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的股市有兩大看點,一個是可轉債全面瘋狂。除了飛鹿轉債,銀河轉債、智能轉債、藍盾轉債、寶來轉債、萬里轉債、九州轉債……最近也都很瘋狂。所以,可轉債在近期的瘋狂,是一大看點。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可轉債,一些品種不僅每天的漲跌幅非常巨大,而且交易量很大。比如飛鹿轉債,一天交易額60.5億,但在10月23日只能排第七,當日前十名交易額如下所示。

僅僅這前十名,當日交易額就高達1045.2億元,當日可交易的300只可轉債總金額是1923億。而當日股市的總交易額是多少呢?6889.89億。所以在10月23日,可轉債的交易量佔股市的27.9%。

這顯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因爲在一般人看來,可轉債顯然是一個相對冷門的產品。可是現在它居然能暫時達到股市總交易額的28%,不能不讓更多的人重視它。

順便說一句,各位看官,你想知道什麼是可轉債嗎?我8月底、9月初剛寫過三篇文章,有興趣的可以再看看:

結合三個精彩實例,徹底玩轉可轉債(上)

結合三個精彩實例,徹底玩轉可轉債(中)

結合三個精彩實例,徹底玩轉可轉債(下)

好的,不想看也沒關係。雖然10月中下旬可轉債的瘋狂是暫時的,“狂濤”過去之後可能又會沉寂很久,但是我們必須問個問題:

爲什麼現在可轉債這麼瘋狂?

事後分析原因,我認爲是現在大盤可炒作的股票實在有限,於是遊資就撲向了盤子很小的可轉債。

每隻可轉債的盤子一般都是幾億元,多的上百億(很少,一般是銀行可轉債,但現在不是這樣),而且是t+0,遊資收集籌碼容易。加上央行在實際緩慢地升息(主要看shibor利率),對股市形成越來越大的壓力。遊資一定看出前期大量拉高的股票基本上都在出貨,所以不敢進,寧可到可轉債去炒作。反正在可轉債拉高後,敢炒可轉債的散戶都是非常激進的,而現在激進的散戶還不少,所以順手再收割一遍。

從10月中下旬的情況可以看出,遊資確實收割了很多散戶。那麼問題來了:

激進的散戶被收割得越來越少,股市活躍程度在短期內必然會明顯降低,尤其是伴隨可轉債瘋狂的是前期大漲股票的大幅下跌,而遊資和主力居然不願意去救。這是否意味着短期股市前景異常堪憂?

老鄧旗幟鮮明地給出結論:是的。

現在已經是2020年10月下旬,還有兩個多月今年就結束了,機構也到了收穫勝利果實的時候。這波大收割從8月份就開始了,所以我們看到之前的強勢股破位再破位,抄底永遠抄到半山腰。

比如老鄧在2017年就點出的股票新希望(黑馬研究:新希望),在我看好它一年後爆發,股價漲了七倍,9月2日達到42.20元的歷史高位,10月23日跌了3.19%,收盤價位26.70元。

於是有散戶發出了絕望的感嘆。

下面的跟帖基本上都是虧的,無數血淚帳。

我很奇怪:兩年漲了七倍,豬肉股又是週期股,目前正處於景氣的巔峯,貌似市盈率很低,但不可持續。在高位去“抄底”,怎麼可能不鉅虧呢?

等這些股票的市淨率接近1,也就是下跌至少70%,再去考慮吧。

既然機構在紛紛兌現勝利果實離場,準備年終盤點戰果,加上我們是在緩慢升息,所以哪怕現在機構手裏有巨量資金,股市的前景好像也很堪憂。

但是在10月23日週五收盤後,突然傳出一個重磅新聞:大盤股中國建築,大股東要巨量股票回購了!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購報告書的核心內容如下:

回購公司股份數量不低於 5 億股,不超過 10 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1.19%-2.38%。資金總額上限爲人民幣 76.60 億元,即回購價不超過7.66 元/股。回購股份期限:2020 年 10 月 23 日至 2021 年 10 月 22 日。

10月23日,中國建築的收盤價是多少呢?5.11元!

這個價格距離7.66元的回購上限,有49.9%。

也就是說,現在的股價漲50%,才達到回購上限。

回購至少5億股,也就是至少耗資25億元,也非常非常猛啊。

老鄧相信,10月26日股市再度開盤時,中國建築必然大幅高開!是否漲停我不知道,但大幅高開是肯定的。樂觀的話,先來兩個板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爲看過去幾個月的日k線,吸貨跡象明顯。

甚至,中國建築很可能帶動低估藍籌,掀起一波狂潮也不是沒有可能。至少可以讓股市不那麼沉悶,機構巨量的獲利資金也要進入低估板塊和個股,不斷震盪拉昇,爲明年的收穫做準備。

