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我軍曾一共確立了57位功勳赫赫的開國上將,後來在1988年國家恢復授銜制度後,又有17位將軍晉升,或再次被授予上將軍銜,但這些國家功臣,截止到目前爲止,已經十不存一,1988年授銜的17位上將已經去世15位,只剩下了91歲的遲浩田,和百歲高齡的萬海峯兩位上將,而萬海峯在1955年時,僅被授予了開國大校軍銜,那爲何在1988年卻能直接晉升上將呢?他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萬海峯,祖籍河南光山,13歲就參軍當了一名紅小鬼,曾參加過保衛我軍湖北、河南和安徽蘇區根據地的戰鬥和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萬海峯初任總部警衛員,後來因表現突出,被推薦前往我軍在安徽的教導總隊學習,畢業後,就被派往江南和蘇州一帶出任作戰參謀,先後在黃橋和蘇中地區與敵決戰,立下赫赫戰功,被火線提拔當了副團長,解放戰爭時期,隨軍在江蘇的宣泰、皋南、海安、李堡、丁林、邵伯、如黃路等地打出7戰7捷後,奔赴徐州追溯粟裕大將參加瞭解放萊蕪、孟良崮、河南、淮海、江浙和長山列島等戰鬥,作戰勇猛,勤於動腦,非常擅長突襲和夜戰,打得敵軍叫苦不迭,立下大小功勞無數,所以在建國後就被提拔當了師參謀長和炮兵主任等職,並隨軍奔赴異國他鄉繼續作戰,凱旋迴國後進入南京軍事學院深造學習,在1955年因功被國家授銜爲開國少將,調任北京,官至副司令和軍長等職。

1976年,萬海峯在京任職期間,河北唐山突然爆發了7.8級大地震,造成了數十萬人傷亡,爲我國帶來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獲悉災情後,國家立即成立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本來這與萬海峯沒有關係,但他卻主動找上級領導請戰,說自己雖然不是唐山人,但卻在那裏駐防工作了20多年,就像自己的第二故鄉,對唐山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絕對不能置身事外。

上級領導經過慎重考慮後,最終任命56歲的萬海峯出任抗震救災副指揮,率部奔赴第一線指導工作,當時,將軍抵達前線後,見到當地的慘狀,忍不住流下熱淚,他一生戎馬,經歷過的生死和悲歡離合不計其數,但自然災害在瞬間造成這麼多人的傷亡,卻是頭一次見,太慘了,最終,在萬海峯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很快就穩定了受災人羣的情緒,積極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在極大程度上挽回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的損失。

1988年,國家恢復授銜制度後,萬海峯因功被升銜爲上將軍銜,將軍從1920年出生,到目前爲止剛好整整100歲高齡,依然寶刀不老,身子骨很硬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