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司谏韩琦一道劄子弹劾了4位宰执,或贬或黜,显示了宋朝台谏官员的风采。

宋代,台谏是指御史台和谏院

作为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是朝堂上地位显赫的机构。御史台与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掌管纪纲,御史台有纠察宰相以下在京的官员的权力,号称"霜台”、“宪台”。

御史台的地位在宋前期经历了由轻减重的过程。

宋初,御史台名存实亡,太宗时,在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御史台开始专职纠察弹劾官员。

至真宗时,设置言事御史,台、谏合一。台官的权力日重。

仁宗时,规定宰辅不能荐举御史台官,皇帝直接御史中丞、御史,《清平乐》晏殊就担任过御史中丞。御史台直接对皇帝负责,与二府鼎立存在。

御史台的长官名义上为御史大夫,实际是御史中丞,其下设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御史台在宋代是维护皇帝专制统治的得力工具。

谏院,太宗时设谏院。中书、门下二省的谏官左、右司谏与左、右正言,如入谏院供职者,必须别降敕命。

谏院为诤谏机构。入院为言官,称“知谏院“,职责是修正朝政的得失,自宰相以下任非其人、事有失当,都得谏正。剧中,右司谏范仲淹弹劾过宰相吕夷简没有成功,结果被贬黜,韩琦为右司谏时,一纸弹劾,罢免了4位宰执。可见司谏权力之大了。

宋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时,撤掉了谏院,复门下、中书两省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之职事。南宋初,门下、中书后省谏官,仍以谏院为称。

宋代台谏官员品级不高,但是权力不小,朝廷决议政事,台谏拥有否决权;君主又过失,台谏可以予以制止;百官犯错,台谏可以予以批评弹劾。

凡是被弹劾的官员,都会主动停职,如果属实,那么不论问题大小,被弹劾的员主动申请降职,到偏远地区任职。反之,一旦发现被弹劾官员没有问题,那么台谏官员同样也会降职到偏远地区。

台谏官员监督其皇帝来也是毫不含糊

今天说一件王素和仁宗的一件趣事。

王素比仁宗大三岁,父亲是王旦——真宗朝的宰相,年少时就当了官,和赵家也算是世交,而且和仁宗还算是发小。

话说王素王大人为谏官时,某天,往仁宗跟前一站,仁宗心下知道大概又有话要说了,果不其然,王大人问:“听说王德用给陛下进献了两个美女,真的吗?”

仁宗笑着和王哥哥攀关系说:“朕是真宗的儿子,爱卿你是王旦的儿子,咱们俩谁跟谁啊,和别人可不一样,那可是世交啊。王德用确实进了两个女人,已经在朕的左右了,爱卿啊,朕能不能留下她们啊?”

没想到这关系攀得没用,王哥哥黑着一张脸,说:“臣今日来进谏,就是怕陛下亲近女色。”

仁宗无奈,对近侍说:“王德用进献的两个美人,每人发三百贯钱,送出宫,速速去办。”虽说是硬着心肠下了旨,但还是忍不住眼红红的哭了,“讫奏,帝泣下。”

王素大人见仁宗龙可怜巴巴的,也于心不忍,于是说:“陛下认为臣说的话有道理就很好了,但也不需要这么快,可以多留几天,再送出宫吗。”

仁宗听了后,叹气道:“如果见到她们哭泣不肯出宫,朕也会不忍心让她们出宫的。”

一会,内侍回来说:“美人已经送出宫了。”仁宗听了,不禁动容。福康公主的不幸婚姻,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台谏官员的掺和有很大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