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展開幕式現場

10月20日上午,「2020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展」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中國國際博物館開幕。本次佳作展共展出今年325件獲獎作品,並在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四大板塊的基礎上,新增兩大亮點——“設計戰疫”和“設計概念”展區,構成了一條長廊和三個展區。“文化創新”板塊展現了文化融合創意的產品創新;“生活智慧”板塊呈現了當下以科技創新爲導向,以智能硬件爲主要特徵的產品創新;“產業裝備”板塊以大國重器爲導向,以機械裝備爲主線的各類產品;“數字經濟”體現了數字技術從生活轉向產業的軟硬件系統創新。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岳陽,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管理中心主任邱邑洪,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組委會主席宋建明,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羣總館長、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專家委員會主席杭間,法國生態工業設計及技術轉化協會創始人帕特里克 呂西安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緒主持。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講話

金一斌指出,本次佳作展的一個主題是:共生與重構。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湧現出的新的生存、生活、生產方式。設計與技術的共生,虛擬與現實的共生,人與機器的共生,這將是一次對設計理念的重構和新生。今年的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還有一個主題:品牌年。在步入第五年後,大獎平臺已經進入了從作品到產品的綜合性開發階段,我們看到了一大串驕人的數據。通過五年的積累,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正在試圖完成一次從量變走向質變的行程。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岳陽致辭

岳陽表示,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頒獎典禮讓在場嘉賓共同見證了一批優秀獲獎作品的誕生,在今年新冠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中國設計發展的步伐不曾停息,國際設計界的合作交流沒有中斷,大獎的質量不降反升。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在“人文智性、生活智慧、科藝智能、產業智庫”的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經過不懈的努力定能打造成爲中國設計界的金名片,成爲國際設計大賽的“主賽道”。

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杭間致辭

杭間表示,中國智造大獎在新時代的境遇下,以大學的開放精神和社會責任爲使命,始終堅持學院獎的學術高度,堅持國際獎項的品牌標準與運行方式,面向社會經濟與產業需求,關注民生、產業與未來,智造大獎每年評選出的高質量的全球創新作品,客觀、真實地反應了當下社會的需求以及對未來的思考。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緒主持開幕式

佳作展“設計智造”展區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發,讓人們陷入了一種全球性危機。“當一切生產、生活的腳步慢了下來,這讓我們重新開始思考何爲健康生活?”今年4月,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發起“新冠肺炎的設計解決方案全球徵集令”,鼓勵設計師將危機作爲思考未來設計價值及顛覆性轉型的源動力,爲真實世界而設計,爲美好未來去智造。這場“設計倡議”得到了全球製造企業、設計公司、設計院校的回應。本次佳作展特別開設“設計戰疫——共生與重構”專題展區,集中展示與疫情相關的優秀作品案例,是回望亦是反思。

佳作展“設計戰疫”展區部分作品

佳作展“設計概念”展區部分作品

佳作展開幕首日觀衆觀展

本次展覽將延續展出至11月10日。目前,佳作展對校內師生憑企業微信校園綠碼入場,無需預約。同時對校外參觀人員的預約通道也已開啓,關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公衆號點擊“參觀預約”即可提前預約現場觀展。

佳作展主視覺海報

佳作展不僅展示了爲人類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做出創新探索和優秀表率的各類創新設計作品,更爲榮獲年度DIA佳作獎,產業組金銀銅獎,概念組明日之星獎、設計新銳獎打造「藏品空間」。10月20日至11日10日將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放線下展覽,線上展廳將於展覽結束後上線,是爲永不落幕的佳作展。

社會公衆觀展預約方式

時間:10月20日-11月10日,每週二至週日9:30-16:30(16:00停止入場)

地點: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三樓7-9號展廳 (法定節假日無特殊情況正常開放,逢週一閉館,節假日、其他重要活動等特殊情況將提前公告參觀時間。)

預約流程:

一、關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公衆號,打開公衆號首頁,點擊“參觀預約”。

二、校外觀展人員進出校專用通道線路如圖:

1)進校:校外觀展人員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南門通過“參觀專用直達通道”(圖中虛線實線標記)進入設計博物館參觀。進場前,觀衆需出示預約時使用的有效身份證原件、預約碼和杭州健康綠碼,覈驗後經體溫測量未見異常方可入館。

2)進館:設計館入口分設校內和校外人員不同檢入口,校外人員參觀完畢後,由校外人員專用出口通道離場。

三、預約參觀須知(必讀):

1)根據疫情防控需要,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推出實名預約觀展制度;每日預約觀衆量不超過500人(含兒童),請務必按照預約時間段到館參觀。

2)校外觀展人員通過“參觀專用直達通道”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南門進入博物館參觀,參觀之後通過直達通道離開校園,不可進入校園其他領域。

3)每次預約僅限1人,每個有效身份證件每天可預約1次。如確有需要,一位成年人可在預約時爲至多兩位無智能手機者(未成年人或老年人)登記預約信息,共用一個預約碼,進館時需告知工作人員。因名額有限,預約成功後如不能按時到場參觀,請提前2小時取消預約(進入預約訂單界面,右下角“取消預約”)。

4)入館參觀請觀衆朋友自備口罩並全程佩戴。

5)14日內前往或途徑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者謝絕入場。

6)疫情防控期間,請與其他觀衆保持1米以上距離,不聚集不扎堆不飲食,積極配合做好防控工作。當館內某區域觀衆密度較大時,現場工作人員將採取相關疏導措施,請觀衆朋友予以配合。

7)團隊預約、社會教育活動、志願服務、人工講解服務、寄存服務、展廳互動體驗等措施和設施暫停使用。

*中國美術學院擁有最終解釋權

攝影 |申 博 常德軍

設計 |廖書城 林衍兆

編輯|姚雲騅 胡心雲

審覈|丁劍鋒 王昀

出品: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中國美術學院新聞中心

CAA全媒體工作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