公司的財報相當不錯。根據2020年半年報和目前的股價,營收同比增6.24%,利潤同比微降2.46%,動態市盈率只有5.4,市淨率0.8,估值很低。

公司在半年報中也說,2020年建築業發展規模增速放緩,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對外承包工程市場緩慢復甦。但按照國家城鎮化發展規劃,2030年我國城鎮人口將接近10億人,房屋總建築面積需求爲800-900億平方米(包括住宅房屋和公共建築等),目前尚有較大缺口,因此房建市場的發展空間仍然較大。

公司確實有理由這樣說。下圖是中國建築每年收入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最近幾年每年都穩步增長,2018、19年甚至有加速趨勢。

2020年一季報由於新冠影響,總收入略有下降,但二季報就回來了:二季度營收4643.57億,而去年同期“只有”3187.66億,同比增45.67%。對於一家已經是巨無霸的公司來說,這個增幅十分巨大。

根據公司的半年報和1到9月份的經營情況簡報,截至9月末,中國建築的土地儲備爲12601萬平方米,其中新購置土地儲備1585萬平方米,增幅較大。半年新籤合同總額15101億元,同比增長5.2%。另外,基礎設施建設2610億元,同比增23.6%。

爲了應對快速增長的業務,公司債務也在同比增加,經營現金流長期爲負。

上圖是其過去十幾年的經營現金流情況。可以看出自從2016年以來,除了2018年年終獲得了103.11億的淨流入,2017、2019以及今年都是流出的。2017年爲-437.57億,2019年爲-342.20億,今年上半年爲-706.45億。

借債大量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大增。今年半年報的財務費用爲64.61億元,而去年同期只有27.65億元,增幅一倍多。但是和198.40億的歸母淨利潤相比還不算太多,但好像也應該適當控制一下了。

下一步公司極有可能適當放慢速度,獲取更多利潤。如果股價不變,估值就更低了。

毛利率,比去年同期上升0.9%,從10.1%增加到11%。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公司的三費控制住,繼續提升毛利率,對於一家年營收1.5萬億的公司來說,毛利率提升一個點,意味着淨利潤很可能提升一二百億。就算按照5倍市盈率,總市值也得提高700億左右。而截止到2020年10月23日週五收盤,中國建築的總市值是2146億。

如果我們考慮到利潤增速,市盈率如果到10,股價就得翻倍!

這就是公司大規模回購股票的原因。

公司的三季報在9月29日才發佈。我相信,三季報一定很好,才促使管理層做出了大規模回購股票的決定。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股市中的一些藍籌股,已經低估得不能再低估了!於是在大量垃圾公司和高估值公司的管理層和主力紛紛賣出套現的同時,中國建築,毅然扛起了回購低估藍籌的大旗!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逆流前行!現在的中國建築,就是真的勇士!

兄弟姐妹們還等什麼?跟着中國建築搶糧搶錢搶地盤!你上不上沒關係,反正我早就上去了!

搶糧搶錢搶地盤!!

當然,我事先沒有買中國建築,對於一家小暉進入的超級公司,我曾經以爲它完了。我重倉的是銀行股和鋼鐵股。但在分析完中國建築後,我覺得我手裏的股票,一點都不比中國建築高估。

所以現在中國建築上去了,我就更放心了。

銀行股,《今天有一個品種太刺激了!》簡單分析過,我在7月初還寫過《民生銀行換董事長!揭祕民生的高層換血大局》,我對銀行股充滿信心。

鋼鐵股,嘿嘿,我在寫可轉債的三篇文章中寫過一個例子,這裏就不重複了,我再舉一個新例子吧:000898鞍鋼股份。

10月24日鞍鋼股份發佈了三季報,三季度利潤同比暴增177.78%!

這就是我的前瞻性:我事先看好鋼鐵股,一點錯也沒有。雖然過去一段時間沒漲甚至小跌,但總比在高估值的股票上享受暴跌好多了。

那麼,鞍鋼的利潤爲什麼會暴增呢?

公司的三季報說得很專業:

主要原因一是隨着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三季度鋼材市場逐步回暖,鋼材價格出現階段性上漲;二是公司多措並舉,全方位開展系統降本、提質增效工作,效果顯著……

當然,九月份以後螺紋鋼價格下跌,所以業績未必會在四季度延續,因此挑選鋼鐵股還是要多考慮一些。但我認爲,以後無論是內循環還是嘿嘿,都會大概率使用更多的鋼鐵。

回到股市整體,我現在的看法是:

主力正在從今年瘋狂炒作過的股票中撤退。但股指又不能大跌,於是相當一部分資金就會進入之前沒炒過的、並且是低估值的股票。這些股票已經低估到連大股東都捋着袖子要大規模增持的程度,可見對機構們是多麼憤怒。

而且,王副在金融峯會上不是講話了嗎?:

中國金融不能走投機賭博的歪路,不能走金融泡沫自我循環的歧路,不能走龐氏騙局的邪路。

這三句話意味深長,是對有真實業績的藍籌的力挺。是……自己體會吧。

因此,股市的風格,很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發生變化。

相關文章