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大帥張作霖被炸死在皇姑屯後,在這種風口浪尖之時,年僅28歲的張學良就被奉系推上前臺,成爲東北三省的最高統帥,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和拉攏,張學良毫不動搖,並在軍事會議上,力排衆議的堅決實行東北易幟的決策,於1928年通電全國,與南京政府達成合作,讓清朝滅亡後,動盪十餘年的中國在表面上恢復和平統一,也算是張學良對父帥在皇姑屯事件後的一個強力回應。

張作霖死後,爲兒子留下了30萬東北大軍、遍及東三省的軍事產業,和白山黑水地下礦藏等鉅額遺產,但張學良卻本着保存實力的初衷,錯估形勢,通電全軍例行不抵抗政策,最終導致東北全面失守,也讓他背上了一生的罵名,不過雖然張學良的年少輕狂,沒能保下東北,但卻並未放棄抵抗外敵的侵略,1936年,張學良對國內時局失望透頂,就單方面密電楊虎城,在古城西安對敵高層實施兵諫,趁天黑包圍華清池,直諫敵高層暫時放下成見,極力促成全國一致抗日的大好局面,功莫大焉,但他也因此迎來了長達52年的軟禁生涯,直到1990年,89歲耄耋老矣才終於恢復自由。

1955年,少帥張學良與愛妻趙四小姐旅居美國夏威夷,並將曾經從父帥張作霖手中繼承,和從東北收集的大量古董文物也帶去了美國,用作他風光安度晚年的花銷,2001年,年逾101歲的張學良有感大限將至,此生再難回國,就將自己畢生財富,除不動產、現金和古玩字畫之外,所有價值連城的文物古董,包括生前和友人的通信,以及一些珍貴的歷史史料,全部無償捐給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而張學良之所以選擇這所大學,是因爲哥倫比亞大學內部專門設有一個歷史資料的檔案館,每天都有專業人士打理和修復文物,是可以妥善保存這些古董文物的,在業內有很高的知名度,世界上很多知名人士在去世後,也會將自己生前收集的文物和歷史資料等遺產,全部交給哥倫比亞大學代爲管理,據說,直到今天爲止,這座大學內還殘存着一本敵軍高層領導的日記本。

此外,張學良之所以沒將這批珍貴文物送回中國,也沒有留給後代還有一個主觀原因,就是張學良考慮到了自身代表的複雜政治因素,他並不想給子女的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就在2001年10月中旬臨終前,處理完身前身後事後,就安然的在檀香山與世長辭,死後與趙一荻合葬,以全自己“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的風流佳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