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3日,這一天是張學良的89歲生日,也正是在這一天,被敵高層祕密關押52年之久的少帥,終於迎來了出獄恢復自由的機會,但在5年後,張學良就與愛妻趙四小姐旅居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而在1999年時,楊虎城的孫子楊瀚曾去拜訪101歲的張學良,可張學良的態度卻非常冷漠,只說了4個字,這是怎麼回事呢?

1928年,父帥張作霖被敵軍在皇姑屯炸死後,年僅28歲的張學良,被推上前臺,正式成爲東三省的最高統帥,但卻在短短兩年後,致電張作相和萬福麟,邀請他們在北陵主持召開東北最高會議,定下了領兵入關,在華北地區武裝調停戰爭的決策,併力排衆議全國致電:呼籲和平,堅決履行東北易幟,想要抗擊外敵,中國必須統一,但他抽調大部分東北軍入關,也造成了東三省兵力凋敝的弱勢,最終被敵軍抓住機會,導致東北全面失守,而張學良錯估形勢,發出的不抵抗聲明,也讓他背上了一生罵名。

與南京政府達成協議後,張學良被委任爲剿總副司令,權柄很大,但敵軍全面侵華後,敵高層處處忍讓退縮,甚至畏戰的情緒,卻讓張學良對局勢失望透頂,最終於1936年12月,他與西安總指揮楊虎城將軍達成祕密協議,於12日包圍華清池,兵諫敵高層,放下個人恩怨,極力促成了全民抗日的大好局面,功莫大焉,但二人卻很快迎來了敵軍高層的報復,楊虎城被敵高層囚禁12年,終被敵特刺殺,張學良被囚禁大半個世紀,直到89歲時才恢復自由。

楊虎城將軍雖忠魂祭天,但他留下來精忠報國的思想卻深深刻在了每個楊家人的心頭,而楊虎城的孫子楊瀚從小就就聽父親講過爺爺和張學良的事蹟,二人有過命的交情,友誼很深刻,但楊虎城卻被敵高層暗殺,而張學良只是被軟禁,所以爲了瞭解到爺爺的真實死因,楊瀚就在1999年時,聯繫到了張學良,並親自乘專機飛抵夏威夷,見到了風燭殘年的張學良,這時,他已經99歲高齡,原本傳聞張學良是一個性格詼諧、幽默風趣的人,但沒想到張學良對他的態度卻非常淡漠,而且不苟言笑,但楊瀚還是很熱情的介紹自己,並寒暄道:我來看您了,而張學良卻僅僅回覆了簡單的四個字:好的,謝謝,後來二人一起散步,除了簡單寒暄之外,張學良再沒說過一句話。

而楊瀚好奇張學良的冷漠態度,回國就查閱了大量的史料,終於得出了幾點猜測:當年張、楊二人在處理敵高層時,有很大意見分歧,所以雙方鬧得很不愉快,但也有可能因爲張學良感念故人已逝,他不願面對當年事情,也不敢面對故人後代所致,但究竟是何原因,恐怕也只有張學良自己知道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