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美國海軍最新的DDG-1000型驅逐艦首艦“朱姆沃爾特”號首次進行導彈試射,所射導彈爲該級艦主力區域防空導彈——“標準”-2 Block IIIAZ。

“朱姆沃爾特”號於2016年服役,這是該艦在服役整整4年後首次試射導彈,這進度實在算不得快。之所以會如此拖沓原因是多方面,但導彈本身以及後面的技術支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DDG-1000的“特供”導彈。

△“朱姆沃爾特”號服役4年後首射射“標準”-2 Block IIIAZ瞬間

DDG-1000現在雖然已經在方方面面被砍了N刀,但作爲美軍的新一代科幻戰艦,其原本的配置非常之高,技術發展堪稱世界風向標。其中一大核心就是由SPY-3型X波段多功能雷達和SPY-4型S波段廣域搜索雷達組成的“雙波段雷達”系統,這相比於現有“宙斯盾”系統在技術上上了一個大臺階。

最終,SPY-4雖被取消,只留下了SPY-3當“全能雷達”,但這也足以改變美國海軍防空武器的“傳統”使用方式。現有的“宙斯盾”艦在發射防空導彈時,需要使用專門的火控雷達爲導彈提供連續波照射,雖然可以分時照射,但無疑已慢慢落後於時代。

採用SPY-3型X波段雷達的DDG-1000,可以實現用SPY-3爲防空導彈提供目標照射的功能。不過因爲技術體制不一樣,美國海軍需要從其庫存中,針對原本是使用連續波照射的“標準”-2 Block IIIA導彈進行修改,整合使用聯合通用波形數據鏈(JUWL)的功能,變成 “標準”-2 Block IIIAZ後才能夠上艦。

△“標準”-2 Block IIIA是目前美國仍在量產的艦載區域防空導彈,出口到了衆多國家。“標準”-2 Block IIIB增加了紅外導引頭,整個系列中頗爲突出,韓國據稱會購買該型導彈

不過, “標準”-2 Block IIIA一開始並不是DDG-1000首選的區域防空導彈,而是擁有結合紅外導引頭的 “標準”-2 Block IIIB。

“標準”-2 Block IIIB同樣要整合聯合通用波形數據鏈,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涉及的軟硬件項目進行修改:

Plate 1接收單元需要修改以接收聯合通用波形數據鏈的新上行數據鏈頻率以及新波形;Plate 2數字化信號處理器及控制計算機會進行名爲“數字化信號處理器現代化”的升級計劃,其他艦艇“標準”-2實際上也有計劃進行此升級來更換過時的信號處理器;Plate 3發送單元需要進行修改;Plate 4加密/解密器需要重新設計來兼容聯合通用波形數據鏈。導彈的軟件同樣需要重新編程以整合X波段間斷連續波照射接收能力及聯合通用波形數據鏈,同時使用新的導彈制導算法。

△“標準”-2導彈結構,圖中可以看出需要改進的設備所在部位

追加聯合通用波形數據鏈的 “標準”-2 Block IIIB原本打算保留S波段雷達的相關操作能力,這樣這些導彈也能夠在其他“宙斯盾”艦上使用,不過最後在2010年取消了這要求。到了2012年夏季,海軍打算不整合聯合通用波形數據鏈在 “標準”-2 Block IIIB上,而是整合比較老舊的 “標準”-2 Block IIIA。

首先,由於 “標準”-2 Block IIIA並沒有紅外導引頭,所以進行修改的話就只是需要針對半主動雷達的制導機制進行修改,而不是像前者一樣需要連紅外導引頭也一併處理,這當然也會比修改 “標準”-2 Block IIIB更輕鬆,成本也不算高而且能夠在限期內交貨。

此外, “標準”-2 Block IIIB還有針對低空高速目標的機動性升級軟件程序及不同版本的Mk45目標探測裝置,由於整合聯合通用波形數據鏈幾乎需要把整枚導彈內的所有重要軟硬體重新修改一次,導彈本身越多新花樣的話就代表如果要整合數據鏈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成本及時間。

△導彈雖然射了,但這對於DDG-1000的武器試驗依然只是開始,艦上的先進火炮還沒開張

海軍最後就選擇 “標準”-2 Block IIIA作爲DDG-1000的主要區域防空導彈,成爲 “標準”-2 Block IIIAZ,不過由於省略機動性升級程序,所以實際上又會大幅影響導彈的制導機制。因此在2013年,“標準”-2 Block IIIB上的機動性升級程序也整合到 “標準”-2 Block IIIAZ上。

在2013年7月,海軍編列預算升級存庫中的40枚 “標準”-2 Block IIIA至Block IIIAZ版,2017財年15枚,2018財年則是25枚,2021及2022財年就預計會分別改裝14枚及25枚。也就是說,即便不考慮導彈能不能用得好,現役2艘DDG-1000就是隻想裝滿“特供”的防空導彈也還裝不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