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路漫漫,歷史作伴,歡迎來到不二書說歷史!

今天咱們來聊聊第一次鴉片戰爭,關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大家都知道,清軍輸了,而英軍贏了。

大多數人都認爲,原因是兩國軍事力量不對等,清軍很弱,而英軍很強。

這是事實嗎?

這不是事實!

衆所周知,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於1840年,從歷史大趨勢來看,鴉片戰爭是一場根本無法避免的戰爭。

這是一場工業大國爲了獲得更多世界資源,而向一個農業大國入侵的戰爭。工業碾壓農業這是大局面上的現實問題,所以英軍強,清軍弱似乎也成爲了常識性問題。

可是歷史有時候真的和我們想象中的常識不一樣。

時間回到1840年的6月,英國當時任命了喬治.義律爲東方遠征軍司令,他率領着英國的東方遠征軍艦隊氣勢洶洶地駛入了當時的南海海面。

第一戰,喬治.義律選擇了廣東的虎門作爲進攻點。

當時喬治.義律非常洋洋得意地說:我曾經在清國待過5年,我太清楚清軍的戰鬥力了,我知道他們有什麼弱點,所以只要我們衝過去,那麼就是單方面的碾壓!

喬治.義律顯得非常自信,他不停給部隊士兵描繪着遠處的勝利,就好像在他眼中,這場戰爭已經取得了勝利一樣。

可是,喬治.義律最終失望了。

與他所想象的不同,在虎門一戰中,英國的東方遠征軍艦隊就遭遇了林則徐的馬蜂戰術,結果不止沒有快速一戰定勝負,反而弄得非常狼狽,不得不放棄進攻虎門。

但喬治.義律顯然沒有想就這樣放棄,他帶着艦隊離開虎門之後轉頭來到了澳門,並在澳門採取了登陸戰。

澳門登陸戰英軍沒有受到阻擊,喬治.義律非常得意,認爲澳門的清軍已經放棄了抵抗。

然而這只是林則徐的計策,林則徐知道登陸戰中無法阻擋英軍,進而採取了誘敵深入計策。

當時英軍只有兩艘艦船的士兵登陸,在登陸後英軍還沒有來得及整裝待發,便遭到了清軍的突襲,沒有反應過來的英軍無法建立起防禦線,英軍也因此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倉皇而逃。

也就是說,在鴉片戰爭中開頭的兩戰清軍皆勝,而這兩場戰役也是記錄於史冊的。當然,清軍的勝利次數還不止這些,在林則徐的奏摺中還記錄了五場勝仗。

而從這些勝仗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雖然當時清軍和英軍在武器上、火力上有着差距,但英軍並沒有能夠完完全全碾壓清軍。

