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新,這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比較著名的將軍縣。這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曾經出過幾十名開國將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原成都軍區第一政委張國華中將、烏魯木齊軍區第一政委王恩茂中將、鐵道兵第二政委曠伏兆中將、河北省軍區司令員王道邦中將、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馬輝少將……至於本文,我要介紹的則是王道邦將軍!

王道邦

王道邦,江西永新人,他出生於1911年。他出身貧苦,自幼就以放牛爲生,直到十幾歲纔開始讀書。不過,由於家境貧寒的緣故,他很早就結束了學業。輟學後,爲了養家餬口,他無奈來到了吉安城學習蓋房子,從此成爲了一個瓦匠。但是他無論如何努力,都還是填不飽肚子。所以,他毅然參加了赤衛隊。這一年,他年僅16歲。

因爲作戰勇敢,他在1930年正式轉入了紅軍主力部隊。同年,他又光榮入黨。入黨以後,他進步很快。到了長征開始前,他已經升任爲紅一軍團第五團代理政委。1934年,他參加了著名的長征,爬過雪山並踏過草地。歷經艱險,他終於來到了陝北,隨後改任爲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處組織科長,主要負責人事任免和幹部考覈工作。

楊成武

抗戰全面爆發以後,紅一師被改編爲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這個團的團長是楊成武,王道邦則改任爲獨立團政訓處組織股股長。不久,楊成武率部來到了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地方。獨立團很快擴編爲獨立師,全師下轄三個團,共有約7000人。第一團政委是羅元發,團長則是陳正湘。羅元發升職以後,王道邦隨即改任爲第一團政委。

在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將軍最信任的幾個部下爲:軍分區第一任參謀長熊伯濤、第二任參謀長黃壽發、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羅元發、第一團政委王道邦、軍分區衛生部部長張傑、軍分區供給部部長董永清……最深得楊成武器重的政工幹部,則是羅元發和王道邦。最深得他器重的軍事幹部,則以黃壽發爲代表。

陳正湘

來到第一團後不久,第一團在陳正湘和王道邦的率領下,很快殺入了冀中地區。經過激戰,我軍迅速攻克了淶水、涿縣、容城等地,並且殲敵數千人。不久,王道邦又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大龍華戰鬥。這一戰,第一團作爲核心主力團,配合友軍在河北易縣境內先後殲敵400多人。第一團戰功赫赫,離不開陳正湘和王道邦的英明指揮。

黃土嶺戰鬥爆發前,我軍收編了易縣民間抗日武裝趙玉昆部。隨即,這支隊伍被改編爲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五支隊。趙玉昆任司令員,王道邦任支隊政委。這個支隊下轄兩個團和一個便衣大隊,實際是一個旅級單位。王道邦此時的職務,相當於旅政委。楊成武提拔他,既是對他的肯定,也是希望他早點改造完這支隊伍。

羅元發

有資料顯示,王道邦時任第一團政委,他參加了著名的黃土嶺戰鬥。但是我查閱了大量關於黃土嶺戰鬥的相關資料,並無他的具體參戰記錄。對此,我有一個猜測:第五支隊的兩個營跟隨第一團參戰,這些指戰員是否是由王道邦帶過來的。後來,黃土嶺戰鬥尚未結束,這兩個營就突然撤出了戰鬥,是否是由政委王道邦奉命帶走的。

根據老八路姚雪森的回憶:第五支隊政委王邦(王道邦),他是江西人,又是老紅軍。他作風正派,和藹可親,所以很快和這個支隊的廣大指戰員打成了一片。不過,他屢次規勸趙玉昆戒掉大煙,並戒掉自身的一些惡習,所以趙玉昆一直非常厭惡他。後來,趙玉昆準備投敵,竟然裹挾了他。幸運的是,他被支隊參謀長救了出來。

邱蔚

趙玉昆是河北易縣人,他當過屠夫,當過兵,也當過土匪。抗戰全面爆發後,他在易縣拉起了一支抗日武裝。他率部打過鬼子,有過一些抗日功績,也曾經非常看好八路軍,所以一度深得楊成武等人的信任。但是,他有一身惡習,而且個性不羈,生活奢靡,並不適應我軍的生活和軍紀。在日僞軍的屢次拉攏下,他最終選擇了叛逃。

至於王道邦,他一直和趙玉昆待在一起。他並未識破趙玉昆的陰謀,只是感覺趙玉昆不對勁,所以一直盯着他的一舉一動。但是直到趙玉昆逃出了我軍的控制區域,並且宣佈脫離八路軍,他這才恍然大悟,不過已經晚了。幸運的是,第五支隊參謀長宋學飛是一個有志之士,他不願意追隨趙玉昆,並帶人拼死救出了支隊政委王道邦。

