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信仰?信仰內化於心是靈魂,外化於行就是作風。有困難、有風險、有曲折,都不可怕,只要信念如鐵,就一定能排除萬難、走向勝利。什麼叫不忘初心、不改初衷,什麼叫一世忠誠、一生堅守,“電熱膜狂人”賈玉秋在用心詮釋。

▲ 青年時的賈玉秋先生

從坦克上走下來,紮根遠紅外30餘年,從未動搖,承載了他所有喜與樂!技術攻關、產品創新變成了他的日常。他什麼不懂就學什麼,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複合材料以及當下最火熱的二維碳材料“石墨烯”對他而言如數家珍。不光是材料,想要製造電熱膜產品還要精通微電子、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綜合技術,真正的跨學科、跨領域融匯貫通,才成就了中國的“電熱膜狂人”。

▲ 《無線電》期刊

被他翻閱的十分破舊的《無線電技術》雜誌視如珍寶,1955年1月創刊的《無線電》期刊是中國電子類刊物中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知名電子類期刊,在信息匱乏的年代這本期刊所展現的內容可謂是包羅了當代最新的電子技術。懷着對電子技術着迷和渴望,這本期刊深深地影響着他。

建國初期,毛主席接見了一位從蘇聯學習回來的科學家,這位科學家向毛主席彙報了在蘇聯學習成果,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電熱膜的發熱技術。此時毛主席說,“這個技術好呀,一定會大有用處。”人民日報刊登了這則信息,這句話深深刻在了賈玉秋的心裏,更是成爲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啓發。

思緒停不下來,善於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搜尋靈感。15年前,在設備結構的設計中,有一個結構的設計始終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徹夜難眠,隱約中看見房間裏的衣櫃的結構冥思良久,茅塞頓開。凌晨2點夜起牀將衣櫃門拆了下來,反覆擺弄終於找到了一個既簡單又有效的解決方案。

研究了三十幾年電熱膜,嘗試百餘種基材,設計了800餘種電熱膜產品,可以覆蓋常溫至850℃,且實現電壓(3.7V-250V)、功率可定製。這麼多技術不是每一個都能規模化應用?其實任何一項技術都有它的週期,例如我10年前研究的熱傳導技術,當做成功出來的時候很興奮,可望眼四周它可以用來幹什麼呢?過了8年我們終於將這項技術用在了太陽能板的導熱。

雖然已經在電熱膜領域取得了豐富的技術成果,但潛心研發的腳步並沒有停下,毅然將精力投向了遠紅外在健康領域的應用研究。爲了更方便開展研發工作,專門新建了個人實驗室,特地購置了電子顯微鏡,以便於更好地觀察材料的微觀結構及運動原理。有人問他爲什麼還這麼拼,他說“我只是在追自己的夢,技術永遠沒有盡頭,年逾90的袁隆平院士還在田間地頭工作,我還“年輕”怎麼能就此停下來呢?”

▲ 暖豐電熱董事長賈玉秋對產品進行測試

我們還有更宏偉的願景,“締造屬於中國的電熱技術國際品牌”,想要走的更遠,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光是技術好還不行,讓技術走出實驗室,實現量產、實現規模化的應用纔有價值。雖然我們工業技術基礎比西方相對薄弱一些,但不懈地堅持一定能讓我們脫穎而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