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比較詳細的介紹了當下裝機市場硬件行情走向,需要溫故的新司機可以右轉來看——攢機不難!2020雙十一硬件7件套選購指南(附價格走勢分析)。而今天的與上一篇理論分析不同,是一篇實踐型的裝機清單,將會從入門2000價位開始到10000預算來給出不同預算的搭配推薦。

全文目錄:

2000-3000預算:可滿足辦公、家用、4399/DNF/LOL/低效喫雞類遊戲

3000-4000預算:最糾結的一個價位,硬件價格都在漲,可選擇性不多

4000-5000預算:CPU可選10代酷睿,顯卡可用GTX1660Super

5000-6000預算:CPU升級不大,顯卡可升級到RTX2060,其配件也可升級

6000-7000預算:主要是顯卡升級到RTX2060Super,其他配件自行升級

7000-8000預算:處理器可上10代i7以及R7系列,部分配置顯卡可上2070

8000-9000及9000以上預算:可望不可即,一起過過眼癮

2000-3000預算

這個預算裝機,主要配件GPU和CPU,針對辦公和輕遊戲需求,當下值得入手是下面共計6款。辦公套:主要考慮帶核顯的CPU,一份價錢解決兩個配件,原獨顯的預算用來購買雙通道內存,畢竟雙通道對核顯的性能有小幅度提升。

遊戲套:考慮CPU選無核顯版,GPU加入入門獨顯,一減一加,綜合成本相差不會太大。

配置清單一:

這樣一套搭配適合家用辦公,及諸如4399\DNF\LOL之類不喫配置的入門遊戲。入門8代處理器還沒有加入睿頻技術,價格相對AMD 3000入門系列又小貴幾刀,且核顯性能表現VEGA8要比UHD630出色,所以處理器給到的首選是R3-3200G。

主板接口使用率有保留,後續擴展性比較強,如升級到M.2固態、更高頻率的內存。內存條及存儲方案推薦的都是入門款,前者容量可以升級到16G雙通道,後者可升級到M.2接口,有大存儲需求可以加HHD。

電源350W就夠用,這個價位有牌子(80PLUS銅牌)認證,又是日系電容,選他就對了。同價位還有安鈦克VP350可以考慮。

3000之內升級建議:

CPU:如果有做報表 需要多開的用戶,可以升級到R3-3400G。

內存:可上單根8G內存,比如金士頓 駭客神條 8G,目前報價259元,目標到手239元。

SSD+HHD:SSD可選M.2接口入門款 鎧俠RC10,目標到手340左右;機械硬盤看需求選購,目前1T的容量到手280元左右算是划算。

電源:如果上面構成雙通道 高頻內存,可以考慮升級到450W的電源,比如酷冷至尊MWE450。

配置清單二:

這一套配置已經可以玩喫雞遊戲啦,做不到特效全開,低畫質下60幀沒問題;對於需要用AE導出簡單MOV文件的也可以滿足(G4900都能導,這個更沒問題)。

處理器沒有選3100的原因是預算不夠,散片價格3100會比9100F貴100多一點,如果能摳出這100元,選它的問題也不大,是正向的升級,不過實際使用感受提升不會太明顯。

散熱器是超出配置需求的,可以降級購買紅海mini雙熱管的塔式散熱器,到手39元;顯卡選560D一方面是因爲價格相對漲的不明顯(可自查),另一方面是可開核,免費性能提升10%(有風險)將560D變成560。

內存 存儲配置也都做了升級,接口變成M.2,對文件調配起來會更加效率。電源升級到了全日系電容的酷冷至尊GX450。

升級建議:

9100F基本可搭配所有的入門獨顯,待580價格穩定下來,1650S有貨之後可以升級

3000-4000(上限4200)預算

對於這個預算,基本所有的配置都能上獨顯,三個月之前想都不用想RX588和1650S之間選唄,三個月之後呢漲價的漲價,缺貨的缺貨,所以在選購上要格外注意一下。

看到這種場景,說出來可能會被打。單從價格層面考慮,我差點沒忍住給你們推薦GTX1060 6G版的配置,在整體漲價之後,這個價位推薦RX5500XT、GTX1650、GTX1660這三款。CPU上,9代 10代酷睿的降價,算是稍微彌補了一些,所以整套裝機我儘量控制在預算之內。

配置清單一:

入門基礎款配出來都3300元,想想後面處理器要升級、主板要升級、顯卡要升級,這預算從哪些摳出來呦,要不小加200吧,這套配置可玩DOTA2、守望這類遊戲。10100F是取代9100F的存在,加入了超線程技術,睿頻提高0.1GHz,散片價格貴50塊,性價比相對不錯。