相反,清軍的指揮官用戰術和地理優勢彌補了火力的缺陷,讓英軍連續喫了好幾場敗仗,這也說明了當時清軍也並非後世想的那般不堪一擊。

同樣的例子還有廈門戰役,在虎門戰役和澳門戰役後,英軍轉攻廈門。當時英軍的司令官喬治.義律認爲虎門和澳門之所以那麼難攻,是因爲有林則徐在,林則徐是個軍事人才。

而廈門沒有林則徐,攻下廈門肯定沒有問題。可是結局再度讓喬治.義律失望了。

廈門雖然沒有林則徐,但依舊有重兵防禦,英軍花了兩天的時間進攻廈門,可是多次被打退,廈門攻佔無望,喬治.義律只能帶着艦隊再次北上。

在廈門戰役結束後,英軍來到了定海港,而歷史的轉折點便發生在這裏。

英軍來到定海港的時候,定海港的守將張朝發認爲英軍不是來進攻的,而是來做生意的。原因是因爲虎門禁菸,英國無法進行在虎門做生意,只能另外找地方。

這位定海港守將張朝發覺得英國人是來給他送銀子的,並且他都想好了,他必須要提高關稅。可是英軍是來跟他做生意的嗎?自然不是。

也就是在張朝發沒有準備防禦工作的情況下,英軍轟開了定海港,而英軍完全進入到陸地後,他們集中的火力優勢展現了出來,從而以定海港爲起點,快速攻佔了天津。

天津城破北京城危在旦夕,道光帝非常憤怒,於是立馬把非常能打的林則徐給革職查辦了,而把對付英軍的人物交給了八旗貴族子弟琦善。

琦善在對付英軍上毫無辦法,他們不止組織不了有效的防禦,也不懂運用戰術,並且還經常謊報軍情,明明喫了敗仗應該請援增兵,但怕皇帝怪罪便說獲得了勝利。

而當謊言無法繼續的時候,琦善還私自和英軍達成協議,承認英軍佔領九龍半島。而道光帝得知這個消息後也震怒了,琦善也自此被革職查辦。

在琦善被革職後,道光帝委任了另外一個八旗子弟奕山作爲對抗英軍的指揮官。而這個奕山相比起琦善也是半斤八兩,他到了廣州後,見識到英軍的火炮比自己軍隊的火炮威力大太多了,於是他非常堅定地認爲,英軍肯定是使用了什麼妖術。

這就是沒有科學,不懂科學的原罪,一切超過自己想象的事物,皆是妖術。

奕山認準了英軍使用的是妖術,所以他非常堅定的選擇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招也不知道是不是跟慕容復學的。總之,奕山決定採取妖術對抗妖術 ,那麼奕山所用的妖術是什麼呢?

他讓部下在廣州城收集了女人用的馬桶、紙紮草人、道場做法、求神拜鬼……等等方式,希望以這樣的妖術去破英軍的妖術。

用這種作戰方式去與英軍搏鬥,結局是可想而知的,所謂一將無能害死三軍便是這個道理。

相比起前期林則徐接二連三擊敗英軍,而琦善和奕山則是用自己的無能,讓清軍一次一次敗在了英軍手上。

所以這也證明了,弱的不是清軍,弱的只是某一些無能的將領!

其實多讀一些歷史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現在的孩子們而言,長期處於溫室,讓孩子們越來越缺乏思考力。

並且歷史這個科目在以前不重要,但現在卻非常重要,比如深圳中考改革,歷史就是所有科目里加分比例最高的科目,所以歷史好不好,已經影響到了升學考試!

當然,對小孩子而言,選擇什麼歷史書看非常重要,像資治通鑑這類的書非常好,但太過生硬,裏面的內容是不銜接的,孩子看這樣的歷史書會失去興趣。所以給孩子看的歷史書,第一要史料準確,第二要有故事性!

所以在這裏不二爲各位讀者朋友們推薦的是這套《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套書是由著名的兒童歷史科普家陳衛平先生出版的,整套書跟課本上的歷史內容完美銜接,裏面提供了很多歷史延展性很強的故事。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爲什麼要爲各位推薦這套書?因爲這套書有三個特別好的特點!

第一:內容鮮活。

選配近千張彩圖與珍貴文物照片,經過嚴謹考據,加上寫實技法表現歷史事件與人物裝扮,讓孩子身歷其境,藉以傳達正確的歷史常識,更可豐富孩子的美感經驗。

第二:內容生動。

以孩子能懂的經驗、語言,講中國歷史上影響後代最深遠的人、事、時、地、物,讓原本抽象難懂的觀念或複雜背景,變得生動活潑、逸趣橫生,給孩子一個清晰的中國正史概念。

第三:內容完整。

以99個單元、上千幅插畫串聯上古至現代的中國歷史,爲兒童描繪一個完整具體的輪廓,將中國歷史中原本僵硬的年代、人物、事件,做有生命且系統性的呈現。

這套書可以給小學生當歷史故事書看,也可以給中學的孩子當歷史輔導書用。看完這套書,我們的孩子絕對是歷史達人,初中的歷史可以輕鬆拿高分

當然,這套書不止內容美,價格也非常美!

這套書是14冊銅版紙彩印,原價是335元,但現在我們的活動價是175元包郵到家!

大家可以算算單本價格是多少,所謂的物美價廉正是如此,用這14本書構建出孩子的歷史知識體系,怎麼算都非常值。

家裏有孩子的親們可以點下面的橫條購買。現在下單明天我們就能發貨,爭取早點送到孩子的手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