至少要支出四百多块,有些不经过这个门出入的业主就不同意。扰攘了一年,到了2015年,小区第一届业委会成立,电梯问题解决看到一丝曙光。

没有电梯时居民只能走楼梯

现任悦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刘睿,当时是第一届业委会的副主任,他介绍说,扶手梯停用后,对于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有些老人、孕妇、搬重物的人,都只能走楼梯,老人早上买菜拉着一篮子回来,走两层楼梯,中间都要歇一次,有时只能依靠物业和邻居帮忙才能上去。

针对扶手梯该修还是该换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除了要得到2/3业主的同意外,费用怎么支出才是关键,第一届业委会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意见一直没统一,问题一拖就是四年。

奔忙一个多月终于敲定方案

2019年3月,第一届业委会届满,刘睿接棒成为第二届业委会主任,上任之际,他就跟自己和大家说,一定要把这个电梯问题解决了。

首先是解决扶手梯该修还是该换的问题。刘睿特地请了专业第三方电梯公司评估,维修费用增加至20多万元,但扶手梯日久失修,维修已经没多大意义。相对于更换新扶手梯的60万,有业主觉得贵,提出换升降梯的想法,费用只需要30多万。

旧的扶手梯

综合考虑,业委会通过征询小区业主意见,公示方案等后决定用升降梯的方案。这时候问题又来了,当初这里规划是做扶手梯,改升降梯的话,涉及到规划、房管等多个部门审批,政策也不一定支持变更。但升降梯确实是不错的方法,为了把规划更改,刘睿把工作和家庭放在一边,2019年5月开始了奔忙之路。

刘睿先后去了区规划局、镇房管所、规划、国土等部门咨询,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虽然屡屡受挫,但最终把变更的事情落实了。刘睿赶紧将这一消息在微信群里发布,一众楼长、业主高兴得奔走相告。

其间的艰辛大概只有刘睿知道,但他直言,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在这期间,镇上的党委、社区书记,以及镇上的各个部门,纷纷给悦园小区出谋划策,协助刘睿少走了很多弯路,刘睿说,这就是一条党建引领下建成的升降梯、民生梯。

全民投票八成业主同意更换升降梯

规划的事情结束后,刘睿马上着手准备业主投票的事。争取超过2/3业主的同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升降梯的造价低了,但30多万的费用仍是不小的支出。恰好,经过从第一届业委会至今近五年的筹集,小区公共收益部分超过了更换升降梯的费用,刘睿和业主们商量,决定动用这笔公共收益,这样就可以不动物业维修基金了,业主们意见少了很多。

刘睿广泛发动楼长们的力量,挨家挨户征求业主意见,1400多户,20多名楼长跑了一个月的时间,最终才把全部业主意见收集完毕,超过八成业主同意更换升降梯

期间当然并不容易——有的业主是把房屋出租了,楼长要经过租户联系业主征集意见;有的业主坚决反对,即使是用公共收益也不行;有的业主不经过这门出入,平时都是走车库进出,也持反对意见;有的业主还是坚持想修,觉得换的升降梯太贵……

五花八门的意见,一千多户人家,20多名的楼长,大家夜以继日,费尽心思,白天上门,晚上劝说,就是想这件民生大事尽快落实到小区里,让大家出行更便利一些

其中,小区居民杨荣凤同一栋楼的一对老夫妻,当时就是持反对意见,说什么都不愿更换扶手梯,杨荣凤是跟他们差不多年纪的中老年人了,看着他们这么倔,就苦口婆心地劝,从老人出行的便利性,谈到房屋升值,再谈到生老病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两位老人松了口,开始认可小区居民更换升降梯的行动。

经过这样一个多月的反复做工作,最终以超过八成业主同意的结果顺利通过更换扶手梯的事宜。

提前20天验收完成居民用上放心电梯

2019年8月,业委会开始就更换电梯招标,投标,开标,一套流程下来,升降梯终于进入施工阶段,期间的所有费用,文件等,以刘睿为组长的小区升降电梯筹备组都在业主群和小区公布,整个流程公开透明。接着拆旧梯,弄基坑,挖井道,吊装,工程进展顺利,筹备组预计2019年12月可以投用。

但疫情的来临,让升降梯的投用之日推迟到了今年2月份,后来又推迟到8月份,期间曲曲折折,施工受限,刘睿说,幸亏最终的结果还是好的。

悦园小区新投用的升降梯

到了今年8月份,升降梯终于完工,可以试运行了,居民盼着早日用升降梯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电梯验收工作上,悦园小区再次突出了党建引领的作用,社区党委书记邓铭军联系了一家专业的电梯验收公司,提前20天把电梯验收完成,让居民提前20天使用上了安全可靠的升降梯

你只要真心为居民,居民是能看得见的,会认可你的。”经过六年时间,困扰小区居民出入的电梯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刘睿总结了一下,从第一届业委会开始,大家都很想为小区做点事,但囿于资金,体制等问题,实际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到了第二届的时候,突出了党建引领,镇党委、社区居委、物业,纷纷介入,合力把事情推进,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结局

“就如征求业主意见这个事来说,如果靠我们几个业委会委员,跑断腿都不一定能把事办成,现在有了一支20多人的楼长志愿服务队,大家一起为小区发展出谋划策,事半功倍了。”刘睿说,两届业委会自己都参与了,居民从一开始的误解、不满,到后来的满意,邻居见到也会笑眯眯地打招呼了,都是要经过一件件的实事来改变大家印象的。

后记:打通党建工作的最后100米

今年8月份,悦园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刘睿任党支部书记。该小区常住人口中有党员82名(含流动党员),退役军人5人,楼长24人,党群志愿服务队50人。

悦园小区党员楼长团建活动

自2018年以来,社区党委积极搭建平台引进资源设立培育基金引导成立了悦园楼长服务队、悦园小区缤纷舞蹈队、悦园小区广场舞舞蹈队、悦园小区党员及退役军人服务小组、关心长者及下一代服务小组、环境巡查小组、文体宣传服务小组、人民调解委员会小组等3支社区组织5个小组队伍,通过活动平台宣讲社区的政策方针,物色和动员了一批热心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同时悦园小区也荣获南海区社区治理示范点、里水镇级红色业主委员会等称号。

悦园小区便民服务摊位

业委会工作难做,又没有工资,升降梯完成后,刘睿想过放弃,跟邓铭军请辞业委会主任一职,想专心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但邓铭军没同意,一直劝说刘睿,“身为党员,就要站出来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刘睿深知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感受到邓铭军的拳拳盛意,以及居民的认可肯定,他还是决定留下来,为居民办点实事,做点贡献。

除了组建各种服务队以外,业委会跟社区及各个部门沟通,建了学生接送车的停车雨棚,翻新了篮球场、游乐场,改造了小泳池,搞了各类志愿服务,中秋有游园活动、节假日有亲子活动,小区更融洽,居民更和谐了

悦园小区的学生放学遮雨棚

刘睿说,成立了悦园小区党支部,更好把基层党组织向居民小区延伸,打通党建工作的最后100米,为引导党员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带头服务居民群众搭建了新平台。通过“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的方式,充分发挥小区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小区党员亮身份、作承诺,成为党的政策宣传者、文明创建的领跑者、矛盾纠纷的调解者。

编辑 | 法智融媒·法智时讯运营小组

法智时讯是由法智融媒·法治文化传播师团队负责维护的资讯类自媒体,专注传播法律职业群体及法律服务行业的行与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