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豔麗 | 文

最近兩三年,新生代基金經理的羣體崛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

代際之間,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對互聯網的認知,有着顯而易見的差異。

相對年輕的一代,更願意去相信:世界終會改變、願景能夠兌現。而老一代基金經理大多持觀望和謹慎態度,或者有着對傳統產業執着的投資偏好,穩健型居多。

只有少數的資深基金經理,與時俱進,不斷擁抱新事物,能夠自我迭代,這非常考驗個人心性和能力。

尤其在科技、醫藥賽道,新生代基金經理與老一代基金經理之間,路徑是非常鮮明的不一樣。

以醫藥賽道爲例,2015年的《藥品註冊改革辦法》是一個分水嶺。在仿製藥時期,更多的是考量利益格局,然後緊密跟蹤哪個品種的銷量數字、季度增速即可。然而,在創新藥時期,“現在是聽專業人士的年代”,不是每個藥都能做出來的,或者說科創板的一些公司還沒有盈利,一切都不再是線性增長。

科技賽道是更加明顯的、以80後理工科學術背景的新生代基金經理主導的,從標的選擇到產業理解,與老一代涇渭分明。大多數從十年前一路走過來的資深基金經理,對高估值和不確定性,有着天然的排斥心理。

在消費賽道,老白馬依然當道,高端白酒、傳統家電等穩定而堅挺,但時代浩蕩向前,大格局的變遷同樣存在,新興消費在A股剛剛冒頭,風起於青萍之末。

“往後看,對新事物和互聯網的見解,可能是基金經理收益率差距的一個來源。”博時基金TMT投研小組負責人肖瑞瑾稱。

2015年是一個充滿轉折的年份。當時,人們幻想了很多美好的東西,然後陷入故事和概念的炒作。

其中有些已經沉寂諸如AR/VR,但也有愈發蓬勃的,諸如“互聯網+”,夢想最終照進現實,真正落地靠的是時間。

最近一兩年的成長股行情,究其本質,是中國產業升級向高端製造進軍、互聯網巨頭的網絡效應及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等N種時代驅動力的顯性化。

不得不說,消費升級、互聯網降維、民族自豪感等等,就是生長在80、90後骨子裏的經歷。新生代的投資思路,或許更加契合當下社會發展的趨勢和大的潮流。

“有時代感的投研,符合年輕需求”,是博時基金85後基金經理肖瑞瑾、王詩瑤、葛晨等正在追求的方向。

他們渴望做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1

時代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消費X科技、科技X醫藥、醫藥X消費,出現了大量跨界的、處於交叉地帶的投資機會。

A股消費板塊的經典邏輯是:深深的護城河、長長的賽道,即所謂“長坡厚雪”。公司的行業地位是最重要的,因爲強者恆強,傳統白馬龍頭處於一種贏家通喫的格局。

然而,博時基金新興大消費組副組長王詩瑤發現,很多新的消費品牌的崛起,從0到1的過程極爲迅速,那種爆發性完全不同於傳統消費品牌。

例如,線上的流量源頭在碎片化,直播、點評、社羣、小紅書KOL等,抓住一個渠道的紅利,一個新興消費品牌就能迅速起量,衝擊舊有格局。

“其實,它更像是一種科技成長股的投資範式,突破了我原有的認知,不一定有那麼長期的護城河,但爆發過程很值得投資。”王詩瑤稱。

她與肖瑞瑾討論許久,從後者的科技視角里找得了思路和靈感。新興消費品牌在達到破圈和爆款能力時,會有一個成長性斜率陡峭躍升的階段。

巴菲特永遠在尋找那些亙古不變的東西,諸如口香糖、可口可樂等,所以他在早期不投資科技股。然而,在像互聯網這樣強烈的元素衝擊下,護城河的概念也變得是動態的、變化的,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反過來,肖瑞瑾發現,科技股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消費基金經理的身影。