主板採用的是LG1200針腳的入門系列,可擴展性比較弱,如果這臺電腦只是你過渡使用,建議換成B460系列主板。顯卡都在漲價,所以這個價位可選性有限,圖便宜就上GTX1650,不嫌貴就選RX588。

配置清單二:

這一套配置,拿原1660Super的預算上1660,真香(MMP),換個角度想——“加量不加價”買了RX588的升級款,這纔是真的香。整套相對上一款主板做了升級、散熱器做了升級、顯卡做了升級、電源做了升級。

配置清單三:

這是一套AMD處理器的配置,整體性能和上兩款相比是增加的,畢竟是6核心的U。除了考慮主板和CPU的兼容需要更換外,也更換了高頻的內存條,其他配件均未更換。

4000-5000預算

下面這套應是這個價位的最高配,CPU選用9400F的取代者10400F,性能提升近30%,目前散片價格又跌破千元,性價比非常高;主板選用主流B400系列,預留可擴展接口較多,後續可直接在此版上升級。

顯卡選用GTX1660S,漲價之後最便宜的一款七彩虹戰斧;內存是8G*2 3200MHz,也是全面升級,雖說喫套配置用不上3200的高頻,同樣考慮的是後續升級,如果沒這個需求改成2666,成本還能再便宜40塊左右;固態選用SN750,入門高端SSD,讀寫速度會更加出衆。

配置清單一:

配置清單二:

上一套的縮水版,主要縮水內存由雙通道變成單通道,SSD由高端入門變成入門款。

配置清單三:

AMD套可以選3600散片+B450,優勢在於能夠利用高頻內存,三級緩存大,如果生產力比遊戲需求大可以考慮這套。

5000-6000預算

這個價位有兩條思路來搭配:

1.在上一個價位的基礎上,對除顯卡和處理器之外的其他配置升級,比如換成高頻雙通道內存、換成更高端的固態硬盤,換成更喜歡的機箱等。2.在上一個價位最高的配置上,對顯卡或者處理器及電源在做升級。

配置清單一:

我選擇的是第二條路,主要對顯卡和電源做了升級,顯卡由1660Super,升級到了RTX2060,主要是考慮到自己玩的遊戲有光追需求,電源升級到了全日系電容 額定550W的酷冷至尊。其他配件,像機箱我從3000價位用到了6000,後續還會用,看不上它的可自己改 DO IT YOURSELF才叫DIY。

配置清單二:

我是對CPU做了升級,整套價格有點虛高,理想價格是5700左右到手,如果雙11你能湊到這價格,入這款也不錯,超頻潛力更強,喜歡自己折騰入它就對啦!

6000-7000預算

這一檔位除了顯卡由2060升級到2060Super算大動作之外,其他可升級的大件是比較少的,比如你想把CPU再大提升一個臺階,那就要升級到10700級別或者3700級別,就要再加800-1000的預算。

那麼顯卡、處理器雙向升級就會超過這個區間,而個人覺得顯卡的升級體驗會明顯一些,所以這個區間更建議大家去自己折騰其他配件的升級。比如:思路和上個價位一樣,推薦配置一主要針對顯卡升級,顯卡升級到2060SUPER,主板上到迫擊炮,其他配置可選擇性升級。

7000-8000預算

較5000價位相比,處理器、顯卡雙向升級。前者升級到10代i7-10700F,多了兩個核心四個線程,另外睿頻頻率增加0.5GHz,三級緩存也升級到16MB,對內存頻率支持上限也做了提升,用數據來反饋就是passMark綜合提升30%,R20單核提升11%,多核提升近50%,所以這個價位首推10700F處理器。

配置清單一:

處理器升級到10700F,顯卡升級至2060Super,比2060性能提升15%左右,主要優勢在於對2K分辨率顯示器的支持,這款顯卡是最低入門要求!其他配置沒有做太多調整,

配置清單二:

如果你喜歡AMD,那這個價位能選的是3700X,其他配件可保持不變。

配置清單三:

顯卡上到2070Super,10月22號電競之星售價3399元,近一個月最低價,等不及RTX3070的可入。

8000-9000,及9000以上預算

8000價位又想是一個過渡價位,更多的是建議大家在其他配置上升級,9000以上一個還沒有但是又期望自己能擁有的價位,不做點評僅配幾套可行性的方案,一起過過眼癮。

配置清單一:

配置清單二:

硬件到手之後怎麼辦?下期慢慢君將帶大家來看看,如何自己動手組裝一臺電腦。敬請期待!有任何的裝機搭配相關問題,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告訴我~希望這篇內容可以給你的選購帶來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