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平方米”中有詩歌和故事,也有社會與世界。

文 | 黎河

王阿婆失明多年,晚期白內障、幾乎90度的駝背,腹部有大腫物,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就在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遲疑是否做手術時,王阿婆說了一句話:想親手給自己做一件壽衣,這樣“去了那邊才能見到她的親人”。

儘管王阿婆在手術後一個星期就去世了,但她請聯絡員帶話給陶勇,“這些年她一個人什麼也看不見,在黑暗中很孤獨,很想回家,謝謝我幫她找到回家的路。”也正是這些經歷,讓陶勇覺得“從那以後,我比以前更勇敢了”。

眼科醫生陶勇講述王阿婆的故事

在“慢直播”中,

進行不間斷的人格對話

近日,陶勇走進位於國家圖書館的“一平方米”朗讀亭,不僅帶來了一首宮城道雄所作的《音的世界》,還講述了自己從醫之後的一次生命與理性抉擇的故事。

這個故事不僅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許多反響,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中也被許多青年當做素材。坐在朗讀亭的陶勇,離自己在辦公室被惡意砍傷手還不到一年,但他依然溫柔樂觀。王阿婆的故事中曾慢慢地撥開心中的迷霧,讓他看到人間那束溫暖的曙光。幸運的是,這溫暖的曙光,也隨着《朗讀者》照耀到更多的人身上。

眼科醫生陶勇爲失明女孩讀詩

簡單的一平方米,既有朗讀,又有對話,既有深情的告白,又有自我的反省。好像時代中喧囂的聲音都一併散去,我們也開始停下腳步,緩緩地吐出自己心中潛藏的詞句。

72小時,從日出到日落,從黑夜到黎明,不停地有人走進朗讀亭。

連續三天,《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武漢江灘三陽廣場、廈門環島路音樂廣場三個地方的朗讀亭,進行了72小時不間斷的慢直播,並通過3座城市公交車頂鏡頭,實時傳送城市街景慢直播信號。

廈門環島路音樂廣場朗讀亭

已在東莞打工十七年的湖北人吳桂春借柯靈《書的抒情》,回應了他“除了打工,就是閱讀”的生活,“書是我的恩師。是書本敞開它寬厚的胸脯,接納了我……書是我的良友。它給我一把金鑰匙,誘導我打開淺短的視界、愚昧的頭腦、閉塞的心靈”;

著名“跑馬拉松抗癌鬥士”賀明的兒子賀帥接過父親的生命棒,幾乎哽咽地讀完葡萄牙詩人若澤·路易斯·佩肖託的《祭父書》,“……這個世界太小了,……如今,你是河流,是堤岸,是源泉;你是白晝,是白晝的黃昏,是黃昏的太陽……”

董卿傾聽賀帥延續父親的“跑馬”精神

正是這種獨特的直播方式讓它不再是一檔節目,而變成一種持續流動的景觀。通過高頻率的互動讓儘可能多的人能夠表達,讓不同年齡、職業、地域的人不僅是朗讀,更能夠進行對話,更深刻地傳遞出彼此對生命的理解。

就像《朗讀者》節目中曾經的感悟,既要熱愛生活中快樂的一面,也熱愛生活中苦難的磨練,纔是真的熱愛。從最初棚內演播室的經典文本朗讀,到切實落地輻射更遠,《朗讀者》通過一平方米的慢直播不僅提供了許多人重新審視自己靈魂的機會,也將發散出更自覺的、讓人“朗讀”的人文內涵與社會價值。

中國人不善表達,但“一平方米”循循善誘,好像給億萬觀衆做了一個示範:原來我們每個人可以這樣直面自己的聲音和心靈,也能夠這樣在別人的聲音和故事中感慨與流淚。

從自我的“回聲”到千萬人的“羣響”

“我的愛人,我的心都碎了。太想家了,要是有你在一起,或許會好很多,很多。”作爲《朗讀者》武漢之行的第一個採訪對象,“人民英雄”張定宇輕聲哽咽地念着給妻子程琳的書信,坐在對面的董卿早已溼潤了眼眶。

作爲回應,程琳也走近朗讀亭,一字一句地讀着席慕蓉的詩作《點着燈的家》:“其實 我們 / 所求卑微 不過只是希望 /孩子都能平安長大 / 在每個溫暖的節慶裏 / 在每張泛黃的相片裏 我們 / 都能緊緊地摟着他……”在武漢直播節目中,“張定宇曾爲妻子寫下100多封情書”的內容,一上線就成爲第三季朗讀者的爆款。有網友表示,“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真實真摯且平凡。”

