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天下第二村”南山集團加速推進資本運作,A股版圖再度拓展。

10月22日晚,A股公司恆通股份發佈權益變動公告,南山集團將通過協議受讓股權及受託表決權方式,獲得恆通股份控制權。

南山集團與恆通股份的關聯已久。恆通股份上市之前,南山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宋建波及其控制的龍口南山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南山投資)就已潛伏。今年3月,通過股權轉讓,南山集團以7.30%的持股比成爲恆通股份第三大股東。如今,時隔七個月,南山集團操作的第二步就是拿下恆通股份控制權。

據長江商報記者粗略估算,南山集團獲取恆通股份的控制權成本約爲7.50億元。

作爲知名的南山村委會對外資本運作平臺,南山集團總資產超過1300億元,成爲穩居中國企業500強前列的大型民營股份制企業,產業覆蓋有色金屬、建材板塊,紡織、服飾板塊等10多個領域。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如果上述交易順利完成,南山集團或將實際控制的A股公司達到3家。除了早年推動IPO上市的南山鋁業,目前,南山集團正在推進南山智尚衝刺創業板。

如願以償控股恆通股份

正常情況下,南山集團將如願以償獲得恆通股份控股權。

根據恆通股份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南山集團將通過系列運作獲得恆通股份控制權。

具體爲,恆通股份現任控股股東、實控人劉振東擬將其所持恆通股份1634.85萬股股份(約佔公司總股本的5.79%)轉讓給南山集團,轉讓總價爲2.85億元。

與此同時,恆通股份的第二股東宋建波及其實際控制的南山投資擬分別將其所持恆通股份564.48萬股股份、1470.02萬股股份轉讓給南山集團,轉讓價格爲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九折。

10月21日,恆通股份收盤價爲16.11元/股。據此計算,受讓宋建波及南山投資所持的股份,南山集團需支付現金約3億元。

宋建波與南山投資爲南山集團的一致行動人,二者早在恆通股份上市之前就已成爲其股東。

恆通股份招股書顯示,早在2011年2月,恆通股份引入外部股東,宋建波及南山投資通過股份受讓形式各獲得恆通股份11.11%股權,轉讓價格均約爲1.44億元。

宋建波爲南山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宋建波的父親宋作文持有南山集團49%股權。宋建波提前潛伏恆通股份,市場早就有猜測,宋建波的投資,可能不僅僅是財務投資。

在今年3月,劉振東等8名股東與南山集團簽訂協議,將合計所持恆通股份7.3%股份以1.65億價格轉讓給南山集團。由此,南山集團一躍成爲恆通股份第三大股東。

此外,南山集團還向劉振東提供了一筆7765.21萬元的無息借款。同時,南山集團與劉振東、於江水、李健簽署了《借款合同》,向上述人員合計提供4.35億元無息借款,借款期限自2020年4月30日至2021年12月31日。

由此可以想見,南山集團謀求恆通股份的控制權已現端倪。這在市場看來,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上述繼續受讓控制權。

南山集團受讓上述恆通股份股權後,持股比升至20.30%,仍然低於劉振東的21.72%。爲了確保南山集團獲得控制權,劉振東放棄所持股份表決權,宋建波將所持5.71%股權的表決權委託給南山集團行使。由此,南山集團獲得恆通股份26.01%表決權,成爲恆通股份的控股股東。

綜上,獲得恆通股份控制權,南山集團合計出資約7.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受讓劉振東所持的恆通股份股權,南山集團還順利收回曾向劉振東提供的1.63億元借款。

截至10月23日,上述股權轉讓交易已經部分實施完成。

南山集團三年盈利95億

謀求恆通股份控制權的南山集團,有着“天下第二村”的美譽,實力不容小覷。

公開資料顯示,南山村的前身爲山東煙臺龍口市東江鎮前宋村,原本是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改革開放後,從做石棉瓦、拔玻璃絲等小作坊做起,到辦棉紡廠、毛紡廠,逐步實現脫貧致富。後來,吸收了周圍衆多貧困村之後,前宋村改名南山村。

公開報道稱,早在上個世紀,南山村村民戶均資產就已經超過100萬元,被認爲是僅次於華西村的 “天下第二村”。歷經40年發展,2019年,南山集團綜合實力排名中國企業500強第176位,中國製造業500強第74位。

官網顯示,南山集團下轄南山工業園區、東海旅遊度假區、裕龍石化產業園區和屺母島臨港產業園四大園區,形成了以鋁業、智尚股份、裕龍石化、地產、金融、科研教育、旅遊、健康養生爲主導的多產業並舉的發展格局。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在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新加坡、德國、印尼等多個國家設立分公司。

據披露,截至今年6月30日,南山集團總資產1374.98億元,淨資產690.2億元,資產負債率爲50.20%。

2017年以來 ,南山集團經營業績基本穩定。2017年至2019年,南山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74.12億元、431.72億元、434.61億元,淨利潤爲30.93億元、29.59億元、34.55億元,近三年合計盈利95.07億元。

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97.64億元、淨利潤12.83億元。

備受關注的是南山集團在資本市場上運作。

1999年12月23日,南山集團旗下的南山實業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後更名爲南山鋁業。上市21年來,南山鋁業累計盈利152.42億元。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15.09億元、101.97億元,同比變動6.36%、-3.30%。同期淨利潤爲16.23億元、8.49億元 ,同比變動12.85%、10.57%。

截至2020年10月23日,南山鋁業總市值爲279.64億元。

除了南山鋁業外,2018年,南山集團籌劃推進南山智尚衝刺IPO。資料顯示,南山智尚是一家集智能製造與品牌運營爲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綜合裝備水平位居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是全球爲數不多的大型精紡緊密紡面料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現代化西服生產基地之一。先後運營了包括NANSHAN(南山面料)、Dellma(締爾瑪職業裝)、PAUL BETENLY(貝塔尼)、BosaMagine(博颯)等服裝品牌。

今年9月15日,南山智尚IPO審覈通過,不出意外,將順利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算上本次通過受讓股權而取得控制權的恆通股份,南山集團將實際控住三家A股公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