這些抱着消費股邏輯的長期定價者,偏好那些競爭優勢相對清晰、穩定而長期的增長或者形成生態的科技龍頭,其典型思維是:如果長期邏輯不變,短期業績低於預期,反而是越跌越買。

而傳統科技股的投資邏輯是:緊密追蹤訂單、季報、業績等短期數據,或者以景氣度驅動。

“過去接近兩年,那些中短期有爆發力的科技股,反而股價漲幅沒那麼大,因爲消費基金經理也在給一些科技股定價,這可能是未來科技板塊面臨的局面。”肖瑞瑾稱。

博時醫療保健基金經理葛晨發現了同樣的情況:消費基金經理喜歡買的醫藥股,每次回調的結果,就是拼命買上去,即便疫情這樣的明顯衝擊之下,跌了之後一星期之後就拉回去,不斷地創新高。

各行業融合之後,A股的整個投資邏輯也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定價模式發生交互。

2

2018年中,王詩瑤注意到了養殖行業週期性的反轉,到四季度,她確認了反轉的發生,並在2019年初跟蹤到了豬供給的加速出清。

這個時候,她和葛晨約好,一起跑到濟南去調研,約了產業、政府各路相關人等,突然發現,豬瘟的真實狀況比外界的想象要嚴重得多。

“對整個動物蛋白的價格衝擊是史無前例的。”於是,王詩瑤重配了養殖板塊,包括有明顯成長屬性的養殖龍頭等。

而葛晨作爲醫藥基金經理,判斷肝素的原料藥一定會暴漲。

因爲肝素從豬小腸裏提取,肝素在下游需求中可替代性很差,而中國是全球絕大部分肝素原料藥的出口來源。

就這樣,王詩瑤和葛晨在一次共同的調研中,從不同的角度,挖掘了不同的個股。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消費互聯網既是消費、也是互聯網,大量的商業模式本身就在不斷地融合創新。

某本地生活服務巨頭,在肖瑞瑾看來,就是一個“消費外溢的科技公司”,底層是複雜算法。疫情期間,他與王詩瑤討論多次,最終達成共識:該公司確實存在很強的規模效應。

又如醫美、牙齒正畸、OK鏡、生長激素、寵物醫院等,都是很強的消費屬性的醫療服務/產品。

“單純從醫藥角度,比較的是玻尿酸的交聯技術,這種都是硬核數據,但醫美行業特殊,消費屬性太強了。”葛晨談及醫美。

這種跨學科的思維碰撞是強烈的,也有趨勢成爲必須。隨着線上消費、互聯網醫療等形態流行,這種跨界標的會越來越多。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就是不斷學習衆多學科的知識來形成一個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芒格認爲,無須理會學科的法定界線,世界是衆多學科的綜合體。

中國產業趨勢的變遷之下,渠道和人羣一直在變化,基金經理保持思維的開放性(open-minded),不忽視微小的趨勢,就越容易進入下一波的新機會。

3

在業內,博時基金以極其系統的人才培養機制著稱。

博時有一個傳統,每隔兩年,招聘一批應屆生補充到投研團隊,由研究總監手把手教,第一份報告常常改動不下10遍。在最開始的半年,很多“萌新”經常寫報告到凌晨四五點鐘,甚至買了摺疊牀,睡在公司。

“非常嚴格,每一個標點、每一個虛詞都要改的程度,是一個反覆錘鍊的過程。”王詩瑤稱之爲魔鬼訓練,但他們現在回想起來卻甘之如飴、受益匪淺。博時研究員的財務建模能力是很有名的。

葛晨記憶裏最深刻的事,是2013年2月調研提綱第一次被研究總監放行,那時候入職已超過半年,一直在做案頭工作,還沒有去過上市公司。

“當你盯着一個細分子行業的一兩家公司拼命研究透時,諸如季度利潤增速多了10個點或者少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我們花了大量的精力,其實是摸清生意的本質、摸清行業的大的結構和趨勢。”葛晨稱。

