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開顱手術,患者和家屬不免會有手術風險高、後遺症多等疑慮和擔憂。

2020年9月27日,趙國光教授完成了我國第一臺利用激光微創技術損毀腦腫瘤的手術。

傳統手術需要在病人顱頂打開5釐米的骨窗,而這臺微創手術只需要打開一個直徑幾毫米的細孔。

腦微創手術的特點是口小、精準度高,還可以減少醫源性的手術外傷

早期的大開顱術,病患因爲醫源性外傷所造成的併發症應是較高的。

而現代化的理想腦部微創手術則有以下原則:

1. 較小的顱骨切開。

2. 較少的軟組織傷害。

3. 較短時間且溫和的術中腦組織牽引(retraction)。

4. 較少的腦組織切開。

5. 較少的失血。

6. 較短的麻醉時間。

其實,可以說整個腦部微創手術的進步與發展就相當於手術醫學的進步史。

術前診斷技術的進步

術前診斷可分臨牀診斷影像診斷兩方面。

在臨牀診斷方面,基礎生理學及解剖學的研究貢獻很大。

例如:1934年Landis有關腦微血管通透性的研究,1959年Liljequist有關腦脊髓液動力學及腦室結構的探索等。

在影像診斷方面,1918年Dandy創始腦室顯影術,1927年Moniz發明腦血管攝影術,經1953年Seldinger及1975年Djindjian的改良至今仍佔重要的角色。

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斷層攝影,20世紀80年代磁振造影術包括磁振血管攝影術的運用,使影像造影的重要性更加彰顯。三度空間立體影像術,如計算機斷層立體造影術的運用,使影像診斷更上層樓。

術前診斷技術的進步,對手術的成功率影響至大。

第一,它使得病竈得以早期診斷,在病竈較小的時候進行手術,自然成功率較高。第二、它提供了術前對病竈本身病理鑑別診斷的信息,同時可以瞭解病竈與其鄰近神經組織的相對解剖關係,可做準確的手術路徑計劃,大大的減少了醫源性手術傷害。

術中儀器設備的進步

發明和引進神經外科手術專用的儀器設備是十分重要的。

新進的顯微鏡協助下,神經外科醫師可在放大相當倍數的視野世界中,對脆弱又精密的腦內組織進行精密的手術,使不小心傷及神經的危險減低許多。

1977年Apuzzo開始使用內視鏡配合顯微鏡進行手術。

內視鏡的最大優點是提供強力的光源,同時可以利用側光系統檢視直線光源所照射不到的方位。在最新的微創手術中它的角色將日漸重要。

另外,立體定位儀自1930年代由瑞典Lars Leksell開始研發使用,用以在手術中精確的解剖定位。

立體定位用於腦部手術中深且小的病竈時幫助尤大,可以明顯減低醫源性傷害。

神經外科醫師手術技巧及策略的進步

如何將儀器的優點用到病人身上,就須要神經外科醫師的策略和手術技巧了。

傳統的大開顱術應該進展成越小越好,然而小開顱術雖然有較少的醫源性傷害,卻也有它的缺點

20世紀70年代的顯微鏡手術就發現下列缺點:

1. 手術被限定在較狹窄的空間中,當進行深部手術時鄰近的重要組織,如腦幹部、顱底血管及神經較易受到傷害。

2. 須較多及較強的腦組織牽引以打開手術視野。

3. 當手術及顱底部病變時,須移除部分健康的顱骨,容易造成腦脊髓液鼻漏、感染及美觀上的缺憾。

不過,在近三十年的努力中,技術的進步已使得小開顱術的微創技術逐漸達到純熟的境界。

首先是立體定位技巧的運用。

術前的精確定位使神經外科醫師可以選定一條比較安全,不會傷害重要腦組織的手術路徑,以最小的開顱術達到手術病竈。

在手術中使用的有立體定位雷射光導引系統,及最新發展出的立體定位計算機導航系統(Navigator system),此係統可以將病竈的磁振造影信息輸入計算機,在手術過程中經由計算機導航定位,同步得知手術部位在影像中的位置。

其次是鑰匙孔迷你開顱術(Keyhole craniotomy)的運用。

此開顱術只須約3x2公分的顱骨切開就可以進行深部病竈手術,如同由門縫鑰匙孔可以觀測房間內相當大範圍的視野一般。

經過解剖學的研究及臨牀經驗,Perneczky歸納出四條常用的路徑,這些選定的路徑的共同點是僅須很小的顱骨切開,同時對腦組織所須的牽引極小,自然醫源性傷害也相對的減少。

最後是神經內視鏡快速的發展與使用。

最初神經內視鏡只能應用在充滿腦脊髓液的腦室內,用以觀察腦室內病竈。

隨着儀器的進步,當它具有抽取、燒灼及剪切功能後,進一步被用在腦室內腦瘤的切片及切除,大腦導水管阻塞的打通及水腦症的治療

目前約有八成的腦部病竈可利用此項微創手術治療,如腦下垂體腫瘤、顱底腦膜瘤、膠質細胞瘤、轉移性深部腦腫瘤、出血性腦中風及三叉神經痛等。

目前國內外並未定論適用此手術的腫瘤大小。理論上而言,腫瘤較大、手術時間會較長、病人麻醉的時間與風險也倍增,但仍要視腫瘤的位置而定。

參考文獻

1. Burks, J. D., Conner, A. K., Bonney, P. A., Glenn, C. A., Smitherman, A. D., Ghafil, C. A., ... & Sughrue, M. E. (2018). Frontal keyhole craniotomy for resection of low-and high-grade gliomas. Neurosurgery, 82(3), 388-396.

2. Baby, B., Singh, R., Suri, A., Dhanakshirur, R. R., Chakraborty, A., Kumar, S., ... & Banerjee, S. (2019). A review of virtual reality simulators for neuroendoscopy. Neurosurgical review, 1-18.

3. Shim, K. W., Park, E. K., Kim, D. S., & Choi, J. U. (2017). Neuroendoscopy: curr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Korean Neurosurgical Society, 60(3), 322.

4. Subotyalov, M. A., & Sorokina, T. S. (2019).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endoscopy. History of Medicine, 6(3), 158-162.

5. Garza, D. N., & Jimenez, D. F. (2018). History of Neuroendoscopy. Endoscopic Neurological Surgery, 37, 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