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中有一个人名叫胡奇才,可以说是人如其名,最擅长出奇制胜,罗荣桓评价他说,胡奇才有奇才,天大的事情都难不倒他。有趣的是,胡奇才是改过名的,他原名叫胡其财,这名字一改,整个人的境界都升华了。

胡奇才参加红军的时候只有16岁,虽然还没成年,但还是跟着部队参加了罗山战役。

此战中敌人仗着有又高又厚的城墙,又在上面布置了三层堡垒,可谓是固若金汤。为了拿下这块硬骨头,胡奇才所在的部队天天都在开军事民主会,所有人都写下了血书,发誓要攻下罗山城。

而在其他人训练攻城爬梯的时候,胡奇才却偷偷在一旁练习射击,为此还遭到了班长的训斥。但胡奇才丝毫没有放在心中,还拉着其他伙伴一起练习射击。连长王宏坤发现胡奇才不吃饭都要练习射击,就问他有什么想法。

胡奇才说自己在侦察的时候发现,罗山城头挂着111盏油灯,晚上也能把罗山城照得像白天,对攻城非常不利,所以在攻城的时候一定要先把油灯打掉,我军攻城才能顺利。

王宏坤对胡奇才口中的精确数字半信半疑,自己亲自进行了侦察,没想到真的如同胡奇才所说。王宏坤也觉得胡奇才的建议很好,就又挑了20个枪法好的士兵,跟着胡奇才一起练习射击。

攻城开始之后,胡奇才的12颗子弹全部命中,其他战友的命中率也非常惊人,整个罗山城一下子就陷入了一片漆黑,这下我军的进攻变得非常顺利,一鼓作气就拿下了罗山城。

解放战争打响之后,杜聿明当上了东北保安司令,很快就对南满发起了进攻,而当时迎战的人就是胡奇才。敌人因为人数众多,所以兵分三路向我军发起了围攻,但当时胡奇才手上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只能防御一条路线。

在开战之前,我军对敌人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知道哪一路强,哪一路弱,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打最弱的那一条路。但是胡奇才却不这么认为,他选择了战斗力最强,号称是“千里驹”的第二十五师。

胡奇才的理由非常充分,因为第二十五师原来的师长刚受了伤,所以二师副师长李正谊是新官上任,此时的李正谊立功心切,一定会冒进,我军则可以顺势设下埋伏,一口将其吃掉。

事实正如胡奇才所料,李正谊孤军冒进,一心只想活抓胡奇才。结果李正谊一路追到了新开岭,完全陷入了我军的包围圈,最终遭到了全歼。这可是东北战场上第一个整建制消灭敌军的先例,胡奇才真是个奇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