像博時這樣的大公司的系統性就在於,願意花一整年的時間培訓新人,不求任何產出,先打下紮實的功底。“我們形成了一種習慣,總是想挖得更深一些。”葛晨補充道。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公司內部,整個報告的分析框架是統一的,形成共同的話語體系、價值觀及輸出標準。

高瓴資本張磊在《價值》中談到過卓越組織的特徵:“同一套話語體系的坦誠溝通和交流,建立最直接、最高效的反饋機制,保持信息暢通。”

“我們建立了一個‘10年投資人才培養計劃’。”7月份,博時基金董事長江向陽接受中國基金報專訪時稱。

爲什麼要這麼長的週期?因爲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必須對2-3個產業有深厚研究,否則,“可能會不夠紮實,沒有定力,經不起大風大浪”。

2012年加入博時基金的肖瑞瑾、王詩瑤、葛晨等,代表着新生代基金經理已經成長起來。

85後正當年,對社會發展趨勢保持着敏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的種種變化,是他們親身經歷並感受着的。

在辦公室裏,葛晨坐在肖瑞瑾隔壁,斜對面又坐着王詩瑤,直線距離不超過一米,處於隨時交流的狀態。他們在底層邏輯上,有博時投資框架的共性,與此同時,在各自專注的賽道之間,又存在着互補性。

正是當年一起寫報告、一起被虐的經歷,造就了他們同窗般的情誼。

4

三人組的業績亦可圈可點。

肖瑞瑾的代表作,博時回報靈活配置基金,自2017年8月任職以來,累計回報137.29%,年化回報31.31%,近3年業績排名同類第1(1/65),晨星評級三年五星評級。(數據來源:晨星,同類爲混合型基金-標準混合型基金,銀河證券、wind,2020.10.14,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

王詩瑤的博時新興消費基金,自2017年6月任職以來,累計回報117.10%,年化回報25.91%。(數據來源:銀河證券、wind,2020.10.14,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

葛晨的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基金,自2018年4月任職以來,累計回報150.72%,近兩年銀河同類(共10只基金)排名TOP1。(數據來源:wind,排名來自銀河證券,2020.10.14,同類基金爲混合基金-行業偏股型基金-醫藥醫療健康行業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類),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

10月19日,博時消費創新混合(A: 010326, C: 010327)正式發行,限額80億,僅售3天,擬任基金經理正是肖瑞瑾和王詩瑤。

產品設計源自三人組的一次討論:人口代際遷移趨勢纔是產業背後的長期驅動力。例如,90後乃至00後人羣對於新鮮事物、顏值經濟、中國製造等出現了明顯的消費傾向。

“A股消費賽道的上市公司結構,以傳統白酒和家電爲代表,其實已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消費嚴重脫節和錯配了。”博時基金新興大消費組副組長王詩瑤稱。

科技對消費的賦能和消費領域的創新在切實地發生着。

高瓴資本投資江小白之後,用互聯網思維進行了定位重塑,整個渠道和品牌的運營都完全不同於A股高端白酒的商業模式。

“在投資上,我們將進行大量的消費與科技在底層商業模式融合上的探討和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投資傳統白酒+芯片。”王詩瑤稱。

例如,線上化是一個“非常質的變化”,包括跨消費、科技屬性的互聯網平臺,孕育着非常龐大的生態系統,誕生了很多網生新銳品牌;又如,線下消費創新包括各式中式茶飲品牌、潮玩、低糖汽水等;以及很多正在發生着重大變革的傳統消費企業、醫療領域偏消費端的創新如創新器材等等。

2014年開始,一級市場在消費新銳創業領域的投資呈現井噴態勢。自2020年開始,這些新興消費創業品牌會陸續進入退出期和上市期。

“這是一個大的風口,消費創新的內涵核心是投資能夠代表社會發展的消費品標的。”王詩瑤稱。新基金將港股通也納入投資範疇。

“2020年是消費創新的元年。未來數年,A股消費板塊的結構可能發生一個鉅變的過程。”王詩瑤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