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5歲以上不能擺攤”,底層人拿什麼謀生?

毫無疑問,青年的最大資本是年輕,但中老年也該有靠雙手賺取生活來源的機會。

我是晨露,一名平凡的執筆人,關注社會點滴,書寫人間百態,關注我,讓光照進每一個角落。

事發武漢

據漩渦視頻報道,湖北武漢,近日吉慶街勝利菜市場正在對標上海進行升級改造,引人熱議的是工地大門前貼了一個《入住須知》,其中有要求女攤販不能超過45歲,男攤販不能超過50歲,記者採訪附近的商販表示,“那我們都不能賣菜了”,至少有九成攤販因爲年齡不達標而無法入住。

晨露看法

記得年初時全國還在全力放開地攤經濟的口子,鼓勵全國各地有序有規劃的擺地攤,當然了大方向是爲了激活經濟。

根本目的還是爲了給底層人一個養家餬口的生計,不管地攤賺錢與否,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個共識年輕人一般不會選擇賣菜,作爲攤販主力的中老年,如今又被設限不讓進場,出此規劃的人屬實有些奇葩,如果把通知當中的單位名稱去掉,不少人怕是誤以爲KTV招聘吧。

作爲一個私營的菜市場,內部規劃和設計以及入住條件,理應有絕對的自主和決定權,但不該違逆事實和現有環境。

曾經有一位阿伯和我閒聊時說過一段話,他講到自家條件不太好,這些年沒給孩子太多幫助,趁着身子骨還硬朗,賺些伙食費就很滿足了,那一次的閒聊我一直記着,他的原意是想說,百姓家能多動一天就多幹一天,千萬別給子女添麻煩。

老人家尚且如此,45歲冒頭的阿姨和50歲正壯實的阿伯,又豈能被拒之門外?人到中年本就千難萬難,重責壓身,社會上可選擇的行業相對於年輕人少了許多,形象類的安保、營銷人員有年齡限制可以理解,髒亂累的菜市場也如此就多少有些說不過去了。

賣菜的經歷

我本身也是在溫飽線掙扎的人,幹過的行業也不少,曾經做過幾天菜攤老闆的幫工,說實話,那日子回想起來真的累。

賣菜又分多種,乾菜如土豆、南瓜這一類的稍微輕鬆,但賺錢相對較少,還有一類則是保鮮時間短的溼菜,如生菜、香菜這類賣到第二天就會爛的菜,都是當天進貨。

老闆會選擇晚上兩三點去一個集中的批發市場進貨,人很多,天南海北的菜和品種都會有,兩口子單單選品就會折騰兩個小時,回來清洗挑選上架,到天亮想睡一下基本不可能了,趕在清潔阿姨五點鐘剛剛打掃衛生之後,開檔整理,等客人上門。

可以說基本是日夜顛倒,白天抽空睡覺,辛苦自不必說。

小結

年輕在很多行業是就業者的優勢,但年老不該是就業的攔路虎,企業設限不管出於任何理由,可以理解出發點的苦衷,但不能接受如此做法。

試想如果還有行業,在就業人員過剩的情況選擇如此篩選,髒亂累的菜市場將年長者拒之門外,中老年的生計豈不是難上加難,再說很多人幹一行就是一輩子,賣菜到50歲之後難不成還要另謀生路不成。

企業可以出於自己利益設限,但不能違逆自然發展之道,更不能讓底層謀生計的路子越來越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