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普陀山上的觀音菩薩能救苦救難,爲了求證,我不遠萬里來到普陀山,普陀山上住着一位93歲老僧,老僧對我說:拜觀音菩薩時,默想3句話,自然心想事成。

自從我拜過觀音菩薩,並聽了老僧說的話,我的生活果然發生了改變,所求之事,皆已如願。自此以後,我更加深信,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真實不虛。但前提是拜菩薩時,這三句話一定要記住,這三句話纔是最重要的。

第一句話:惡還本身,諸惡莫作。

《佛說四十二章經》記載,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

佛說:“惡人害賢人,猶如仰天吐唾沫,唾沫到不了天上,卻會落回自己身上。傷害他人,就好像逆風揚起塵沙,塵沙吹不到對方,卻能吹回到自己的身上。

我們在拜觀音菩薩時,一定要牢記,惡有惡報,害人終害己,只有不去作惡,才能收穫善果。觀音菩薩並不是神,菩薩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心願,但菩薩會滿足部分人的心願,只要你拜了觀音菩薩,並能做到“諸惡莫作”,自然會心想事成。

老僧告訴我,其實大多數人之所以來拜菩薩,就是因爲過去經常種下惡因,因爲經常種惡因,所以諸事不順,因爲生活不如意,遇到了難事,所以就想到了菩薩。

如果你信佛,就要明白一個道理,其實你遇到的困難,正是你過去種下的惡因,若不能斷除惡因,就算求菩薩也沒用,因爲惡因必然招來惡果。

我們要想如願,就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行爲,如果你拜菩薩後,還是跟過去一樣,經常喝酒、殺生、邪淫,就算你誠心拜菩薩,菩薩也無法保佑你。我們只有在拜菩薩後,把自己過去錯誤的行爲修正過來,好運纔會來找你。

第二句話:善因善果,衆善奉行。

種善因,得善果。是世間永恆不變的規律,如果你經常種善因,就算不拜佛,也會得到善果。如果你經常拜菩薩,卻從來不去種善因,就算你拜再多菩薩,也無法獲得福報。

老僧告誡我,並不是給菩薩燒點香,供幾個水果,菩薩就會保佑你,而是需要我們在拜完菩薩後,能夠去多行善事,多積陰德,好運纔會不請自來。

第三句:自度度人,自淨其意。

自從學佛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佛法一直都在教育衆生,要學會自度度人,只有先自度,才能度別人。菩薩並不能運用神通,讓所有人都能離苦得樂,佛菩薩只能告訴衆生,離苦得樂的方法,唯有衆生自己去修行,才能自度解脫,才能遠離諸苦。

拜菩薩後,一定要勤修善業,自淨其意,千萬不要坐等着佛菩薩的救度,佛陀曾經用了一個譬喻,如果你拜菩薩後,不去修行,不去自度,就如同你站在河的此岸,坐着祈求能夠到達河的彼岸,這是非常愚癡的行爲。

佛法告誡衆生,要想達到河的對岸,你可以選擇游泳,也可以選擇坐船,也可以選擇讓佛菩薩接引你,無論你選擇哪一種過河的方法,都需要你起身向前,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坐等着天上不會掉餡餅。

其實佛教,就是這三句話,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拜了觀音菩薩,就一定要斷惡向善,一定要淨化心靈,只有去除貪嗔癡,才能獲得智慧和福報。

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