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末爾爲了讓土耳其保持世俗化,臨終前留下一遺言,後被此人破壞。怎麼回事呢?1918年10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中戰敗,國土被列強瓜分。1919年5月,土耳其後來的國父凱末爾帶着軍隊,組織全民族抵抗,進行救亡圖存運動。1920年4月,凱末爾組建新政府,廢除奧斯曼土耳其蘇丹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切條約法令。

之後,列強派大軍進行干涉,但被凱末爾擊退。1922年11月,凱末爾廢除蘇丹制 。1923年7月,《洛桑條約》簽訂,列強承認土耳其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凱末爾任總統。爲了讓國家走向世俗化之路,凱末爾上任後,開始對土耳其進行了從上到下地去伊斯蘭化改革。

如廢除政教合一的哈里發制、伊斯蘭律法、宗教法庭、宗教稱號和各級宗教法官,關閉伊斯蘭宗教設施,並從憲法中刪除了“伊斯蘭教爲土耳其國教”的條文;與此同時,凱末爾以歐洲國家法律爲藍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3大法典,建立了現代化司法制度和司法機構。

凱末爾還創辦了大量世俗學校,規定學校必須加強非宗教的現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識教育,必須向受教育者傳授西方科學技術文化和思維方式,不得宣傳伊斯蘭教義,而大學中的神學系也被取消,不得開課。此外,凱末爾廢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蘭教的各種陋規,提倡男女平等。

廢除了歧視婦女的法律,並從法律上肯定了婦女在政治上的權利,女子有權參與國家一切政治、社會生活等。婦女還可以自由結婚、離婚,穆斯林婦女也可以和非穆斯林男子結婚。最後,凱末爾廢除了男士戴費茲帽、婦女戴面紗頭巾、用長袍罩着全身的舊習。最後,凱末爾還下令:禁止宗教人士干預國家政權、法律、教育和社會生活,否則嚴懲。

當然了,如此激進的世俗化政策必然會遭到伊斯蘭宗教勢力的反撲。1925年2月,土耳其東部各省爆發叛亂,在托鉢僧的唆使下,叛亂者聯合起來準備推翻共和國,使哈里發復位。叛亂很快被鎮壓下去,47人被判處死刑。之後,爲了能將自己世俗化改革推行下去,凱末爾還將20多萬的地主和宗教人士,用物理的方式直接從肉體上給消滅了。

此後,伊斯蘭勢力再也不敢跟世俗化政府相對抗了。而土耳其,也一度成了最世俗的伊斯蘭國家。1938年11月,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病危。在病牀上,他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自己一手締造的共和國能否繼續存在下去。因爲他知道,土耳其的宗教勢力還異常強大,目前它們只是在蟄伏,在積蓄力量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對世俗政權進行反撲。

爲了讓土耳其保持世俗化,凱末爾在臨終前留下一遺言:“若國家有伊斯蘭化傾向,軍方可發動政變,對宗教勢力進行清洗,可推翻民選政府,且不用負任何責任。”此後,秉承凱末爾世俗化思想的軍隊,一直都是土耳其世俗之路有力的捍衛者。而土耳其軍隊,也一直以維護和繼承凱末爾革命遺產和世俗化自居。

並多次將土耳其從伊斯蘭化中撥回到世俗化的軌道上來,如從1950年開始,凱末爾親自締造的人民共和黨,一次贏得選舉,贏得選舉的政黨往往都是偏向伊斯蘭化的政黨。於是,土耳其軍隊先後在1960、1971和1980年搞了3次比較大的軍事政變,成功捍衛了土耳其的世俗化。1938年11月10日,凱末爾去世。

他領導土耳其15年,給土耳其留下了一支精銳強大的部隊,一個根除了專制的共和國,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一個嶄新的土耳其民族。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世俗的土耳其,卻被土耳其現任總統埃爾多安破壞。他上位後,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大力將土耳其往伊斯蘭化之路上推。

在軍方發動政變維護世俗化失敗後,埃爾多安又清洗了一大批人,破壞了國父凱末爾臨終前留下的遺言,破壞了土耳其的世俗化,並在之後加快了土耳其的伊斯蘭化之路。若凱末爾泉下有知,不知道他作何感想。(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