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播劇《瞄準》中,最讓觀衆喜歡的除了小雪另一個就應該就是小鏡子了,而最讓人惋惜的角色應該也是小鏡子了,作爲曹必達專案組唯一的可以突破水母暗殺組視覺壁壘的特殊人才,小鏡子的出現的確給觀衆帶來了更多的看點和希望,就在大家都希望小鏡子能在以後的劇情中有出色表現的時候,小鏡子卻不得不爲了主角蘇文謙能儘早的進入狀態而犧牲了自己,這樣優秀的選手不能參加全部劇情的演出,讓人不由得深感可惜。

小鏡子就像一顆流星一樣,爲觀衆留下了閃亮的印象卻沒有詳細的來龍去脈,比如小鏡子是哪裏人?爲何不見小鏡子的親人?小鏡子的千里眼功能是怎麼來的?那小編就來補足小鏡子那只有短短十七年的人生。

小鏡子和池鐵城一樣也是一名孤兒,別看小鏡子年齡小,但參加解放軍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小鏡子的家世雖然算不上顯赫,但其祖上也是爲朝廷工作的。太久遠的故事就不說了,就從小鏡子的太爺爺說起吧。

小鏡子的太爺爺曾是寶川局的一名刻版師,那什麼是寶川局?什麼又是刻版師呢?寶川局,是清朝在四川設置的一家鑄幣廠,簡單來說就是鑄造乾隆通寶康熙通寶這些銅錢的,清朝二百多年總共在南七北六十三省建立了差不多三十多個鑄幣廠,都是以寶字冠名,如臺灣的寶臺局,奉天的寶奉局等等,分別掌管着全國錢幣的製造發行工作,寶川局就是其中之一,位於成都。

刻版師就是爲鑄幣局製作銅錢模具的師傅,小鏡子的太爺爺就是在四川鑄幣廠爲朝廷製作銅錢模具的,後來寶川局停產,而小鏡子的太爺爺因爲刻版的技藝高超就被調到了京城的寶泉局,自此,小鏡子的祖上這就算在北京安家落戶了。

後來小鏡子的爺爺子承父業也成了一名刻版師,在在京城的寶泉局,小鏡子爺爺可以說是天賦異稟,不但刻版技藝高超,還練就了一雙識別僞幣的雙眼,那些錢幣他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真假,這項技能當時也成了京城寶泉局的一絕。

再後來清政府被推翻民國成立,小鏡子爺爺年事已高,就告老回家了,而小鏡子的父親並沒有能繼承祖傳的刻版技藝,只在鑄幣廠當一名普通的翻砂工,等到小鏡子出生後,小鏡子的爺爺閒來無事領着小鏡子練眼力,先是在一個籠子裏裝上很多鳥讓小鏡子數,數不完不許喫飯,那鳥在籠子裏肯定是要來回飛的,並且長得還都差不多,小鏡子數來數去怎麼也數不明白,急的是滿頭大汗,還是爺爺教給了小鏡子一個祕訣。 小鏡子才突破了數鳥這一關。之後小鏡子爺爺又教小鏡子練習從灑落的黃豆中找綠豆,在玻璃罩子裏數蚊子,就這樣日復一日的苦練下,小鏡子終於練就了一雙千里眼。

後來抗戰爆發,小鏡子一家在逃往四川的路上遇難,只剩下了小鏡子一人,當時是在河北境內,小鏡子一個小孩也走不了多遠就流落到了河北。 再後來八路軍在河北開闢的晉察冀根據地,小鏡子就在根據地一帶流浪,抗戰勝利後,小鏡子也就留在了根據地。

有一天,根據地縣城裏發現了一個潛伏很深的敵特,卻不慎被他逃跑了,於是就全城貼告示進行搜捕,小鏡子在大街上看見貼告示的戰士就上前告訴他們,說你們先別貼了,我在這都看見了,你們要抓的這個人就在兩條街之外的街口坐着呢,那個要飯的就是,戰士們跑過去一看還真是,就把逃犯給抓着了。

逃犯抓到了,警衛營的營長聽說是一個小孩隔了兩條街發現的當然不信,就把小鏡子找來反覆測試,這一試不要緊,警衛營長被都小鏡子的千里眼功能驚住了,就像發現了寶貝一樣,於是就把小鏡子留在了部隊當了一名八路軍戰士。 隨着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我軍解放的城市也越來越多,部隊也要抽調大量的戰士到城市裏當公安維持社會治安,小鏡子因爲能力特殊也就被抽調了上來,他跟《光榮時代》裏的鄭朝陽就是同一批被抽調上來的公安戰士。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