張定宇曾爲妻子寫下的100多封情書

鮮活的個體故事在“一平方米”裏盡情書寫,“朗讀者”們也都帶來了不同層面的對話。

如陶勇醫生對受傷後職業價值的思索,“我想挑戰疑難,想通過目光,把希望和光明帶給所有的人”。他溫潤又堅強的人物性格,他真實又自覺“舍小我爲大我”的精神不僅幫助他走出被惡意的傷害,也讓其他人被這種自我積極反饋的路徑所感染;

如工作中感染病毒的彭銀華因搶救無效犧牲,新手媽媽鍾欣握住他們女兒的小手,朗讀了一種期待,“和你一樣我也不懂未來還有什麼,我好想替你阻擋風雨和迷惑,讓你的天空只看見彩虹,直到有一天你也變成我。”

董卿探望抗疫烈士彭銀華妻女

除了仔細聆聽自我的“回聲”,直播中更有許多普通人的“羣響”,不僅有基層公務員羅頌華帶來的原創詩歌《76天的等待》,武漢市中心醫院的醫生胡軼朗誦的《給孩子的詩》,還有大學生、退休幹警、消防員、醫護人員等各行各業的普通人走進朗讀亭。

72小時內容在央視頻、央視新聞客戶端、騰訊視頻、B站等各個平臺累計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1573.6萬,切條短視頻播放量達6109.5萬,節目微博話題閱讀量也達到8.2億。

《一平方米》新媒體72小時直播節目在線數據報告

節目在創作上的升級,恰恰折射出了這類優質文化節目盛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人們有對現實生活最基本的困惑,也有對情感哲思最核心的需求。通過節目的示範,在尋求一種自我認同的同時,也被鼓勵向世界積極邁出新的一步。正如《朗讀者》第三季先導片中有這樣一句話,“走過困境,迎來希望;走過沉睡,迎來蘇醒;走過分隔,迎來擁抱;走過摧折,迎來挺立;一直走,總會有光。”

在平靜波瀾中“創新”,

文化類節目要集聚力量

在前兩季節目中一般只出現在開頭的五分鐘,“朗讀亭”以更具規模化的態勢走進大衆意味着什麼?

於行業而言,文化類節目發展到今天,《朗讀者》似乎在每個階段都處於引領創新的角色。從演播室到朗讀亭,從節目到直播,從室內到戶外,再加上未來將要推出的半紀錄式戶外文化類節目《一萬公里》,帶領觀衆走出演播室,走向城鎮、鄉村,奔向中國的各個角落,聆聽故事,解讀鄉愁,去實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朗讀者》在時間和空間上做了最大程度的擴展,其所做的努力都有開創性的價值。

於社會而言,《朗讀者》通過某種獨特的視角實現對世界的記錄,併成爲再現真實世界的重要途徑。在這一平方米內,我們通過聲音聽到與看到凜冽冬日中曾發生的種種溫暖,是時代風雪之上最堅定的信念。於是,節目的服務性和引領性被不斷放大,既能在不同屏幕端口滿足人們獲取故事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引導大衆提高自己對文學、時事或根本價值觀上的判斷能力和審美水平。

武漢江灘三陽廣場朗讀亭

相較於其他文化類節目更顯繁雜的節目模式,在各種戲劇、歌舞、遊戲中試圖嫁接傳統文化與流行,《朗讀者》反而越做越簡單了。

從這個角度看去,《朗讀者》對“朗讀”這一具體形式的深度關注,才成就了“一花一世界”的美好精神花園。也正是這樣,我們也發現了文化類節目新一維度的思索——我們可以用某一種媒介實現對最普通人的觀察和捕捉,也真的可以在最簡單的行爲中發掘出最閃光你我,讓世界感受到更足量的溫暖,這便是“朗讀”這個IP不斷變化,但離社會現實越來越近的原因。

在平靜中見波瀾,在平凡中顯深刻。當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走進這“一平方米”的朗讀亭,當我們因爲看了這些朗讀和對話後也開始慢慢尋找自我與世界的新連接時,《朗讀者》的社會意義得到進一步凸顯,使其形態上又不僅停留在直播中,這些影像、聲音和故事都能夠重新組合,成爲有價值的知識或情感片段,讓文化節目也能多元參與社會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