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夏天,當大陸電影市場開始逐漸復甦,蠢蠢欲動的時候,你一定想不到8月份有部臺灣電影火了,在臺灣地區上映後,而且幾乎場場爆滿。

上映一個月,全臺票房就逼近4500萬,甚至有粉絲連續三週都在追主演,從臺中奔赴臺北參加見面會,一睹影人風采。

是什麼電影這麼火爆呢?

它叫《怪胎》,全亞洲首部iPhone電影,由林柏宏、謝欣穎主演,廖明毅導演。

電影一經上映,便獲得國內外連連好評,不僅成爲第57屆臺北影展拿下最多獎項的影片,在第四屆FILMICFest影展上更是打敗了全球84個國家、超過1500部參賽的作品,拿下世界首獎最大獎。

同時,還獲得意大利烏迪內遠東影展獲得觀衆票選水晶桑獎和紫桑獎、富川奇幻影展拿下亞洲電影奈派克獎、加拿大奇幻影展觀衆票選獎以及紐約亞洲電影節評審團榮譽大獎等衆多獎項。

本片也成爲今年臺灣電影市場上,目前獲得獎項最多的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廖明毅曾擔任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喫喫的愛》、《六弄咖啡館》等高口碑影片執行導演。

廖明毅導演在《怪胎》中身兼編劇、導演、攝影、剪輯於一身,作爲首部自己的影片,能獲得如此成績,可喜可賀。

除了影片本身受到歡迎外,這部電影還起到了聯動效應,在臺灣地區掀起了一股“怪誕美學”風潮。

讓我們來說說這部電影吧!

影片講述的是男主角陳柏青(林柏宏 飾)是一名患有嚴重神經性強迫症(OCD)的患者,有非常嚴重的潔癖。

每月15號是他唯一一天出門採買的日子,就在某個命運的15號,他遇見了與他“同病相憐”的另一個怪胎陳靜(謝欣穎 飾)。

原本以爲自己要永遠孤單活在這世界上的兩人,老天讓他們相遇,發展出一塵不染的愛情,彷彿擁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遺棄。

然而這對命運般的眷屬,卻在陳柏青的強迫症突然消失之後,關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電影在形式上使用iPhone拍攝,大膽創新。

從預告片便可看出,影片在構圖和剪輯上有着巧妙的想法,畫面色彩飽和度極高,氛圍輕鬆明快,小清新風格十分明顯。

故事前半段畫面使用了1:1的正方形比例,是典型的置中構圖,不僅將觀衆的目光全部聚焦於主人公的行爲動作上,同時還帶給人一種空間上的壓迫和不對稱感。

隨着劇情不斷發展,男主角的OCD消失,畫面比例也突然變得正常,從正方形轉爲16:9的橫屏模式,衝突越來越明顯,距離高潮點也越來越近。

影片用畫面比例的改變來代表男女的關係開始走向分離,前半段劇情的正方形比例如同強迫症的強迫性思維一樣,必須在一個平整安全的秩序中生活,如果打破這一束縛。

如同面臨災難性事件一樣,就像影片中女主角在外面超過三個小時就會患紅疹、男主角洗手如果多洗一次就要從頭再洗15次、物品必須擺放的整整齊齊、房間必須一塵不染。

不得不感嘆導演根據劇情改變構圖的大膽嘗試,加入奇幻與寫實的風格,呈現出的效果完全不輸專業拍攝器材,值得稱謂的是,導演廖明毅只用3臺iPhoneXSMax就完成了此片的拍攝。

其次,內容表現上並沒有因拍攝器材的短板而受到桎梏。

男女主角因爲身患OCD而變得自卑和有壓力,走路時總是低着頭且迅速穿過街道,駝背和躲閃的眼神,因自信低落而無法與人正常交流。

出門必須穿雨衣、戴口罩、隔着手套觸碰一切,坐地鐵永遠都是站着。

病態的不斷打掃、固定時間睡覺起牀、穿同樣的衣服,被人叫住時總會受到驚嚇。

這些細節的表現讓更多的觀衆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患有OCD的人是有多麼痛苦,現實中每個人其實都或多或少會有些許強迫症,但當這種症狀嚴重到成爲一種病的時候,就很難擺脫,更難以通過藥物方式治好,只能達到緩解。

另外,這部電影除了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外,服化道也體現着“怪誕”二字,男女主的服裝及居住房間充滿着飽和度極高的顏色,多是大塊單面的紅、藍、黃等。

女主出門必定會穿亮黃色雨衣,頭戴黃色雨帽,藍色褲子,手上戴着一副同樣藍色的手套,在家也總是穿着一件大紅色衛衣,而男主所有的衣服都是藍色無印花T恤,出門必穿白色雨衣,頭戴白色雨帽,手戴湖綠色手套。

男女主家裏的牆壁、物品及傢俱也多是大面積亮度頗高的單色。

這樣的設計頗具實驗性,雖然他們身穿這樣的奇裝異服坐地鐵、逛超市,但並沒有人會因此而注意他們,導演的用意也許是想將OCD症狀的怪異以這樣的形式外化,以此來更好的詮釋患有此症狀人內心的煎熬,衝擊力更強。

有趣的是,電影中這些特殊怪誕的設計引起了粉絲的模仿和二創。

粉絲們爲了配合林柏宏和謝欣穎在電影中的角色設定,同時表達對這部影片的喜愛,電影在舉行見面會的時候,粉絲們不僅穿上了電影中的招聘雨衣和揹包外,還自備牙刷,以呼應男女主在影片中同步刷牙的橋段。

說到以上這些細節便不得不提到兩位主演,林柏宏和謝欣穎。

男主角林柏宏曾以《六弄咖啡館》獲得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傳媒關注新人男演員。

女主角謝欣穎是被著名導演侯孝賢挖掘的演員,曾出演電影《刺客聶隱娘》,扮演田季安寵妾胡姬一角。

紐約亞洲電影節評審團榮譽大獎給這部《怪胎》的獲獎理由是:

“這部電影像清新的空氣,既迷人又天馬行空,非常的原創,能感受到導演想爲角色打造一個世界的強烈意圖。”

雖然,本片被定義爲小清新的愛情電影,但卻一點看不到臺灣典型小清新愛情電影的樣子,更多是披着愛情的外衣講述更深的內裏,這樣的愛情電影反而在觀衆心裏能夠留下更深的印象。

影片中一直在說的OCD[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就是大衆普遍說的強迫症,指有意識的不斷強迫自己重複做某些事情,進而達到預期目的。

近年來統計數據顯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內心所經歷的矛盾、焦慮只能通過強迫性的症狀表達出來。

這些人無法控制的反覆做着同一件事,被人認爲是“怪胎”,如同這部電影,當找到那個“你懂我”的人時,會感到溫暖,感覺自己不再是個怪胎。

當這種症狀突然消失時,於自己值得慶幸,可是於身邊那個“你懂我”的人而言,便不得不再次僞裝起自己,從頭到腳,回到只有一個人生活的時候。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怪胎”的愛情,反觀,愛情中的我們又哪一個不是“怪胎”呢?

青石電影 | 清源(特約)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