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今年5歲了,特別喜歡大型汽車,比如救護車、消防車、工程車、渣土車、挖掘機等等,要說最喜歡的,那就是灑水車。每次媽媽帶浩浩出門,如果碰上了灑水車,他都要求媽媽停下來觀看,而且看完後非常興奮。

有一次幼兒園發了一張興趣調查表,要求填寫孩子的理想,於是媽媽就問浩浩:“你長大了想做什麼?”浩浩想了想,興奮地說:“我長大想當灑水車司機!”媽媽聽到浩浩的回答,非常生氣地說:“你能不能有點出息?”

浩浩不明所以,有點膽怯地問:“媽媽,我是不是說錯什麼了?”媽媽沒好氣地說:“長大怎麼能當灑水車司機呢?就算當不了科學家,最起碼應該當個醫生、老師、律師吧!”最後還附帶了一句:一點出息也沒有……

說大話,不代表有出息

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在班裏問:“你們長大了想做什麼?”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我想當科學家!”只有一個同學說:“我想當廚師。”然後就是鬨堂大笑,大家似乎都在嘲笑他的理想。

說自己想當廚師的同學,是一個小胖子,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曾經說自己想當科學家的同學,沒有一個實現自己的理想,而這位想當廚師的同學,真的在我們當地一家四星級酒店當廚師。

我們身邊不乏有愛說大話的家長,在外人面前把自己捧得很高,好像沒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且,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也是這樣,似乎說得多了,自己都信了。

比如,我身邊就有類似的孩子,從小就經常說:“我以後非清華北大不上!”、“我以後要當董事長!”、“我以後要當大明星!”……

說實話,一個人的能力從來不上吹出來的,經常說大話的人,往往能力不會出衆,因爲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是低調的,他們從來不會大肆炫耀,腳踏實地的人才靠得住。

一個孩子說大話,我們只能說是童言無忌,因爲說大話,並不代表他未來一定有出息。

葉公好龍,是因爲沒真正瞭解過龍

我兒子小的時候,有段時間特別喜歡在樓上認真觀摩垃圾車作業,他還說長大了想開垃圾車。我問他爲什麼,他說垃圾車很大、很神奇,而且還能清理垃圾,很偉大。

我並沒有阻止他對垃圾車的渴望,而且還給他買了垃圾車玩具,和有關垃圾車的繪本。有了這些後,他對垃圾車的喜愛更濃厚了,經常會詢問我一些有關垃圾車的問題。

當然,我心裏特別清楚,對小孩子來說,這就是一時的興趣。因爲我兒子還有其它的理想,比如當兒科醫生、當交通警察、和幼兒園的然然小朋友結婚,因爲在他眼裏然然長得很漂亮。

有一次,我帶兒子去超市,正好遇到一輛垃圾車停在路邊。我對兒子說:“你不是很喜歡垃圾車嗎,咱們走進點去看看。”在近距離觀察了一會兒後,兒子說:“太臭了,我們趕緊走吧!”

我說:“我們再看一會兒吧,你要不要摸一下這輛車?”兒子說:“我纔不呢,髒死了。”然後,兒子拉着我讓我趕緊走開。

後來,我們討論垃圾車的次數越來越少,兒子也漸漸地忘記了垃圾車。

郭德綱曾經說過:我們說相聲的,跟捏腳的、理髮的、修自行車的一樣,都是手藝人,憑能耐喫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我們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行都值得我們尊重。林肯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卑賤的職業,只有卑賤的人。千萬不要因爲孩子長大想當灑水車司機,就認爲孩子沒出息,這本身就是家長三觀不正的表現。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