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未解的千古難題,比如我們此前一直探討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如果是先有雞的話,那麼雞是從哪來的呢?如果是先有蛋的話,那麼蛋又是誰下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一直都是衆說紛紜,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經過苦心研究和不斷考察發現,最終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傳出了確切的答案: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是先有蛋。

01工人意外發現奇怪化石,文物專家深入研究調查

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很多沒有工作的人爲了另謀出路不得不去荒山野外開採煤礦,當時在貴州甕安縣這個地方,有一個年輕的工人在開採過程中,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石頭。

一開始這位工人也沒當回事,畢竟工作任務繁重,隨着深入開採後,這位工人發現越來越多類似這種奇怪的石頭,這位工人感覺問題沒有這麼簡單,這些石頭到底是什麼呢?

這位工人立刻把這個消息進行了上報。貴州甕安中找到奇怪石頭的消息在當地文物研究所傳開起來,相關專家不敢懈怠,接到消息後立即趕往現場勘探。

經過仔細勘探檢查後,專家們確定這個地方不能再繼續開採了,這裏有着大量的生物羣化石,需要立即把此地保護起來,在通過對這些化石進一步研究時,考古學家確定這種化石距離現在能有五億多年,瞬間發現生物羣化石的事情在全國傳開,知名專家都紛紛前來考察。

02與國外同行合作,解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難題

在當時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生物研究所裏的工作人員也參與其中的調查工作,他們選擇與國外同行合作,經過深入研究探查,他們發現這並不是普通的生物化石,而是“籠脊球化石”,這種化石又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呢?

在用相關工具進行反覆精準測量後,原來籠脊球化石的直徑卻只有0.5-0.8毫米,雖然這個化石是球狀,外觀並沒有得到破壞但裏面卻包裹分爲兩層,在顯微鏡下,這裏面凸凹不平,遍佈着很多細胞結構。從內部結構上看,這些細胞組織非常像一個鳥籠,爲此得名爲“籠脊球”。

相關專家介紹說:“貴州甕安縣以其豐富的磷礦資源被譽爲亞洲磷倉。在古老的磷礦石中,埋藏着全球最古老的動物化石。籠脊球就是從這些生物羣化石中發現的,它的內部細胞結構複雜,裏面充滿了母源營養物質,保留了受精卵的細胞分裂過程。

在發育過程中,非常類似動物的單細胞近親,胚胎髮育過程複雜,籠脊球的細胞結構與動物細胞結構非常類似,在進行數據對比分析後,我們可以得知,籠脊球化石記載動物從單細胞向多細胞演化關鍵性的一步。這一步爲真正有細胞和組織分化的動物的出現奠定了生物學基礎。”

雖然籠脊球距今已有五億多年,但是它把細胞生物羣的年份又向前追溯了六億多年,多細胞動物的出現是地球生命史上極爲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生物多細胞化後,纔有了細胞的分化行爲,分化的細胞最終會成爲各種器官及組織。如果把所有的動物都比喻成一隻雞的話,那麼整個胚胎髮育複雜過程就應該是孵化出小雞的蛋,動物的單細胞和多細胞之間的鴻溝祖先就應該是籠脊球起了橋接的作用。

換句話說籠脊球就是小雞的祖先,也是孵化出這隻小雞的蛋。

如此看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千古難題終於從貴州甕安生物羣中找到答案了。貴州甕安這個地方,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古生物王國,也是我們地球最美麗的生命家園。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專家們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人發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