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最勁爆的新聞誕生於10月22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12項公安交管優化營商環境新措施,新措施自2020年11月20日起實施。

具體措施包括:

1、推行摩托車駕駛證全國身份證“一證通考”。

2、推行摩托車轉籍異地通辦。

3、試行私家車登記持身份證全省通辦。

4、推行二手車出口臨牌異地通辦。

5、9座(含)以下非營運車輛(麪包車除外)6年免檢,6年以上車輛兩年一檢。

6、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由70歲調整爲不作限制。

7、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申請年齡下限降至22歲,上限增至60歲。

8、擴大體檢醫療機構範圍。

9、便利殘疾人家庭公用車輛。

10、推行道路運輸企業信息查詢服務。

11、推行駕駛人交通安全記錄網上查詢。

12、試點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查詢。

要點政策解讀

“異地辦”“便捷辦”“網上辦”,12項新政亮點頗多,但最能引發車友們熱議的,無疑是7座-9座車輛6年免檢這一條。

喜大普奔的是

自2020年11月20日起,除麪包車和營運車輛以外,所有9座以下車輛均可享受6年免檢、6年後2年一檢、10年後1年一檢,與此前的5座車型待遇持平。

可喜可賀的是

在新政實施前購買的9座以下車輛同樣可以享受新政待遇。

需要強調的是

因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車輛、造成人員傷亡交通事故的車輛,以及自出廠之日起超過4年未辦理登記註冊手續的車輛,均不可享受6年免檢政策。

需要提醒的是

6年免檢指的是車輛上線檢測程序的減免,但每2年駕駛員仍須在檢驗期到期前3個月內持辦理人身份證、車輛行駛本和交強險證明,前往交管部門辦理手續。

問題一

MPV和SUV誰是最大贏家?

MPV勝在純粹!空間、舒適一步到位。

SUV勝在不糾結!7座不再因驗車麻煩被放棄。

7座勝在“少一座不如多一座”!7口之家出遊更愜意。

6座勝在中央過道的便捷體驗!上下車方便更重要。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在對“二胎家庭的第二排座椅究竟是2座還是3座更方便”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後,《車事大白話》決定傾聽用戶的真實需求,還請各位聽衆、看官幫忙投票。

問題二

GL8銷量爲何如此爆炸?

提到MPV,除了代表商用MPV的“國民神車”五菱宏光,作爲長期霸榜MPV銷量排行的“特供車型”——GL8絕對是MPV欲購者繞不過去的一個購車選項。

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GL8成爲MPV霸主級車型?原因有三。

其一,長久積累的優良口碑,以及超大保有量帶來的低廉維修保養成本和穩定二手車殘值。

其二,在空間、動力、舒適等關鍵MPV購車考慮因素中做到了產品力強勢且均衡,宜商宜家。

其三,細分市場基盤不大,故參與競爭的對手相對較少,競爭壓力低於其他細分市場。

問題三

MPV爲何沒有電動車?

由於車身尺寸較大,電池佈局的空間也就更大,按理說MPV的電動化進程應該更加迅速,然而目前市場中尚未出現純電動的MPV產品,是何緣故?

首先,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銷量數據爲例,MPV車型僅佔乘用車銷量的5%,其過小的市場基盤,加之細分市場內已有強勢燃油版車型存在,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擠壓,這些因素確實會影響車企研發、製造MPV車型的熱情。毫不客氣地說,如果造車新勢力投產的第一款電動車是MPV,這家車企能活到量產階段,或許已經是個奇蹟。

其次,MPV更長的軸距與車長往往意味着其無法與轎車、SUV等現有車型共架構、平臺生產,研發成本需要單獨投入;而更多的鋼材、更長的車內線束、更多的座椅,也意味着MPV車型的生產成本更高。研發、製造都需要花更多的錢,銷量卻無力衝高,多花錢少辦事,並不划算。

最後,如同“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原理,更大的電池也會帶來更高的重量,加之承載重量本身就高,關於更長續航的遐想也並不現實。

一週車事 白話一句

1、國產特斯拉Model 3開始向歐洲出口,其國內售價將降至19.9萬元的消息純屬謠傳。不降反漲,馬斯克稱:支持城市街道左轉的FSD或將漲價2000美元左右。

在特斯拉德國工廠投產前,上海工廠將扛起重任;特斯拉降價漲價頻繁,您習慣了沒?