蕭應棠

事後,王道邦因此受到了衆人的批評。老紅軍黃連秋等人直接批評他大大咧咧,沒有一點警惕性。還有一些人,直接批評他經常和趙玉昆等人一起喫喫喝喝,沒有一點黨員幹部的樣子。隨後,他一直沒有被安排任何職務。除了不停地學習,就是不停地寫檢討,不停地反思,不停地總結。

1942年初,一分區政治部主任羅元發升任爲一分區副政委兼雁北指揮所政委。此時,王道邦已經通過了審查。他終於被楊成武重新起用,改任爲一分區政治部主任。復出以後,王道邦愈發謹慎也愈發勤勉。個人觀點,他是一名優秀的政工指揮員,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有待提升。

蔡順禮

1944年,楊成武奉命來到了冀中,改任爲冀中軍區司令員。他從一分區帶走了一些指戰員,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李志民、黃壽發、王道邦、徐信、張如三、張英輝、張行忠、魏巍……這些人,大多都是楊成武比較信任和器重的老部下。來到冀中以後,王道邦先後擔任過冀中軍區第九分區副政委、代司令員,一直深得楊成武的信任。

抗戰結束後,八路軍冀中軍區的主力部隊被改編爲一個野戰縱隊,即後來大名鼎鼎的第63軍。楊成武任縱隊司令員,林鐵任政委,李志民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沙克任參謀長。王道邦在這支部隊,先後擔任過旅長兼政委、縱隊副政委、縱隊副司令員兼任參謀長……1948年下半年,他還奉命來到了東北地區,參觀學習友軍的戰術。

同年,華北軍區組建了第8縱隊。這個縱隊由邱蔚任司令員,王道邦任政委,蕭應棠任副司令員,蔡順禮任政治部主任。這支部隊的一個旅,其前身就是八路軍晉察冀一分區的主力。可以說,楊成武的愛將邱蔚和王道邦,接手了他的老部隊。建軍後不久,他們就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平津戰役,並且配合友軍殲滅了傅作義的第35軍。

1949年初,第8縱隊被改編爲第65軍。邱蔚任軍長,王道邦任軍政委,蕭應棠任副軍長兼任參謀長,蔡順禮任副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第65軍在邱蔚和王道邦的率領下,很快參加了著名的太原戰役。據統計,這一戰第65軍一共殲敵近萬人。隨後,這個軍又殺入了西北地區,先後參加了扶郿戰役、隴東追擊戰、蘭州戰役、寧夏戰役……

王道邦麾下的第193師,其前身就是八路軍晉察冀一分區主力部隊。據統計,在解放戰爭中,這支部隊先後殲敵近四萬人,是當之無愧的華北軍區頭等主力師之一。另外兩個師,都源自冀熱遼軍區,也都是華北軍區的主力師之一。來到寧夏後,王道邦曾經兼任過寧夏軍區司令員。第65軍入朝作戰前,他兼任過近一年時間的第65軍軍長。

1951年2月,第65軍在軍長蕭應棠和軍政委王道邦的率領下,迅速殺入了朝鮮戰場。1952年10月,王道邦改任爲第65軍軍長兼政委,直到第65軍離開朝鮮並返回國內。在朝鮮的開城地區,他率部修築了一條寬50千米、縱深25千米的鋼鐵防線。第65軍採取積極防禦、持久作戰的戰略構想,保衛開城近兩年,並且殲敵不下1.4萬人。

王道邦將軍也因此被朝鮮《勞動報》譽爲“開城保衛戰的英雄將軍”,並榮獲由朝鮮民主共和國頒發的一枚“一級國旗勳章”。1953年10月,他終於率部載譽歸國。可以說,此時的他已經成爲一名軍政全優的高級指揮員,獨當一面完全是綽綽有餘了。據統計,在朝鮮戰場,第65軍先後進行了大小戰鬥380餘次,一共殲敵23500多人。

回國後,王道邦繼續擔任第65軍軍長兼政委。直到1955年3月,第66軍副軍長成少甫改任爲第65軍軍長。同年,他來到了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並且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我查了下對應的資料,他在1952年被定爲一名正軍級幹部,中將軍銜非常適合他。同時,他還獲得了一枚二級八一勳章、一枚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枚一級解放勳章。

1957年,河北省軍區司令員彭明治中將被調往北京工作,王道邦中將接任爲河北省軍區司令員。他的這一任職,離不開老首長楊成武上將的大力推薦。至於蕭思明和馬輝這兩位開國少將,他們也先後擔任過河北省軍區司令員,也都是楊成武的老部下。

不幸的是,1959年,王道邦突然遭遇了一場車禍。經過搶救,他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在複查中,他被檢查出了肝癌。同年,因醫治無效,他不幸去世,年僅48歲。插個題外話,第65軍軍長邱蔚,他被授予了少將軍銜。1957年,他正在海邊釣魚,突然被海浪捲走了,年僅44歲。他們都是楊成武的愛將,楊司令因此悲痛欲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