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蟲子天下原創文學點評第八百五十九期上線啦!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兩界山頭唐僧救出孫悟空,爲何要說是唐僧的一個劫難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說一說唐僧“陡澗換馬第九難”的故事!

按照小說《西遊記》當中的說法,唐僧所經歷的第九難,是“陡澗換馬第九難”的故事。也就是說,是唐僧在鷹愁澗收服小白龍的故事!只是,在這個故事當中,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唐僧的劫難,而應該算是小白龍的劫難!

而且,唐僧所經歷的劫難,基本上都是一個接一個的進行的,而小白龍的劫難,是從鷹愁澗開始,一直到取完真經、五聖成真之後,甚至是,就算是五聖成真之後,小白龍的劫難依然沒有結束!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小白龍失去了一件最重要的東西!

於是,咱們通過小說的描寫,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畫面,那就是最終當五聖成真之後,小白龍依然不願意離開雷音寺!對此,在書中第一百回《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中,是這麼寫的:

馬亦謝恩訖,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後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鬚,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裏擎天華表柱上,諸佛讚揚如來的大法。

從上面這段描寫當中咱們可以看出,雖然小白龍最後如來封爲八部天龍馬,但是小白龍並沒有選擇迴歸大海,而是選擇“盤繞在山門裏擎天華表柱上”!這是爲什麼呢?爲什麼小白龍不願意離開雷音寺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爲他要討回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就是當初被觀音收走的,本來就該屬於小白龍的項下明珠!而關於項下明珠,觀音或許忘了,但是小白龍沒忘!

在此之前,蟲子天下也看到不少網友,在討論觀音收走小白龍的項下明珠的事情。這件事之所以會引起大家的討論,原因大致有兩點!

其一,對於觀音而言,法寶衆多,似乎不應該昧下小白龍的項下明珠,但是很明顯,觀音在收走小白龍的項下明珠之後,在書中並沒有交還給小白龍的描寫!

其二,觀音爲何要收走小白龍的項下明珠?

其實,在書中關於唐僧所經歷的“陡澗換馬第九難”的故事當中,當小白龍遇到唐僧的時候,也沒有明確說明,小白龍的項下明珠到底有什麼作用。甚至,在觀音沒來之前,書中根本就沒提小白龍擁有項下明珠這件事!直到觀音來了,指點小白龍變成唐僧的腳力白龍馬的時候,這纔出現了關於小白龍項下明珠的描寫!

對此,在書中第十五回《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繮》中,有這麼一段描寫:

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毛片,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那小龍口銜着橫骨,心心領諾。

可以說,小白龍項下明珠的出現,顯得很突兀,而且在整部小說《西遊記》當中,也就只有這一次出現了關於小白龍項下明珠的描寫。所以,許多人覺得,要麼是觀音昧下了小白龍的項下明珠,要麼就是觀音最後忘了這件事!

那麼,關於項下明珠,觀音或許忘了,但是小白龍沒忘!

他之所以不願離開雷音寺,之所以最後會“盤繞在山門裏擎天華表柱上”,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觀音,希望觀音,及早還給自己那顆項下明珠!

有人說,既然小白龍沒忘,爲何不當面向觀音索取呢?

其實,這和小白龍的經歷和性格有關!

因爲觀音算是小白龍的救命恩人,就算是觀音有心不還,小白龍也不好意思張口向觀音索要。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能選擇“盤繞在山門裏擎天華表柱上”,用觀音每次都能看到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想要討回項下明珠的意願!

其次,就是和小白龍的性格有關!

可以說,小白龍是一個有點木訥、不善於表達的人!要不然,他也不會因爲婚姻之事,被玉帝責罰,也不會甘願成爲唐僧的腳力!正是這樣一位木訥的人,又怎麼會開口向觀音索要項下明珠呢?

於是,他只能用自己的方法,用不願意離開雷音寺的方法,用無聲的吶喊,向觀音討要屬於自己的項下明珠!

下一期,咱們來聊聊唐僧經歷的“夜被火燒第十難”的故事!

依據事實,說出真實的感想!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蟲子天下,看更多有態度的原創文學點評!如果你同意蟲子天下的點評,希望能得到你的點贊、分享和轉發!如果你不同意蟲子天下的點評,蟲子天下恭候您的意見!(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已開通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