2、蘋果汽車項目“泰坦”獲“汽車自動駕駛安全變道”“汽車自動充電”新專利。

蘋果造車雲裏霧裏這麼多年,iCar 1跟iPhone 20誰先問世仍是個未知數。

3、重回增壓時代,新款斯巴魯森林人增1.8T發動機版本。

不用再抱怨2.0L動力不夠,渦輪增壓加持之下,森林人動力值得期待。

4、吉利第二座換電站落戶濟南,90秒完成換電,駕駛員無需下車。

與蔚來的未雨綢繆形成對比,吉利換電起步晚,目前也只支持楓葉一款車型換電,但財大氣粗,其換電網絡規模將在5年內達到全國5000座規模。

5、媒體爆料蔚來成立“Smart HW”項目組,有意自研自動駕駛芯片。

對於芯片問題,蔚來終於還是跟特斯拉的步調保持一致了,但剛剛擺脫錢荒的蔚來,現階段最需要考慮的問題,或許是將現有3款車型的銷量提高,並全力推進eT轎車的量產。

6、繼比亞迪豐田合資之後,比亞迪將於2021年與日野成立純電商用車合資公司。

技術對等,甚至技術更優,比亞迪的合資之路賊硬氣!#MPV#車型#SUV收藏

要點政策解讀

“異地辦”“便捷辦”“網上辦”,12項新政亮點頗多,但最能引發車友們熱議的,無疑是7座-9座車輛6年免檢這一條。

喜大普奔的是

自2020年11月20日起,除麪包車和營運車輛以外,所有9座以下車輛均可享受6年免檢、6年後2年一檢、10年後1年一檢,與此前的5座車型待遇持平。

可喜可賀的是

在新政實施前購買的9座以下車輛同樣可以享受新政待遇。

需要強調的是

因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車輛、造成人員傷亡交通事故的車輛,以及自出廠之日起超過4年未辦理登記註冊手續的車輛,均不可享受6年免檢政策。

需要提醒的是

6年免檢指的是車輛上線檢測程序的減免,但每2年駕駛員仍須在檢驗期到期前3個月內持辦理人身份證、車輛行駛本和交強險證明,前往交管部門辦理手續。

問題一

MPV和SUV誰是最大贏家?

MPV勝在純粹!空間、舒適一步到位。

SUV勝在不糾結!7座不再因驗車麻煩被放棄。

7座勝在“少一座不如多一座”!7口之家出遊更愜意。

6座勝在中央過道的便捷體驗!上下車方便更重要。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在對“二胎家庭的第二排座椅究竟是2座還是3座更方便”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後,《車事大白話》決定傾聽用戶的真實需求,還請各位聽衆、看官幫忙投票。

問題二

GL8銷量爲何如此爆炸?

提到MPV,除了代表商用MPV的“國民神車”五菱宏光,作爲長期霸榜MPV銷量排行的“特供車型”——GL8絕對是MPV欲購者繞不過去的一個購車選項。

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GL8成爲MPV霸主級車型?原因有三。

其一,長久積累的優良口碑,以及超大保有量帶來的低廉維修保養成本和穩定二手車殘值。

其二,在空間、動力、舒適等關鍵MPV購車考慮因素中做到了產品力強勢且均衡,宜商宜家。

其三,細分市場基盤不大,故參與競爭的對手相對較少,競爭壓力低於其他細分市場。

問題三

MPV爲何沒有電動車?

由於車身尺寸較大,電池佈局的空間也就更大,按理說MPV的電動化進程應該更加迅速,然而目前市場中尚未出現純電動的MPV產品,是何緣故?

首先,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銷量數據爲例,MPV車型僅佔乘用車銷量的5%,其過小的市場基盤,加之細分市場內已有強勢燃油版車型存在,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擠壓,這些因素確實會影響車企研發、製造MPV車型的熱情。毫不客氣地說,如果造車新勢力投產的第一款電動車是MPV,這家車企能活到量產階段,或許已經是個奇蹟。

其次,MPV更長的軸距與車長往往意味着其無法與轎車、SUV等現有車型共架構、平臺生產,研發成本需要單獨投入;而更多的鋼材、更長的車內線束、更多的座椅,也意味着MPV車型的生產成本更高。研發、製造都需要花更多的錢,銷量卻無力衝高,多花錢少辦事,並不划算。

最後,如同“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原理,更大的電池也會帶來更高的重量,加之承載重量本身就高,關於更長續航的遐想也並不現實。

一週車事 白話一句

1、國產特斯拉Model 3開始向歐洲出口,其國內售價將降至19.9萬元的消息純屬謠傳。不降反漲,馬斯克稱:支持城市街道左轉的FSD或將漲價2000美元左右。

在特斯拉德國工廠投產前,上海工廠將扛起重任;特斯拉降價漲價頻繁,您習慣了沒?

2、蘋果汽車項目“泰坦”獲“汽車自動駕駛安全變道”“汽車自動充電”新專利。

蘋果造車雲裏霧裏這麼多年,iCar 1跟iPhone 20誰先問世仍是個未知數。

3、重回增壓時代,新款斯巴魯森林人增1.8T發動機版本。

不用再抱怨2.0L動力不夠,渦輪增壓加持之下,森林人動力值得期待。

4、吉利第二座換電站落戶濟南,90秒完成換電,駕駛員無需下車。

與蔚來的未雨綢繆形成對比,吉利換電起步晚,目前也只支持楓葉一款車型換電,但財大氣粗,其換電網絡規模將在5年內達到全國5000座規模。

5、媒體爆料蔚來成立“Smart HW”項目組,有意自研自動駕駛芯片。

對於芯片問題,蔚來終於還是跟特斯拉的步調保持一致了,但剛剛擺脫錢荒的蔚來,現階段最需要考慮的問題,或許是將現有3款車型的銷量提高,並全力推進eT轎車的量產。

6、繼比亞迪豐田合資之後,比亞迪將於2021年與日野成立純電商用車合資公司。

技術對等,甚至技術更優,比亞迪的合資之路賊硬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